圆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圆凳 |
|
圆凳
圆凳,也叫圆杌,是一种杌和墩相结合的凳子,多带“束腰”,用料较珍贵,如红木、楠木。圆凳的凳面变化较多,有圆形、海棠形、梅花形等。在家具的行业中,也有圆凳称之为沙发凳的。
中文名 圆凳
年代分类 明代、清代
材 料 木材
目录
1 简介
2 形制来源
3 不可缺少
简介
圆凳又称为圆机,没有靠背。其做法与一般方凳相似,已带束腰的占大多数。一般都制作精巧,选用较好的木料制成,也有用粗木制作的,但并不普遍。圆凳的腿足有方足和圆足两种,方足的多做出内翻马蹄、罗锅帐或贴地托泥等式样,凳面、横帐等也都采用方边、方料。圆足的则以圆取势,边棱、帐柱至花牙等皆求圆润流畅。
形制来源
古典圆凳,形制从魏晋时代的圆凳发展而来,造型日趋完美,到明末清初形成四大形制,有鼓形、笔筒形、弯脚形、独挺形,形制更完善,形态更成熟。圆凳是以圆取势,边棱、枨柱至花牙皆求圆润流畅。圆凳面有圆形、海棠式、梅花式。凳面取材有利用天然花纹的云石、有瓷板绘青花的、彩绘的,有瘿木制作的,材质多样,形材融合造型款式,丰富多彩。造型上有带束腰和不带束腰的,有带托泥和不带托泥之分。
明代的圆凳体积大且从上至下的弧度较大,造型略显敦实,三足、四足、五足甚至更多足的都有,一般有束腰,凳面有圆形、海棠式或梅花式等。清代的圆凳较瘦高,无束腰圆凳都采用腿的顶端作桦,直接承托凳面的做法。有束腰圆凳则主要靠束腰和牙板承托凳面。民国时期的圆凳趋于低矮。
不可缺少
你可以不备全套红木家具,但不可缺少五条腿的圆凳,居家点缀生活,作为镇宅之宝。圆凳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圆凳,像一件艺术品可以把玩,可以养眼怡神,可以作为传家宝,代代传承
参考文献
- ↑ 它常被当成杂草,农民见了连根拔,却不知是珍贵的“叶里藏珠”,腾讯,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