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固冢大明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固冢大明寺坐落於方頭固村東北,漢冢之陽。大明寺,占地4.5畝,南北約50米,東西約62米。設大雄殿一座,東西配殿各九間。大雄殿面闊三間,重檐歇山,高三丈許。大明寺,廊檐金柱,琉璃蓋頂。殿內,正向三尊大佛巋然高坐,中為釋迦如來,東方藥師佛、西方阿彌陀佛趺坐左右,俱神情淡然。南海觀音與釋迦相背,文殊、普賢以青獅白象為騎與之相對。大明寺,十八羅漢分列東西,各有神態。西與九天聖母廟新址一牆相隔,比肩而立。至於年末歲初,俱有謁香者如雲。 [1]

中文名 固冢大明寺

占地面積 4.5畝

地理位置 坐落於方頭固村東北

始建時間 隋唐兩宋時

府志記載

而今,「巨冢雄立」仍在,「潭水環注」則失之久矣。清光緒《重修廣平府志》載:「方頭固潭,畿輔通志在永年縣北二十里,今湮。」該志刊於光緒八年(1882),方頭固潭已然湮沒。大明寺,方頭固冢,鄉民稱「老冢」。早在丙辰年(1976),已經文物考古調查組確認為漢墓,迄今兩千餘年。觀冢之形態,如覆斗,高五丈,周圍百丈。四脊為徑,三階作台,極頂新柏蒼翠,周坡荊棘叢生,春來花紅草綠,秋有枸杞野棗,摘而食之,口生津涎。論冢之地理,北有洺水西來,於東北折而向南,至東南,復急轉東去,於此處呈「之」字焉。漢冢恰坐洺水西岸,背倚聰山,朝觀素日高升,暮看洺水東去,橫亘千年如斯。大明寺落腳其下,未嘗不感其風水之妙哉!究冢之經歷,不勝慷慨。戰唐軍夏王竇建德登台點將,振臂一呼,便有千軍吶喊,萬馬奔騰,其雲電風雷之勢,亘古弗如。

民間傳聞

此傳聞耳,無非訓示吾輩修養德行,潔身自愛是焉。學校門前地勢低凹,一如溝帶,自西向東,蜿蜒橫陳,為出入校園必經之路。並侯翁相告,漢冢之陰,舊時鄉民稱後河地,想來,必為方頭固潭遺址。而今咸無舊貌矣。大明寺經久歲月,歷盡滄桑,奇聞軼事繁如星斗,然多因變故而湮。今可屈指者,皆與鄉民之生息相關,謹錄之。大明寺頗有名望,以靈驗稱之,幾可謂「有求必應」。某年,鄉人有子婚事近,大備筵席,惟桌凳不足。主事者告東翁,一籌莫展。無奈焚香大明寺,求佛應急,亦聊以自慰。翌日,鄉人於寺內盡取桌凳,無不稱奇。自此,鄉里皆效仿之,俱應驗。既而有他求,亦應驗。後有年,某貪小者舉喪事,借桌凳於寺,事畢不還,留做己用。每於子夜,皆聞坊間有呼令歸還聲,只不見人。未幾,貪小者見家中桌凳夜化為石,不可復用,遂拋於前街路北。此後,惡名遠播,鄉里拒與共事也。石桌凳今已無蹤跡。蓋貪小者,損人害物,日久必遭天人共忿,是為鑑也。

文化意義

大明寺歷經滄桑,毀於一旦,然鄉民懷念之情不泯,今逢盛世,政通人和,物阜民豐,鄉民渴望重修大明寺,呼聲日高,社會各屆仁人義士、廣大鄉民,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同心協力,踴躍捐資[1] 。在縣文物保管所支持下,並報市文物部門批准,成立了籌建委員會和文管會。在籌建委員會鼎力操辦,鄉民熱誠相助下,惟時於一九九八年五月奠基,至貳零零零年二月,大明寺重建勝利竣工,歷時一年零九個月,使古寺重見光輝,再放異彩。大明寺的建成,為我縣大地又增添一顆璀璨的明珠,願大明寺與古冢日月同輝,浩氣長存!

始建於唐

相傳,始建於唐宋,興旺於明清,乃縣邑一佛教勝地也。寺後有古冢,高五丈,占地十二餘畝。據縣誌載,為漢代古冢,迄今二千餘年,現為省級文物[2] 。大明寺西指聰山,北臨洺水,東南眺望曲梁古城,四周良田千頃,一望無際,與古冢遙相輝映。登斯古冢,則心曠神怡,沃野百里,盡收眼底,此又一景觀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