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四药门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四药门花

中文学名:四药门花

拉丁学名:Tetrathyrium subcordatum Benth.

界:植物界

四药门花(学名:Tetrathyrium subcordatum Benth.)是金缕梅科,四药门花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2米;小枝无毛,叶革质,叶片卵状或椭圆形,上面深绿色,发亮,下面秃净无毛;托叶披针形,被星毛。头状花序腋生,苞片线形,花两性,萼齿矩状卵形,花瓣带状,白色;花丝极短,花药卵形;子房有星毛。蒴果近球形,种子长卵形

分布于中国广东沿海及广西龙州

该种是中国稀有种。生于富含腐殖质的肥沃赤红壤土。是热带与亚热带森林下的小树,有一定耐阴力。

目录

形态特征

产地生境

繁殖方法

主要价值

保护级别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2米;小枝无毛。叶互生,卵形或椭圆形,长8-12厘米,宽3.5-5厘米,先端短急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全缘或上半部有疏锯齿;叶柄长1厘米;托叶披针形,被星状毛。

头状花序腋生,有花约20朵,花序梗长4-5厘米;花白色,两性,萼筒长1.5毫米,被星状毛,萼齿5;花瓣5,带状,长1.5厘米;雄蕊5,花丝极短,花药4室,瓣状开裂;退化雄蕊叉状;子房半下位,2室,有星状毛。蒴果近球形,直径1-1.2厘米,被星状柔毛,基部有宿存萼管;种子长卵圆形,长7毫米,黑色,种脐白色。

产地生境

四药门花分布于中国香港、广西、广东和贵州的北纬22°左右的狭窄地区,属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区域,水热条件较优越。年平均温为20-22℃,年降雨量1350-2200毫米。自然生长于海拔600米以下的丘陵、石山常绿阔叶林中。广东中山五桂山种群生长在海拔150米左右的山谷溪流两旁的次生常绿阔叶林中。其土壤为肥沃的赤红壤,呈酸性,富含腐殖质,含水量较高。

繁殖方法

扦插的时期:从3月上旬至10月下旬均可进行扦插。

插条的准备:选择当年萌发的半木质化枝作为插条。四药门花的硬枝、半嫩枝、嫩枝区分明显,很好选取。硬枝密布长条形和圆形褐色皮孔;半嫩枝光滑,有少量褐色小圆点状皮孔;嫩枝光滑无皮孔,细软,覆有白色粉末。太嫩或太过木质化的枝条扦插成活率不高。选择在早上、傍晚或者阴天采集插条。枝条采好后,移到阴凉的地方剪取插穗。插穗含2-3个芽,控制在10-15厘米长。上切口距离顶芽1厘米剪成平口,下切口距离下端芽0.5厘米剪成小斜口。剪口应平滑,利于愈合。插穗顶部保留1片叶,其余的叶片全部剪掉,保留的叶片剪除2/3。将截取的插穗捆扎好,成捆放入冷水中浸泡4-5小时,注意水全部没过枝条。[1]

扦插基质和生长激素:珍珠岩、河沙、普通的园土3种基质中,珍珠岩的扦插生根率最高,其次是河沙,最后是园土。扦插前用96%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洒基质进行消毒。不使用生长激素处理的插穗生根率很低,仅为40%。插穗基部3-5厘米处用ABT1、2号生根粉涂抹或用100、500毫克/升吲哚乙酸(IAA)溶液浸泡30分钟,可以将生根率提高到83%。

扦插步骤:扦插的插床可因地制宜,盆插和地插均可。扦插前先将基质浇透水。插穗用水浸泡后放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中杀菌10秒,最后用生长激素处理好后即可扦插。扦插时,用细竹竿在基质上扎个孔后再插入枝条,孔的深度与插穗入土的深度相一致,约为插穗长度的1/3。插穗直立放入后,用手指将枝条四周的土压紧,不留缝隙。插穗的距离以2个插穗的叶片之间刚好碰到为宜。扦插完毕后,用喷头洒水,水量不能过大,均匀浇透。 苗期管理:四药门花喜温暖、湿润、半阴环境。在广州地区主要做好遮阳、浇水工作。

室外扦插需要搭建遮阳网,遮光度最好在70%。炎热的夏季和干燥的秋季,每天早、晚洒水3-4次,要始终保持土壤湿润,枝条鲜活。但也要注意土壤太湿或积水会引起枝条腐烂。25-30天插穗生根,40天左右抽发新叶,此时小苗已能吸收养分,用0.2%尿素+0.2%磷酸二氢钾配成水溶液喷洒叶面,半个月喷1次。经过3个月的培育后可起苗移栽,成苗率达到95%。移栽后的养护管理与一般绿化树种相同。

主要价值

四药门在系统学研究上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保护级别

保护等级:国务院于1999年8月4日批准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Ⅱ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易危 (VU)

保护现状:稀有种。截止到1957年6月才于广西龙州再次发现,植株极为稀少。

保护措施:列入保护名单,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参考资料

  1. 四叶龙胆,植物智, 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