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四明山镇大山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四明山镇大山村地处华东前沿,背靠宁波,有余姚奉化上虞鄞县慈溪等经济实力雄厚的全国百强县市环绕,人民生活殷富,曾有“中国第二庐山”的美誉。[1]

中文名称: 大山村

行政区类别: 村

所属地区: 浙江省

地理位置: 华东前沿,背靠宁波

自然资源

这里平均海拔700米左右,长年平均气温在12度,夏季最高气温在32度左右,冬季绝对温度最低气温在—15度左右,享有“夏天是凉风习习的莫干山、冬天是白雪皑皑的长白山”之称。是夏日休闲、避暑、冬天狩猎的天然场所,这里物产富饶,高山云雾白茶、猕猴桃、樱桃、羊尾笋等农林特产,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特别是我们大山村的高山云雾白茶,让人回味无穷!

基本村情

大山村由“前岗庙”自然村为中心村。其周围由乌洞、四爿头、黄泥塘、朱曹、廿六丘、潘家、仰天湖、桃园等十八个自然村组成。村与村相隔近则一二公里,远则三五公里。说其村,其实有的只不过是些单村独户。在过去的年代里,这些自然村几乎全是一些低矮的茅草屋,因为贫穷,这些小山村还被称为四明山里的“夹皮沟”。村里居住着的山民,有朱、肖、杨、赵、汪、夏、应、俞、陈、藤等十八种姓氏。

历史沿革

几百年来,这些山民默默地生活在大山的皱褶里。说起这些山民,原来并非本地人,而是三百多年前从外地逃难来这里的难民,他们的祖籍在台州仙居。几百年过去了,村里几位老人至今还能说得上一口流利的仙居方言。若追溯他们的身世,这里还有一段故事呢!据说在三百多年前,仙居农村连年灾荒,农田龟裂,稻菽歉收,疾病流行,民不聊生。然而,当地官府却不顾百姓疾苦,催粮纳税如虎狼,三天两头逼着百姓缴粮纳税。灾难深重的老百姓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拿起家中的锄头、铁耙作武器,斗恶棍,杀官僚,与统治者做坚决的斗争。但最后在统治者强大的武装镇压下,暴动失败了。为了保命,他们想出了一条生存之计,跑!奔走他乡。于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们告别故乡,三五成群,携妻带儿,冲出一条血路,踏上了异乡的征途。他们翻大山,涉山溪,穿村庄,沿途乞讨,顽强行进。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到遥远的地方去,到最荒凉的山里去,那里才是他们最安全可靠的家。最后他们就来到了这个叫“大山”的地方,见四周群山环抱,方圆几十里无人烟,且草木郁葱,土地肥沃,于是就搭草房,垒土灶,定居了下来。但有一条,就是不愿群居在一起,喜欢单门独户地散居在深山里,村与村之间远远地隔离着。这或许是他们当时出于一种安全的设想,万一泄露身世,倘若官兵进山抓人,在这山高林密的群山里,官兵们也只能“瞎猫捉老鼠———徒劳一场”了。后来时间一长,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村落。几百年来,大山村人分散独居,而形成多村的根源大概就在这里。据当地老人反映,这里的姓氏(不包括女性)还不止十八姓呢!因当时“造反者”们来自各地农村,人众姓杂,大难临头,皆成知己,一人出良策,众人响应。于是就悄悄结伴上山,不求享乐,但求共存,这样就形成了这支多姓的村落。在荒凉的大山里,他们开荒种粮,伐薪烧炭。住的是草房,吃的是杂粮、野菜。艰难地生活着,一代又一代,一住就是几百年。

旅游开发

如今大山村不再是过去的穷山村了,那凄凉破旧的茅草房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一座座新型别致的新楼耸立在风光无限的山村里。原来散居的小自然村已逐渐地消失,那些单村独户也早已移居到公路边的新村里,成为新村里的新成员。近年来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小村四周花木成行,每年给小村人带来丰硕的经济收入。仰天湖自然村十几户农家办起了农家乐,这里已成为旅游、避暑、休闲、观光胜地。大山村村口的罗城山如今已被列入“省级地质公园”。

视频

余姚市四明山镇风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