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四川四姑娘山国家地质公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四姑娘山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我国地貌第一阶梯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汶川县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连,属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地质公园类型为极高山山岳地貌、第四纪冰川地貌。其园区山势陡峭,为东北高、西南低。河溯源切割强烈,谷深坡陡,相对高差达2000~2500米。分为中切割极高山、深切割高山和深切割高中山三个地貌区,发育规模大小不等的数十条现代冰川。总面积49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面积394.83平方公里。 四姑娘山,以雪山、冰川、峡谷、湖泊、飞瀑、绿柱石和天河石矿物等极高山山岳地貌、第四纪冰川为代表的地质足迹在全国53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阿坝州继九寨沟国家地质公园、黄龙国家地质公园后的第3处国家地质公园。[1]

成因分析

四姑娘山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海侵、隆起造山、冰川雕塑几个阶段:在4.9亿年以前四姑娘山地区是一个古大陆,之后,随着不断广泛的海侵,园区处于浅海陆棚和广阔的陆表海环境。

进入三叠纪末期,由于古特提斯洋的消减闭合,致使昌都陆块、扬子陆块和华北陆块碰撞,导致甘孜—松潘海槽关闭,海水退出,结束了区内海洋历史,进入碰撞造山和陆内变形新时期。从距今2.05~1.37亿年的侏罗纪开始至距今6500~260万年的古近纪—新近纪期间区内无沉积。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隆升形成高原,并伴随大规模酸性岩浆侵位。四姑娘山燕山期花岗质岩石就是这一时期酸性岩浆(富含硅元素的岩浆)侵位的地质记录。

从距今260万年开始进入了第四纪至人类纪。随青藏高原整体抬升,公园内海拔迅速增高。冰期时气候转冷,而且由于海拔较高,形成第四纪冰川以山岳冰川。约从距今1万年的冰后期开始,冰川大面上局部地区残留了现代冰川,气候总体转暖。

低处河流侵蚀作用加强,在原冰川U形谷地貌的基础上,下切形成V形谷,沿山间河谷地带形成了河流冲积阶地及河漫滩。至此,四姑娘山地区的地貌格架就己基本形成了。随第四纪继续隆升,在冰川作用和流水作用的长期雕塑下,逐渐使各种景观丰满完美,更具魅力,从而形成四姑娘山独特的风景。

主要景点

园区由“三沟一山”构成:双桥沟全长35公里,有阴阳谷、三锅庄、牛心山、阿妣山、人参果坪、五色山、日月宝镜、尖子山、猎人峰、野人峰、栈道等重要景点;长坪沟全长20公里,峡谷长天,适合骑马游历;海子沟全长26公里,海子(高山湖泊)成群,湖水清澈,水草丰茂,适宜步行探险。四姑娘山是嘉绒藏族的主要聚居区,民族风情原始、古朴、神秘。神话传说、祭祀庆典、悠悠民歌、欢快锅庄、片石寨楼,转山会、朝山节和极富宗教意蕴的玛尼堆、猎人经幡构成浓郁的风土人情。

沟景区

海155~5386米,平均宽约200米左右,海子沟全长四姑娘峰景区海拔4400藻类生物密集生长于花岗岩岩块之上形成。此种海子子沟景区海拔319.2公里,面积约为78.77平方公里,冰川谷前缘海拔为3155米,位于锅庄坪一带,以高山湖泊、冰U谷为主要地质遗迹景观。沟内有大海子、花海子、石草海、月亮海、嘣咙海、西牛海等十几个高山湖泊,湖水清澈见底。清风徐来,漾起千层碧波万点晶莹。蓝天和白云都将自己最美丽的身影留给这高原上的小海,古鱼类因此保留下来,四面山色层次分明地栖息在海水之中,安详而快慰。无鳞的运成为今天人们了解这块土地的活化石。站在方圆几公里的大海子边,看高原黄鸭在水面飞翔,听空山鸟语美妙的音乐,让人冥想此海子的灵性。圣洁的水将洗却尘世的忧怨,让生命归于永恒。海子沟景区是登大姑娘、二姑娘山的必经之地。

四姑娘峰景区

~6250米,面积约为9.83平方公里。以保护四姑娘、三姑娘、二姑娘、大姑娘等极高山山岳景观、第四纪冰川遗迹、高山草甸为主。

红石景观

红石景观为红色藻类生物密集生长于花岗岩岩块之上形成。此种藻类生物在高海拔地区多见,但一般规模较小,不易形成大面积、大规模群体。公园内红石主要发育于长坪沟两河口北约0.5米处的红石滩和双桥沟小沟。经取样分析其岩石中微量元素含量,有红色藻类生长的岩石和无红色藻类生长的岩石在微量元素含量上并无差别,但可以证实红色藻类大量繁殖的载体岩石为花岗岩类。与其它岩石相比,花岗岩类主要富含钾、钠等碱土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可在风化的最初阶段就从岩石中析出其中的大部分。

对于四姑娘山地区花岗岩上的藻类植物来说,其吸附生长的生态方式特别有利于吸取高浓度的钾、钠元素,湿润多雨的气候又提供了生长所需的水分,故生长良好。初步研究表明,四姑娘山丰富的花岗岩资源是红石形成的先决条件,冰川作用和融冻风化作用形成的众多花岗岩砾石是藻类生长的土壤,适宜的气候使这一土壤发育成营养丰富的“培养基",生存环境特佳,红色藻类生物大量繁殖,成为红石景观。因而红石在内涵上仍为地质景观。四姑娘山的红石颜色鲜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其他地方暗淡的生息在她圣洁土地上的人民。四姑娘山地区的嘉绒藏族人民把四姑娘山的四座巍然屹立的山峰视为山神,每年农历的五月初四这一天,当地的藏族群众都要组织隆重的朝山会祭祀活动,朝拜四姑娘山,祈求神山赐予他们幸福吉祥。祭祀活动的地点就在风景优美的四姑娘山锅庄坪。

冰川遗迹冰斗 分布在4000-5000米以上,形态典型完整,属最新一次形成的冰斗;二级冰斗分布在4600米左右,此级冰斗保存完整,积水形成高山湖泊是四姑娘山地区现代冰川的最低点也在此高程;三级分布于4000~4200米之间,保存较差。

冰窖 北部5000米高山周围共有27个,大者直径达2.5公里,布于4000米以上山脊。四姑娘山刃脊长约7公里, 最大者达,高15~30米,长300~500大小为1×1.5小者约l公里。

刃脊 主要分海拔在5200米以上。长坪沟与双桥沟分水岭刃脊长约20公里,海拔在4800米以上。沿刃脊分布着许多锯齿状的角峰。 角峰 4500米以上的山峰基本上全是角峰地貌。 长坪沟口冰川终碛堤 冰碛物质主要为花岗岩岩块7~8米,与附近基岩成分完全不同。

冰川侧碛堤 出露于冰川U谷两侧米之间的埂状或垅岗状地貌。

老草沟口冰漂砾 约有30块×1.2~7×5×4立方米的中粗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砾石组成。 蛇形丘 海拔3755米,长约200米,宽约20~30米,高约10~15米,蛇形丘实为冰川中碛堤。

挑水沟冰漂砾 海拔为3365米,花岗岩砾石,大小为50c米左右,最大可达3米以上,该冰漂砾为四姑娘山地区古冰川运动供了有力证据。 现代冰川 分布于四姑娘山主峰山脊两侧,雪线海拔高程阴坡 5430米,为一园弧向斜构造,向斜寒气候区。垂直带谱明显。永冻带(>5000米),年均气温为5.9℃。的旅分别是穿越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的三条旅游线桥沟尾翻山进入长坪沟,由长坪沟4700米左右,阳坡4400米左右。近年来,由于全球性气温上升,现代冰川不断退缩。

五色山向斜 山体最高点海拔轴线呈NEE向。向斜由灰白、灰黄、浅绿、紫红、灰黑五色半圆弧的二叠纪——三叠纪薄层变质砂岩、板岩及蚀变玄武岩岩层组成,排列规则,圈套圈,由内到外约三十层,在阳光照耀下选择性吸收、反射形成独特的幻彩现象。褶皱形态完整清晰。[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