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喬治·A·米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喬治·A·米勒google

喬治·A·米勒George A. Miller (February 3, 1920 – July 22, 2012) 出生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查尔斯顿,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曾经担任洛克斐勒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授以及哈佛大学心理学系主任。他也是牛津大学的Fulbright 研究伙伴,以及美国心理学会会长。他最著名的著作是《神奇的数字 7 +/- 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1956年发表于《心理学评论》(The Psychological Review)








平生經歷

1937 年进华盛顿大学,次年转学进亚拉巴马大学,主修语言学,1940 年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获理学硕士学位。由于他在校期间曾参加过心理学的讨论会,因而对心理学感兴趣,是故毕业后应母校之聘担任普通心理学讲师,每周任课 16 小时,重复教授同一科目 16 次之多。就这样使得未曾专修心理学的米勒,在“教学相长”的情况下进入心理学领域。1942 年他接受该校资深心理学教授建议,到哈佛大学进修。进哈佛大学后,他进入该校心理声学实验室,从事有关军用雷达电话系统方面的研究,1946 年即以心理声学研究为题,获得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48 年应哈佛大学之聘担任助教授,讲授语言沟通方面课程,1950 年为研究语言沟通的数理理论,曾专程赴普林斯顿大学高级行为科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一年,次年再进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研究。1955 年晋升为哈佛大学副教授,三年后升为正教授。1958 年任该校高级行为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1960 年与另一著名认知心理学家 J.布鲁纳联合成立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并在那里工作一直到 1967 年,其中在 1963 年曾任牛津大学研究教授。1968-1978 年,他任纽约洛克菲勒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1979 年赴普林斯顿大学执教,任詹姆斯•麦克唐纳心理学教授,1990 年退休后任荣誉教授。1986 年,米勒与哈曼(Gilbert Harman)共同组建了普林斯顿大学认知科学实验室。1986-1994 年,他任麦道基金会赞助的认知神经科学计划的负责人。此外,他还开发了自己的研究项目 - WordNet [1]。

在 20 世纪 40 到 50 年代米勒开拓自己的学术生涯时,正值行为主义鼎盛时期,举凡心理学学术机构、专业团体、研究资源及出版机会等,全部为行为主义所垄断,有志于从人性本质观点真正从事科学心理学研究者,几乎无法找到立足之地。如果有人不遵循行为主义路线研究心理学,恐将根本找不到职业。米勒本来也认同行为主义的科学取向,但在他根据研究资料出版《语言与行为》一书之后,他感觉到行为主义只重视外显行为的研究取向,不足以了解人类语言的复杂性;尤其是行为主义的学术霸道作风,使他感到厌恶。1960 年他与另一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联合成立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该中心的命名目即带有向行为主义挑战的意味。惟米勒在解释他们成立该中心的目的时,并不同意一般人将他们的心理学思想解释为认知革命。他认为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并非完全创新,只能说是旧思想的复苏,使心理学恢复了原来研究内在心理活动的本来面貌。惟其如此,自认知心理学兴起后,心理学的定义也随之由行为主义时代的“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改变为“心理学是研究行为与心理历程的科学”,接下来介绍

『心理学上的两项贡献』

神奇的数字 7 +/- 2

以信息 处理论为基础的认知心理学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萌芽时,电脑的资讯处理功能是影响因素之一。米勒在讯息记忆上的研究成就,为新兴的认知心理学提供了理论的证据。当时的心理学家虽然已将讯息处理的历程大致区分为感官记忆(sensory memory,2 秒以下)、短时记忆(short - term memory,15 秒以下)及长时记忆(long - term memory),但短时记忆的性质及其重要性,则是在米勒 1956 年发表研究报告《神奇的数字 7 +/- 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之后才被确定的。他的主要观点之一就是信息编码的概念。他认为编码最简单的方式是将输入信息归类,然后加以命名,最后储存的是这个命名而非输入信息本身。编码是一个主动的转换过程,对经验并非严格地匹配,因此编码以及之后的解码往往会导致错误发生。米勒的研究有两点要义:

在不得重复练习的情形下(如看电视字幕),在短时记忆内,一般人平均只能记下 7 个项目(如 7 位数字、7 个地名),是故从电话簿上查到电话号码后,待要拨号时往往会不复记忆。

短时记忆的量虽不能增加,但此 7 个事项的性质则可经由心理运作使之扩大。如 2471530121987 是一长串数字,远超过 7 的限制,但如经心理运作将之意义化,变成 24(小时) - 7(一星期) - 15((半个月) - 30(一个月) - 12(一年) - 1987(年),然后再记这长串数字就比较容易。米勒称此种意义单位为组块(chunk)。学习英文时由字母而单字,由单字而短句,由短句而长句,都是将零碎信息 经心理运作变成多个组块之后记下来的。

自米勒的研究之后,短时记忆才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成为特别受到重视的主题。他为以信息加工理论研究记忆开创了道路,自此出现了一系列对记忆错觉的定量研究。

计划与行为的结构

为了解释人在接触到信息(亦即刺激)时如何处理而变成他的知识,米勒与其同事在 1960 年出版《计划与行为的结构》一书,书中他用“TOTE”四个字母来表示人在处理信息 时,其行为是有结构的,是按计划进行的。这四个字母的整个意义是测试 - 操作 - 测试 - 停止(Test - Operate - Test - Exit)。试举进浴池洗澡的过程说明其意义。浴池放好水之后,先用手测试水温是否适合;如发现太冷(或太热),即操作龙头加放热(或冷)水;操作后再行测试,如觉得水温适当,处理水温的问题即告停止。当然,米勒所说的 TOTE 所指者只是行为结构中的一个单元而已。复杂的连续性行为,那就需要多个单元连续使用才能处理完毕,这时候 TOTE 就变为:测试 - 操作 - 测试 - 操作 - 测试 - 操作……测试 - 停止。米勒《计划与行为的结构》一书中 TOTE 的观念,后来在信息 处理论中,将人接受信息 后的处理历程解释为:刺激(信息)→感官记忆→选择性注意→短时记忆中心理运作→复习→长时记忆中分类组织后永久储存。虽然米勒的 TOTE 观念只是人类吸收知识的假设,但其假设后来经过认知心理学实验研究之后,证明他的假设是正确的。

获取终身贡献奖

米勒于 1962 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63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9 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71 年当选美国哲学会主席,1971 年获实验心理学会华伦奖章,1976 年获美国语言听力学会杰出服务奖,1982 年获纽约科学院行为科学奖章,1991 年获美国最高荣誉的科技奖 - 美国国家科学奖,2003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心理学终身贡献奖。

卓越贡献

1960年,米勒和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一起创立了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同年他出版了与加兰特(Eugene Galanter)、普里布拉姆(Karl H. Pribram)合著的《计划和行为的结构》(Plans and the Structure of Behaviour),概述了他们的认知心理学的概念。

在语言学领域,米勒以负责开发英语的语义网络WordNet著称,该项目开始于1985年,主要由于政府机构对机器翻译的兴趣,获得了300万美元经费。他花费后半生来建立、扩展这一数据库。他还基于WordNet开发了许多商业应用软件,例如和布朗大学的许多教授和研究生,开发了早期网络搜索和交易工具Simpli,Google的广告技术AdSense就直接源自于WordNet和Simpli.。

1991年,米勒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他还以提出Miller's Law著称:为了理解别人所说的,你必须假定这是真的,并设法想象 what it could be true of.

參考文獻

Info Today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