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英语: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又译为《顽童流浪记》,是一部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作品,为美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作品。

故事内容

时间

约为1835年到1845年(当第一艘蒸汽机船下河时)。

地点

密苏里州圣彼得堡。濒临密西西比河。

背景

除了劳资矛盾,教会虚伪诡诈,人民不堪其苦之外,最严重的问题是蓄奴制和种族歧视,它在南部各州普遍猖獗。作者对这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对受迫害的广大黑人群众旗帜鲜明地予以热烈的同情和支持。

人物: 哈克

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他活泼爱好自由生活,但因为长期受到种族主义反动说教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歧视吉姆(黑人奴隶),捉弄过他。但经过与吉姆同行的日日夜夜,他最终战胜自己,决心帮助吉姆获得自由。

人物: 吉姆

是个忠厚能干的黑人,但他依然避免不了被任意贩卖的厄运,他的不幸命运是广大黑奴悲苦人生的真实写照。值得肯定的是,他不再像哈里叶特·斯托笔下的汤姆叔叔那样,面对迫害逆来顺受,而是采取了出逃的对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要算是力所能及的反抗了。

开场

哈克贝利·芬和他的好友汤姆·索亚在较早的冒险中获得印地安乔藏在山洞里的一笔财物(记录在《汤姆历险记》中)。而在这篇故事里,哈克则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之后发生的事。[1]

一开始他被安置、生活在寡妇道格拉斯和严厉的华珊小姐的教导之下——教他过“文明”生活。但哈克受不了每天必须穿著整齐干净的衣服、依照礼仪用餐以及上教堂听冗长的布道。这一切让他非常不自在。汤姆则在一天晚上帮助哈克躲过华岑小姐的黑奴吉姆的视线,加入了汤姆的孩子帮。孩子帮自称“大盗”。当帮派生活也让哈克厌烦的时候,这时他那嗜酒成性的爸爸前来找他,威胁他交出那笔钱。知道爸爸只会将钱用在喝酒上,哈克成功地藏匿了自己的宝藏;然而,爸爸依然带走了哈克,离开了镇子。

父子俩在伊利诺州的河畔森林里的一间破烂木屋里一同生活。父亲经常在发酒疯时毒打他,后来哈克终于受不了,使出诈死之计离开父亲。他在密西西比河杰克逊岛上,逍遥度日。哈克遇见了华珊小姐的黑奴吉姆。吉姆偷听了华珊小姐打算把他卖到“河的下游”去(可能是更加凶残的奴隶主),就偷跑了出来。吉姆计划到伊利诺州的开罗镇,该地区是反对蓄养黑奴的自由州,这样他可以在日后花钱把他的家人赎出来。

起初,哈克对此倍感纠结,但俩人在迷信问题上有了共同语言,便产生了感情。哈克与吉姆成为了好友,后者则成为了他的监护人。河水上涨泛滥,房子被水冲了起来,俩人登上了木筏。哈克和吉姆进入房子,希望找到什么东西,可是吉姆却发现了一具赤裸的男性尸体,背后中枪。吉姆遂即遮住了哈克的眼睛。

来到镇上,哈克乔装成了小姑娘,进入了朱迪思·洛夫特斯的家中,后者则是新搬来的人。哈克得知人们认为自己被谋杀了,爸爸和吉姆成了嫌犯。人们因吉姆逃跑而贴出了悬赏告示,并派人出去追踪。朱迪思夫人感到十分怀疑,认为哈克不是女孩,并在一系列测试后将其证明。虽然哈克的伪装被揭穿,但是朱迪思夫人依然让他安然离开,没有意识到他就是那个“被谋杀”了的孩子。哈克回头告诉吉姆这些新闻,以及搜寻队会在当晚前往杰克逊岛的事情,俩人急匆匆地登上木筏离开。

途中,哈克和吉姆遇见了一艘搁浅的蒸汽机船。搜索一番后,他们听到了两个贼人讨论如何谋杀第三人,于是在他们发现之前逃离出去。之后,他们被大雾阻断,导致吉姆十分焦急。当他们再次相遇时,哈克糊弄吉姆,使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在做梦而已。吉姆没有被骗多久,但感到十分痛心。哈克对此感到羞愧,向吉姆道歉,但在内心中又因自己向黑人低头而倍感纠结。

哈克和吉姆的木筏撞上了蒸汽机船,断成了两半。哈克被肯塔基州的格兰杰福德家人救起。格兰杰福德是个贵族家庭。巴克·格兰杰福德是个与哈克年龄相仿的男孩,俩人成为了朋友。哈克从中得知格兰杰福德家与谢弗逊家有长达30年的血腥世仇。奇怪的是,两家都去同一所教堂,在其中和平祷告。虽然教堂天天布道,要彼此像兄弟般友爱,但两家都带著火器。当巴克的大姐姐苏菲亚与谢弗逊家的一员私奔后,世仇被激化。结果是格兰杰福德这边的所有男性全部被枪杀。哈克目睹了巴克的惨死,但拒绝加以描述。当哈克与吉姆再次相会时,他倍感解脱,后者则修好了木筏。

随后,哈克和吉姆遇到了两名自称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储君(自称国王)和毕尔治华特公爵的老骗子,硬是强迫哈克服侍他们,并在一路上所经的村镇中行骗,最后哈克良心过意不去,打算和吉姆一起逃离他们,但吉姆却早已被“国王”出卖了。一路打听吉姆下落的哈克来到名为莎莉的妇人家,得知这位莎莉便是汤姆的波莉阿姨的亲姊妹,同时得知吉姆被村民们囚禁起来了,这时碰巧汤姆来到莎莉阿姨家作客,哈克和汤姆因为某种误会,索性将错就错,各自乔装成汤姆和汤姆的弟弟席德以哄骗莎莉阿姨。另一方面在汤姆的精心策划下,开始了一连串“拯救”吉姆的行动,两人想出许多花招,刻意将简单的救援行动复杂化,一切都是为了满足汤姆与生俱来的冒险天性。最后吉姆被成功“救”出来,并得到了真正的自由。而吉姆也告诉哈克,之前二人遇到漂在水中的小木屋中男性尸体,其实是哈克的爸爸,哈克也不必担心宝藏会被抢走了。

内涵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探究了种族和身份问题。就吉姆而言,这个角色明显复杂。有的学者指出,吉姆心地善良、道德高尚、不太聪明,另一些学者则批评小说持种族主义立场,使用了大量“黑鬼”,并富有成见地调侃了吉姆的迷信和无知。

哈克不但在旅途中面对诸多挑战,而且必须与十九世纪的社会氛围打交道,后者迫使他带著有色眼镜看吉姆。在整个故事中,哈克都在与自己所习得的社会价值观做道义上的挣扎,以至于他无法在意识上批驳这些观点;哈克根据自己与吉姆的友谊和人道做出道德判断,而这些与他所习得的观点截然相反。[2]

马克·吐温在自己的演讲中提出“比起训练不良的意识来说,一个健全的心智是更优秀的向导”,并称小说是“...我的作品,健全的心智和扭曲的意识上相互碰撞,意识被打败了”。

将社会虚伪放在聚光灯下,需要在道貌岸然的伦理系统中驳斥奴隶制。吐温笔下的父亲将儿子当奴隶用,把儿子关起来,殴打他。当哈克逃跑时——谁都会认为这么做是正确的——他立即遇见了吉姆,后者用“非法”的方式作出了同样的事情。

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1835-1910年)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美国作家、演说家。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家,自幼成长于密西西比河畔,以水手的行话“马克·吐温”为笔名发表作品。[3]

马克·吐温的作品以讽刺见长,他不仅尖锐地讽刺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还嘲笑欧洲封建残馀与宗教愚昧。他的幽默、独特的文字表述是对美国文学的贡献。

对文学界的影响

海明威曾说:“全部美国现代文学,源于马克·吐温写的一本书《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这是我们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一本,在它之后,没有一本书能和它相比。[4]

马克·吐温最初意图是将故事当做《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续集,并打算把哈克一直写到成年为止。

写了没几页后,吐温将作品的题目改为《哈克贝利·芬的自传》。继续写了几年,吐温放弃了这个打算。随著故事深入变得困难,吐温似乎也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干脆把手稿搁置在了一边。马克·吐温在哈德逊河旅行后,重新提笔,继续写作。作品终于完成,并拥有了一个与上部相并列的题目《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对小说的需求扩张到了美国以外的地方。《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在1884年10月10日在加拿大和英国出版,并于1885年2月18日在美国出版。1885年,布法罗公共图书馆长詹姆斯·格鲁克(James Fraser Gluck)向吐温索要原稿,希望对方可以赠给图书馆。吐温同意捐献,但事后发现印刷工将其中一半的稿件装错了。

1885年,小说出版对文学氛围的影响而言,亨利·史密斯(Henry Nash Smith)写道马克·吐温已经出版了许多其它作品,是个出了名的“专业幽默家”。史密斯认为对小说而言,“脱掉十九世纪颓废的浪漫主义是必要的行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不但展示出“之前难以达到的想像力,而且使用了当地俗语,为二十世纪美国散文和诗歌提供了新的愉悦和能量源泉。”

与中国有著深深的渊源

这位从未踏上过中国土地的美国作家,其实与中国也有著非常深的渊源。

早在晚清时期,他的作品便被引进中国,他是继诗人朗费罗和《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斯托夫人之后,第三位被介绍进中国的美国作家。

鲁迅曾对其幽默风格和针砭时弊的精神大加赞赏,称“他的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而茅盾老舍等人同样对其有过高度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