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周興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周興明(1965年3月6日-2004年8月5日)出生于新疆博乐军垦农场,籍贯:福建连城,职业,气象工作人员,个人主页:丝路天文。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中國業餘天文學家[1]周興明兄長周興建是一位愛好天文的小學教師,他受兄長影響對星星發生了興趣,1979年大年初一正式開始觀星。周對彗星觀測極感興趣,立志實現中國天文愛好者在彗星發現上的「零的突破」,並獨立發現多顆彗星,但由於觀測手段和通信條件以及運氣欠佳等多方面原因未能向外報告,因此喪失命名權。[2]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周興明以目視手段,獨立發現超過十顆彗星,同時也是國際知名的流星觀察家,觀測紀錄多次被國際流星組織(IMO)引用。[3]中國的彗星獵手共發現了70餘顆soho彗星,在世界上排名第五,其中有63顆彗星“屬於”周興明。

1985年在阿拉山口气象站从事地面气象测报工作,93年后在博州气象局从事过业务管理、天气预报声像系统、编播系统二次开发等工作。

后又参与单位的9210工程(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工程)建设,目前为博州气象台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从事计算机网络维护管理及气象业务应用软件、网络服务系统的应用开发等工作。

自我介绍之一

我是一位热心于观测和寻找彗星的天文爱好者。前些年经常与国内的天文爱好者通过书信联系、交流,有时相似的一类问题要重复写信答复不同的爱好者,比较繁琐。而且通信时间长,效率也低。1998年,我开始接触互联网;1999年注册了上网帐号,我发现“个人主页”这种方式很适合用来交流和促进业余爱好。当年底就申请了新丝路个人主页。

网站起什么名好呢?我是新疆博乐人,古丝绸之路北道就通过这里。于是,就将网站起名为:“丝路天文”。网站的内容也以个人爱好的彗星为主。建站初期,我只是把网址告诉一些圈子里的同好。网站的访问量很小,每天不到10人。后来我把网站登录到国内外几个大的网站上,访问量已增加到现在的100人左右。尽管我没有在网页的外观上下什么功夫,因内容基本上是自己的东西,引用的资料也比较新,还是受到了欢迎。甚至国内一些天文方面的专家也成了我这里的常客。尤其让我意外的是,已有很多外国天文爱好者也经常光临,并发来电子邮件。可我的页面全是中文呀?俄罗斯有一家父子俩都热心于寻找彗星,那位父亲来信希望我能制作一个英文的网站,可惜我的精力和水平有限,还不可能满足这些国外爱好者的要求。


我制作个人主页源于业余爱好,是为了向其他有同样爱好的人展示自己,找到更多的知音,更好地促进和交流业余爱好。以个人主页为桥梁,两年多以来,已和过去不认识的很多国内外天文爱好者取得了联系,交流了经验。加拿大、英国、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很多国家的彗星爱好者找到了我,使我的业余爱好从国内走向国际。最近,因本人在美国宇航局的图片上发现一颗罕见的近日彗星,该局的新闻发言人还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我,并在美国相关媒体上报导了这次发现。

有人认为个人主页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我想,只要网站还提供个人主页服务,那些与个人兴趣爱好相结合的个人主页就一定会继续存在下去。对本人来说,只要还爱好天文,当然也会继续把“丝路天文”做下去。


业余简历

1979年在爱好天文的大哥影响下开始步入业余天文观测领域,初期主要从《天文爱好者》杂志、《天文知识》、《星座与希腊神话》、《小行星漫谈》等书刊杂志中学习天文知识,并结合星图认识星空,初中毕业时已认识北天的主要星座,读高中时还自制了简易的天文望远镜进行观测。1983年5月11日向紫金山天文台发出一份兄弟俩独立观测到“荒木-阿尔柯克彗星”的电报,从此将业余天文的主要方向转到了彗星的发现和观测上。

1985年从兰州气象学校毕业后开始了正式的寻彗观测。从1985年9月1日至今(2000年3月8日)已累计寻彗观测1484小时。流星雨观测50多小时。  

我 的 器 材

读中学时,我使用的是制作成本仅几十元的口径50mm放大50倍的简易天文望远镜,成像质量极差,仅仅培养了一种使用望远镜的感觉,决不能指望用这类器材搞什么观测甚至发现!

参加工作后,我首先利用单位固定安装的55mm测风经纬仪进行过观测。经艰苦努力,四年之后才拥有了自己较象样的望远镜:这是一台口径为150mm,焦距为800mm放大25倍的专用寻彗望远镜,全套镜头由原南京天文仪器厂加工制作,其余部分为自制

这台寻彗镜光学镜头质量较好,成像清晰,特别是配上后来的广角目镜,观测效果非常好。寻彗镜座架采用了旋转座椅式,这还是天仪厂厂长参考国外类似装置亲自描绘的草图,该寻彗镜自制成功后使用起来的确轻松自在,很适合长时间寻视夜空,不易疲劳。

流 星 雨 的 观 测

我的流星雨观测最早始于1986年8月12日对英仙座流星雨的观测,之后又先后开展了对10月猎户流星雨、5月宝瓶流星雨、1月牧夫流星雨、10月天龙流星雨及著名的11月狮子座流星的观测。九十年代以来又尝试在寻彗观测的同时进行望远镜流星的观测记录,已积累数百小时的资料。

十多年来,流星雨观测作为我业余天文的“副业”累计观测资料约50多小时,尽管时间不多,但在全国还是排在前几位的,由于观测规范,内在质量高,被国内、国际上多位天文学家引用在学术论文中。 由于在猎户流星雨监测中的表现突出,1992年被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委员会作为国内唯一在国际流星联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爱好者通报表扬。

1996年,因本人在流星观测方面的影响,被中国天文学会聘为九十年代强流星雨工作组成员。

1998年9月,中国天文学会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流星工作会议,会上对流星雨观测方面有国际影响的3位爱好者进行了表彰,本人是其中之一,奖品是紫金山天文台特制的两块流星雨观测纪念金卡(24K镀金)。

1998年10月8日,我偶然对天龙流星较强烈暴发的观测资料是全世界最接近主暴发时间的两份报告之一(另一份是日本爱好者提供的)对分析该流星雨自1947年以来的再次暴发情况起了重要作用,(参见国际流星组织网页:WWW.IMO.NET)得到国际流星雨研究专家rainer先生的重视,发来数封电子邮件予以鼓励。

1998年11月18日的凌晨,狮子座还是出现过一次预料之外的以火流星为主的暴发现象,当时,我没有计划观测流星,而是想进行寻彗的,因发现强烈的火流星暴发现象而中止了寻彗,临时进行了流星观测,结果获得了一份很宝贵的资料,因为我的位置在中国西部,观测的时间是国内距火流星雨暴发的极值时刻最接近的,国内有关专家 在1999年11月18日的凌晨,本人进行了3小时10分钟的观测,记录到狮子座流星205颗,其它流星22颗,从事后了解的情况看,本人是当天国内看到流星最多的爱好者,取得了一份国内最接近流星暴雨极大时间的资料。  

寻 彗 历 程

1983年5月份对“荒木-阿尔柯克”彗星的独立观测是后来从事系统寻彗观测的一个开端,可以说这时已经给自己制定了今后业余从事寻彗这一天文爱好的方向。 从1985年9月1日至1989年5月14日用测风经纬仪进行了433次,累计464.5小时的寻彗,独立发现3颗新彗星。虽然均晚于国外天文台或天文爱好者,却得到紫金山天文台专家、教授的高度评价,其中,我的首次发现(1985年10月17日)被确认为新中国第一个业余发现。

1989年6月22日是我的150mm寻彗镜制作成功并首次投入使用的日子,从此告别了与国外高手在仪器性能方面相差两个量级以上的历史(80至100mm是一个量级),与国外爱好者站在了相近的起点上,真正参与到了“发现彗星”这一国际性的业余竞赛当中,89年到90年也是我十多年来业余寻彗的顶峰,1年半的时间里独立发现6颗新彗星:89年9月22日(差1个月)、11月28日(差11天)、90年1月16日(差两个月)、3月19日(差3天)、6月19日(差1个月)、7月16日(差5小时),特别是这7月16日(UT)的发现,差一点获得彗星的命名权(也是发现者所有权),按当时彗星的命名规则,一颗彗星最多可以三个人的姓氏命名,本人正好排在第三位,可惜当时阿拉山口通讯条件太差,本来报告就晚,电报又中途经手多人误了时间,等到紫金山天文台行星室的天文学家们收到报告时,已经收到了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发出的彗星命名通报(电传)数日,天文学家们抱着一线希望,将本人的报告转发到IAU,IAU的专门机构CBAT(天文电报中心)的专家们经过讨论认为:命名通报已发,不宜更改,否则会引起混乱。紫台的天文学家们将复函的复件寄给了我,并转来了美籍华裔天文学家邵正元教授的一封亲笔信,对本人予以鼓励。在90年10月号《天文爱好者》杂志上,紫台的天文学家特别撰文予以通报表彰。

从90年以后至今,我又取得过8次独立发现,仍然晚于国外数天至1个月左右,现在我已注册进入了INTERNET,获取信息很快,相信这类无效的独立发现会很少了,这是好事,将能以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有效的观测发现上

悲痛和惋惜

2004年8月5日清晨,一个噩耗在中国大陆天文爱好者中间传播,并迅速越过疆界,传向各地。我国重量级资深业余天文学家,国际著名的“SOHO彗星猎手”周兴明先生因摩托车车祸逝世。周兴明先生是在出席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的"第六届海峡两岸天文推广教育研讨会"后,在去他的祖籍地--福建省连城县探亲的途中,于2004年8月4日晚上8时30分左右,他所乘的载人摩托车遭遇另一辆摩托车的冲撞,头部受重伤导致昏迷,送医院抢救无效,于5日清晨5时逝世,享年39岁。噩耗传来,每个人都感到无比的震惊,悲痛和惋惜!

个人成就

2000年底后,周兴明先生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SOHO彗星猎手之一,他总共发现了63颗SOHO彗星和一颗SWAN彗星(C/2004H6),排名世界第四。由于他在SOHO彗星搜寻上的功臣般贡献,致使我国以发现总数71颗SOHO彗星而排名世界第五位。在他发现的SOHO彗星中,C/2001U9是最亮的克鲁兹族彗星之一,而C/2003G3则是最亮的非克鲁兹族彗星之一。Swan彗星的发现,促使他拟定他的下一个目标--小行星的发现。很遗憾,他未能实现他的目标,却随着他的这颗SWAN彗星而去。为表彰他发现SOHO彗星的功绩,美籍华裔天文学家邵正元先生委托普委会在2004年8月2日"第6届海峡两岸天文推广教育研讨会"上颁发给他一套"世纪星图"(Millennium Star Atlas),以资奖励。

同时,周兴明先生还是一位活跃的流星观测者。他对英仙座、猎户座、宝瓶座、牧夫座、天龙座和狮子座等流星雨的多年观测,已积累了50多个小时的观测数据资料。由于他的观测规范,质量高,这些观测数据资料得到国际流星组织(IMO)的专家Rainer Arlt的首肯,并被我国和国际上多位天文学家在学术论文上采用。

周兴明先生是中国天文学会会员,新疆省天文学会理事以及中国惟一的正式的业余天文刊物《天文爱好者》杂志的编委之一。他的网站--"丝路天文",包含了许多珍贵的有关SOHO彗星、彗星、流星资料以及他本人的观测成果和他的文章。这个网站是中国大陆最优秀的有关彗星的网站。《天文爱好者》杂志频繁地刊登他的见解独到,精辟易懂而又颇具指导性的文章。周兴明先生的过早逝世,是中国业余天文界的重大损失,也是世界彗星搜索领域的一大损失。

学 术 活 动

1991年11月底至12月初曾应香港天文学会邀请赴香港参加“91天文学术交流营活动,在港逗留一周,接触了学会负责人和不少天文同好,并与香港观天会、澳门天文学会进行了交流,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絲路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