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吴秀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秀松

吴秀松(1889年—1966年)昆曲艺人,被誉为“神笛吹师”,于格律音韵造诣极深。原名王秀松。昆山玉山镇人。幼年失父,曾拜沈炳波蔡奎荣许沁泉为师。

民国元年(1912年)满师,遂与王秀根吴琏生高炳林等九人重创昆曲永和堂,任笛司并主持其事。民国33年,受上海闸北水电公司聘任"拍先"(亦称曲子先生,即昆曲教师),专门教唱昆曲。[1]

1956年,与其子琏生同受聘于江苏戏曲学校,教授昆曲,兼任省苏昆剧团教师。一月后,其子不幸去世,他强忍晚年丧子之痛,坚持执教至1965年。吴为人朴讷寡言,记忆力极强,以会戏之多和曲艺之精闻名干沪宁一带。工笛,一本师法,不以花腔媚俗,高低抑扬,与歌者契合入妙。在戏曲学校执教时,虽年过70,牙齿全落,仍能吹笛伴唱,音色一如盛年,时人誉为"神笛吹师"。演唱工官生,尤擅长唐明皇蔡伯喈的曲子,声情并茂,使人百听不厌,于格律音韵,造诣尤探,随口问其一个字,便能管出该字在某戏中当读某,另一戏中又当读某,犹一部活《音韵字典》。吴门人弟子极多,"继"字辈昆剧演员大多受过他的教益。1965年退休。翌年,即在昆山病逝,终年七十七周岁。其子吴琏生,深得乃父嫡传,曲、笛俱佳,亦为昆山著名曲师,1956年与父一起应聘赴宁任教,未及一月即因肺病复发返回昆山,不久即猝然逝世。

参考文献

  1. 吴秀松. [201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