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國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吳國倫
吳國倫

原文链接


大明
籍貫 湖廣武昌府興國州
出生 湖廣武昌府興國州
出身
  •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科進士

吳國倫(1524年-1593年),明卿川樓子南嶽山人湖廣省武昌府兴国州尊贤坊人(今属湖北省阳新县浮屠镇吴智村),明朝官員,「後七子」之一。

生平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湖廣鄉試第一名。嘉靖二十九年,登進士第三甲第一百八十四名[1][2][3]。初授中書舍人,後擢兵科給事中。因觸忤嚴嵩,被謫為江西按察司知事,又移南康府推官等,二年後離去。後來嚴嵩垮台,復起為建寧府同知,歷任邵武高州知府貴州按察副使河南左參政。後罷歸,“归田后声名籍甚,求名之士,不东走太仓,则西走兴国”[4]。有詩名,為後七子最長壽者,王世貞稱他:“能求詣實境,務使首尾勻稱,宮商諧律,情實相配。”宗臣《報李於鱗》說:“吳生無賴,耳目縱橫,意常駕僕,僕發短心甚。頗得意於此生。此生矯厲。非僕當之,幾負矣。”李攀龍亦批評他:“足下自謂宗、謝所不及,而梁、徐未遠過也。明卿、明卿無賴哉!三子者不可謂非海內名家矣!”

曾祖父吳澄;祖父吳義;父親吳顏。母李氏[5]

人物轶事

吴国伦不仅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位学者和教育家。他在任高州知府期间,于1569年创办了“南岳书院”,藏书达二万册,为当地培育了大量的人才。他还曾在当时著名学府白鹿书院讲学,“诸生三百余人,质疑问难其中”,展示一代名师风范。吴中晚年生活清苦,常用菜羹竹脯待客。后得亲朋资助,于兴国州城北门外建一小园,取名“季园”。从此园居乐道,写作不辍,著有《藏甲岩稿》、《甔甀洞稿》(54卷,《续稿》27卷) 、《陈张事略》、《吴川楼集》、《续吴川楼集》、《春秋世谱》、《训初小鉴》7部,又发现《川楼杂记》1部。他的著作主要收入《明史》、《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等著名典籍中。

诗文

过七盘岭

驱马度层岭,马鸣知夌轲。

欲舒千里足,其奈七盘何。

落梅叹

忽忽春无力,梅花作雪飞。

谁能万里外,闻笛不思归。

高州杂咏

粤南天欲尽,风气迥难持。

一日更裘葛,三家杂汉夷。

鬼符书辟瘴,蛮鼓奏登陴。

遥夜西归梦,惟应海月知。

【上新河杂咏二首】

花浓白板桥,处处绮罗娇。

玉树非新曲,遗风似六朝。

莫问前朝事,但看江上台。

平明拾翠去,薄暮踏歌回。

參考來源

  1. (明)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2. 鲁小俊,江俊伟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3. 朱保炯,谢沛霖.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 785-790 明清进士题名录索引 1-6. 台湾: 文海出版社. 1981. 
  4. 《明史·文苑三》卷二百八十七
  5.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嘉靖二十九年庚戌科殿試登科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