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呂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呂柟

呂柟(1479-1542),明代學者、教育家。原字大棟,後改字仲木,號涇野,學者稱涇野先生。陝西高陵人。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呂柟

出生日期:1479年

逝世日期:1542年

信仰:儒學(理學)

所屬朝代:明代

祖籍:陝西高陵

號:涇野

人物生平

師事薛敬之。正德進士,授翰林修撰。因宦官劉瑾竊政,引疾返鄉,築東郭別墅、東林書屋,以會四方學者。後復官,入史館纂修《正德實錄》。又貶山西解州判官,攝行州事,居解梁書院從事講學,吳、楚、閩、越士從者百餘人。嘉靖六年(1527)升南京吏部考功郎中、尚寶司卿,公暇在柳灣精舍、鷲峰寺講學。十一年升南京太常寺少卿,又在任所講學。十四年調國子監祭酒,以整頓監規,使公侯子弟亦樂於聽講而知名。次年升南京禮部侍郎,仍在任所講學。十八年致仕返鄉,再講學於北泉精舍。生平所至皆以講學為事,大江南北門生合約千餘人,幾與陽明氏中分其盛,一時篤行自好之士,多出先生之門。朝鮮國曾奏請其文為式。為學注重躬行實踐, "以格物為窮理",強調 "即事即學,即學即事" ( 《涇野子內篇·鷲峰東所語》)。提倡廣見博聞,認為"四方上下山川草木皆書冊"(《端溪問答》)。針對科舉弊端,提出"安貧改過"。安貧即不為科舉陷溺,以務實為本;改過為脫去舊習,做"克己功夫"。主張教人"因人變化",依其資質高低、學問深淺而異,不可一概而教。

成長經歷

呂柟的一生跌宕起伏。十七八歲時,以學識廣博而被選入正學書院。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他二十九歲,舉南宮第六人,擢進士第一,授翰林編修。然而,時值閹黨劉瑾把持朝政,正直之士不為其所容。適逢西夏擾亂邊境,他上疏請皇上入宮御經筳,親理政事,結果遭劉瑾嫉恨,遂與何瑭一起引退。是為第一次起落,在官僅兩年。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呂柟三十六歲。劉瑾伏誅後,他官復原職,然不久又遇上乾清宮受火災,他應詔上書呈六事,又多次上書勸皇上舉直措諸枉,皆不被採納,於是便再次引疾而歸。這是他的第二次起落。

與仕途的低迷相反,呂柟講學卻日益昌盛。第一次引退之後,他在家鄉營造了東郭別墅,每日聚徒講學其間,四方學者慕名而雲集。別墅容納不下,隨即又築東林書屋,講學的規模和影響越來越大,"幾與陽明氏中分其盛,一時篤行好學之士多出其門"。

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呂柟又官復原職。次年擔任會試考官,選拔了一大批人才充實朝廷。嘉靖三年四月(公元1524年),他以十三事自呈,表達"大禮未正,引為己罪"之意,實質是委婉批評明世宗違背禮制,結果觸犯龍威,與鄒守益一起下獄。不久,呂柟謫為解州判官,而鄒守益則謫為廣德判官。這是他的第三次起落,在京為官也僅兩年。主政解州期間,他"恤煢獨,減丁役,勸農桑,興水利,築堤護臨池,行《呂氏鄉約》及《文公家禮》"。為政之餘,築解梁書院以講學,今本《涇野子內篇》中的《端溪問答》、《解梁書院語》即是這一時期的講學記錄。

丁亥年(公元1527年),他轉為南都吏部考功郎中。自此以後,呂柟才逐漸走出仕途的陰霾,先後升南京宗人府經歷,尚賓司卿,太常寺少卿,國子監祭酒,累官至南京禮部右侍郎。任職南京的九年中,呂柟與當時的著名學者進行了頻繁的學術交往和辯論,《涇野子內篇》中的《柳灣精舍語》、《鷲峰東所語》即是這一時期講學的記錄。已亥年(公元1538年),他上疏請歸,同年五月致仕,時年六十歲。返歸故里隨即講學於北泉精舍,這也是呂柟一生中的最後四年講學。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呂柟卒於家,享年六十四。《明史》稱其"仕三十餘年,家無長物,終身未嘗有惰容。時天下言學者,不歸王守仁,則歸湛若水,獨守程、朱不變者,惟柟與羅欽順雲"。

主要作品

呂柟著述宏富,有《周易說翼》、《尚書說要》、《毛詩說序》、《禮問內外篇》、《春秋說志》、《四書因問》、《史約》、《小學釋》、《宋四子鈔釋》、《寒暑經圖解》、《史館獻納》、《南省秦藳》、《涇野詩文集》、《涇野子內篇》、《涇野集》等。

學術影響

呂柟的思想仍然屬於程朱理學的範疇,但他同時也繼承了關學以禮為教、重躬行實踐的特色,[1]並吸收了陽明心學注重內在心性修養的特點,以此來糾正當時空疏的學風。在此基礎上,呂柟又提出"學仁學天"的為學之路,要求學者"以天為學"、"以仁為心",對各家思想學說要兼容並蓄,不偏於一端;主張學仁、體仁、弘仁。這既是在面對朱子學與陽明學並立紛爭的思想環境下進行的第三種選擇,同時也是明代中晚期思想界的一種新動態,即回到先秦孔子那裡,重新繼承和發揚孔子的仁學思想。事實上,呂柟的這一思想特點,亦成為關中之學後來發展的主要趨勢,為馮從吾(字仲好,號少墟,1557-1627)、李二曲(名顒,字中孚,1627-1705)等人所繼承,如二曲就明言"儒學即理學",主張返回到孔子那裡,用先秦原始儒學來代替理學(包括心學在內)。

參考文獻

  1. 文人楷模,明代教育家呂柟,薩培喇談藝錄,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