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情深,鴻雁往來(徐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同學情深,鴻雁往來》是中國當代作家徐峰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同學情深,鴻雁往來
六七十年代,一個人入伍後,與外界聯繫的最常見的方式就是書信。士兵享受的優惠政策就是寄信不需要貼郵票,只要將寫好的信往軍營郵箱裡一扔就行。軍隊的收發員會在信封上加蓋三角章,然後這封信就可以發往全國任何地方。
徐光學在工作、學習之餘經常給親人、同學寫信。他基本上每個月都要給家人和同學寫上幾封信,給家人寫的信,主要是問候父母,匯報自己的學習、工作情況以及思想狀況,而給同學寫信則不同了。年輕人有共同的語言,他經常給桐城的老同學全生、德生、慶壽、國喬、冬梅、龍姑等人寫信;當然,他也經常收到這些同學的來信。徐光學把自己在部隊裡生活的情況、成長的經歷、遇到的矛盾和不快通過書信傳遞給老同學,他的這些老同學回信對他的每一個進步表示祝賀,對他的每一次挫折都回信鼓勵,對他的每一次思想情緒的波動都回信安慰。徐光學能夠在部隊裡克服許困難,迅速成長,與這些老同學的鼓勵關懷分不開。
在這些老同學中,徐光學與龍姑之間書信來往最多。龍姑比徐光學小一歲,在徐光學眼裡,龍姑是同學,但更像個小妹妹。徐光學在中學時就知道龍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而且是唯一的女孩,她有幾個哥哥,龍姑自然成了其父母的掌上明珠。徐光學入伍時,她親自到呂亭車站送行,這曾讓他激動不已。到部隊之後,他一想到自己的老同學,想到龍姑,想到與龍姑在大關中學的生活,想到中學的花壇前背書的情形,想到池塘邊散步的時光,想到與龍姑一起勞動的樣子,想到龍姑到呂亭車站為自己送行並與自己臨別握手的情狀。特別是那次握手,那一握手的溫馨讓他久久難忘,那臨去的秋波是多麼美麗,當徐光學後來讀到著名詩人徐志摩寫的一首名詩《沙亞娜拉》時,他仿佛覺得徐志摩的那首詩就是寫他內心的感受: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就像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
道一聲珍重
這一聲珍重里有甜蜜的憂愁
這首詩似乎是最能恰當地表現出徐光學回憶龍姑在呂亭送自己入伍時的感受。
就在徐光學入伍的第二年,即1969年,徐光學接到龍姑來信,得知龍姑已經參加工作,當上人民教師了。徐光學很高興,去信祝賀,鼓勵她好好干,爭取當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為培養下一代多做貢獻。龍姑回信表示感謝,並隨信寄來一張生活照片。徐光學將龍姑的這張照片放在錢夾中,一有空就拿出來端詳。徐光學看龍姑照片之事曾被戰友窺見,大家都說徐光學好眼福,找到這麼漂亮的一個女朋友。徐光學也不想與戰友進行解釋,因為那種辯解是無用的,對此種情況他只是一笑了之。
徐光學將龍姑視為最為知心異性朋友。他將自己在部隊的一切思想狀況都向龍姑匯報。他也從龍姑那裡得到了最大的鼓勵和支持。他在入黨一事上出現了麻煩,他寫信告訴龍姑,龍姑回信,勸他要有耐心,要他相信組織,努力工作,鼓勵他一定要入黨。徐光學有了她的鼓勵和支持,終於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當在提干一事上出現了問題時,徐光學將苦惱寫信告訴龍姑,龍姑回信鼓勵他好好干,儘量能在部隊裡提干,當個指揮員,那樣就可以在部隊裡幹上一輩子。徐光學努力了,在部隊裡仍然沒被提干,但是龍姑的熱情鼓勵和支持也讓他堅定不移地走了很遠很遠。從龍姑的一封封回信中,徐光學能夠清楚地感受到龍姑的脈搏是隨自己的脈搏一起跳動,她為徐光學的每一點進步而感到高興,為徐光學的每一滴苦惱而憂心不已。她的安慰和鼓勵是徐光學的精神支柱,她的關心和呵護是徐光學的感情依託。徐光學感覺到有了龍姑就不會感到孤獨與寂寞,有了龍姑的來信,就有了前進的動力。
徐光學與龍姑之間似乎有太多的話要說,每次他倆之間的信都寫得較多。徐光學每次收到龍姑的來信非常激動。按照常理來說,徐光學與龍姑發展下去應該是一對情侶,後來的也向情侶方向發展了,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這對有情人未能終成眷屬。這讓徐光學遺憾,也讓龍姑遺憾。
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頁美好的回憶。那一頁回憶是金,永不上銹;是玉,永遠溫潤。如今,徐光學已經接近退休年齡了,但他還一直保留着龍姑當年寄給他的那張照片。這大約算是對往日的情懷作個紀念吧,這就是他心靈深處的那一頁如金似玉的回憶呀。[1]
作者簡介
徐峰,真名徐光學,詩人、作家,1949年10月生,安徽桐城魯谼山人,畢業於成都理工大學,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有23年軍旅生涯,曾榮立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