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葉顒(宋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葉顒(宋代)

葉顒,字子昂,莆田仙遊縣大濟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授廣州南海縣主簿。後知紹興府上虞縣。召入京擔任尚書郎,真除右司。

基本內容

曾引薦汪應辰、王十朋、陳良翰、周操、芮曄、林光朝等名士。乾道三年冬天,提舉太平興國宮。晚年以觀文殿學士退休,無疾而終。諡正簡,他與七子皆進士,有「一門八進士」之譽。乾道元年(1165),宋孝宗詔除端明殿學士,拜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時年65歲。進尚書左僕射兼樞密使,繼詔宰相兼國用使,參政同知國用事。[1]

清正廉潔 品德高尚

  葉顒出生在今大濟鎮古瀨村一個書香門第之家,高祖葉賓是仙遊宋代最早的進士之一,當過南安知縣、南劍州通判和都官員外郎,待人寬厚,為官清廉,治政有方。北宋名臣蔡襄為他作了墓志銘。其曾祖葉傅也出身進士,當過晉江縣尉。其曾祖母二十四歲喪夫,守義不奪,至傾家創齋,聘名師教子讀書。蔡襄又作了《賢母堂記》,以頌揚其美德。其祖父和父親也是以儒書訓子,傳家惟儉德。葉顒便是在這種傳統美德的薰陶之下成長起來的,鑄就了清正廉潔的情操和品德高尚的人格魅力。

  葉顒為人誠實厚道,重情守義。他家珍藏一個製作工藝奇特的酒鍾,價值連城,有兩百多年的傳家歷史。葉顒對這個異寶愛不釋手,在貴溪任職時,請工匠要鑲上一層金。可是,沒想到被工匠弄壞了,工匠害怕得要去跳井自殺。葉顒極力勸阻,並笑着安慰工匠說:「這東西成壞有定數,大可不必當一回事。」葉顒視金錢如糞土,價值連城的東西對他來說,也只是一笑了之。

  葉顒與同鄉林宋弼都是紹興二年張九成榜的進士。他們相約兒女成婚。後來,林宋弼因病早逝,家道貧寒,而葉顒卻飛黃騰達,官居丞相。但他仍然踐行舊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林宋弼的兒子林菱,一時傳為佳話。

  宋朝是個納妾成風的社會,稍有點地位的人都要納妾,以顯示自己的身份。如果沒有納一二個小妾,似乎有點不正常。葉顒獨善其身,高風亮節。他與結髮妻子陳氏相敬如賓,相濡以沫。妻子陳氏先他九年去世,他也無再續弦,終生一妻,不近女色,沒有任何桃色事件,絕無緋聞。他嚴以律己,獨守古風,其道德水平遠遠超過當時封建士大夫的道德水平。

  乾道初,孝宗皇帝召見葉顒,徵求他治國安邦的對策:「卿當官,何以為先?」 葉顒回答說:「清廉固臣子之本分,臣每以公忠為先。」這並非葉顒空談,而是他為官一生的準則。他視清正廉潔為臣子的本分,堅守當官不發財的底線,遠離腐敗,清清白白為官,堂堂正正做人,乾乾淨淨謀事。他在建州任職時,替百姓平反冤假錯案,辦了不少實事好事,有人送來了白花花的銀子,他分毫未收。他任丞相後兼任 制國用使,統籌全國財政經費,也沒有利用職權從中撈取任何好處,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

  葉顒雖然身居丞相,但吃的,穿的,家裡雇的傭人,都與剛出仕時一樣,沒有改變。他老家的房子非常狹窄,但直到他去世,也沒有占一分地,蓋一間房。他回故里探親,家裡沒有房子住,只好借宿在附近的龍華寺。南宋著名詩人劉克莊在遊覽龍華寺時,曾寫下「丞相無家曾住寺」讚頌他。

  乾道三年十一月初九,葉顒隨孝宗皇帝到南郊祭天。忽然,天空傳來了打雷的聲音。葉顒當即向孝宗皇帝提出,按照漢代晴天打雷三公需退的舊例,自己應該引退。孝宗雖然再三挽留,但葉顒絲毫沒有戀棧,執意退位。幾天後,他以左正奉大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月底又以資政殿學士退休。在返回故里的途中,他對自己的兒子說:「我這一生沒有做什麼對國家有益的事情,將來死後不應向朝廷請求『封諡』。」家人以為他只是說說而已,沒想到這竟成了他的遺囑。十二月二十八日,他途徑莆田,借宿廣化寺,半夜突然覺得頭痛,請家人取藥,藥未拿來就躺在和尚的床上去世。劉克莊曾留詩「在昔正簡,謀國清忠,何以家為?臥僧榻終。」

  按照封建社會的慣例,三品以上的官員死後都可以向朝廷請求封諡。然而,作為官居一品的丞相葉顒卻淡泊名利,嚴以律己。他的家人遵照他的遺囑,沒有向朝廷請諡。直到他去世三十年後,其侄兒葉元潾實在不忍心看一個堂堂的丞相,死後連一個諡號都沒有。於是,他請那位「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詩人楊萬里寫了《宋故尚書左僕射贈少保葉公行狀》,遞交給朝廷請求封諡。慶元三年閏六月,理宗皇帝以「正事、正言、正道」之意,追諡葉顒「正簡」。

  一代賢相,生前無家住寺廟,急病無醫死寺廟。死後身無餘財,兩年後才下葬大濟烏石村大旗山下。墓前沒有達官顯貴應有的石人石獸。朱熹在仙遊講學時,參謁了他的陵墓,感嘆地題寫了「後世必昌」幾個大字。

  權用不貪方為廉,官到能貧乃是清。一時清貧誠可貴,一生清廉更難得。作為封建社會的高官,葉顒終其一生,都能守身持正,兩袖清風,將清廉寫在大地上,寫在百姓的心裡,其道德風範是後人的一面鏡子,是為官者的楷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