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台湾柯 |
|
中文名:台湾柯 学 名:Lithocarpus formosanus (Skan) Hayata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目:山毛榉目 Fagales 科:壳斗科 Fagaceae 属:柯属 Lithocarpus 种:台湾柯 分布区域:中国台湾 |
台湾柯(tái wān kē),学名:Lithocarpus formosanus (Skan) Hayata,异名:Synaedrys formosana Quercus formosana Pasania formosana ,是壳斗科柯属的植物,为台湾特有植物。分布在台湾海拔100米至500米的坡地杂木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1]
台湾柯形态特征
高大乔木,胸径达40厘米,树皮不开裂,新生嫩枝稍具棱,枝、叶无毛。
叶颇厚,革质,干后硬而质脆,椭圆形,或有时为倒卵状椭圆形,长5-8厘米,宽2-3厘米,顶端圆;
基部狭楔形,沿叶柄下延,边全缘,稍背卷,叶背灰色,干后灰棕色,有紧实的蜡鳞层,中脉在叶面平坦;
侧脉每边7-11条,在叶背稍明显,微凸起或不凸起,支脉不明显或甚纤细;叶柄长10-13毫米,基部稍增粗。
雄穗状花序生于枝的顶部,密集,长3-6厘米,位于稍下部的多数为单朵散生;雌花序单朵散生于花序轴上;
果序长约3厘米,果序轴与其着生的枝条约等粗,壳斗浅碟状,高约3毫米,口径宽约12毫米,小苞片甚小,紧贴,三角形,覆瓦状排列,被灰白色甚短的毡状细毛;
坚果宽圆锥形,高约13毫米,宽16毫米,顶部锥尖,栗褐色,无毛,果脐深约1毫米,口径约8毫米。花期2-3月,果9-11月成熟 。
台湾柯生长环境
台湾柯生长于海拔100-500 米坡地杂木林中。
台湾柯分布范围
台湾柯产台湾恒春半岛,最南见于老佛山、出风鼻,向北分布至台东浸水营及大武一带。模式标本采自台湾 。
是否中国特有 是 是否引种栽培 非人工引种栽培 国内分布 台湾省
台湾柯该种概述
Skan 引用的另一号标本 A. Henry 1995, 是具幼嫩壳斗,它们是3个一簇散生于花序轴上,看来不可能是本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