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林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卡爾·馮·林奈 Carl Linnaeus (Carl von Linné) | |
---|---|
卡爾·馮·林奈, 1775年 | |
出生 | 瑞典Råshult的Stenbrohult教區(今屬於艾爾姆胡爾特市) |
逝世 |
1778年1月10日 瑞典烏普薩拉 | (70歲)
居住地 | 瑞典 |
母校 | |
知名於 |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目錄
卡爾·林奈
卡爾·馮·林奈(瑞典語:Carl von Linné,1707年5月23日-1778年1月10日),也譯為林內,受封貴族前名為卡爾·林奈烏斯(Carl Linnaeus),由於瑞典學者階層的姓常拉丁化,又作卡羅盧斯·林奈烏斯(拉丁語:Carolus Linnaeus),瑞典植物學家、動物學家和醫生,瑞典科學院創始人之一
生平
林奈(Carl Linnaeus)是瑞典人,他來自一個牧師家庭,家裡並不富有,他從小就寫日記,記下生活的點點滴滴,這培養出他一生仔細觀察的習慣。他小時候成績並不傑出,他在年輕的時候讀到德漢所寫的《物理神學》一書,開始喜歡自然科學,林奈後來寫道:「這本書是為好問的人寫的,書裡提到昆蟲結構的奇妙,與風對於人的好處,啟發我思考,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大自然之間,為何充滿這麼有趣的關係?」他的成績開始轉好。 1727年,21歲的林奈進入了斯科訥的隆德大學,一年後林奈轉入烏普薩拉大學。 1739年他與一個醫生的女兒結婚。兩年後他在烏普薩拉大學獲得一個醫學教授職位,但他很快就將這個職位換成了一個植物學教授職位。他繼續他對分類學的研究,並將它擴展到動物界和礦物上。雖然他對礦物的分類今天看起來很奇怪,但當時對林奈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自然分類的方法。1741年瑞典國王頒布:林奈為全世界第一位專教植物學的教授。瑞典國王在1757年就授予林奈爵位,但直到1761年才給他正式封爵。
生物科學分水嶺
他稱這一段時間所寫的日記是「山谷旅程」。他在其中記載著他的禱告:「上帝,禰是偉大的創造者與萬物的保守者,禰讓我們能夠爬上拉普蘭的高山,又下到最深的山谷,我讚美禰所創造的一切。」他又寫道:「大自然的體驗,使我與上帝的創造有第一手的接觸。我是個發現者,同時也是上帝的見證者。」之後,他前往荷蘭各處的植物園研習植物。在多數人的眼中,他是一個醫學逃兵,為了研究植物,四處旅行。但是1735年,林奈將研究的心得,出版《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一書,這是近代科學史的里程碑,他在這書裡不僅提到「雄蕊與雌蕊結構是植物分類的特徵」,而且「雄蕊、雌蕊存在的意義,不只是為了繁殖,而在顯示大自然存在一個法則,可以用此作為分類系統的基礎。」
生物的命名法
1753年,林奈發表《植物種誌》(Species Plantarum),這是林奈最著名的研究報告。他在這報告裡提出「雙命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用拉丁文的屬名與種名,來命名植物。林奈用拉丁文命名,是因為這是一種不再用為口語的文字,口語會受到時代的影響改變其原意,若用非口語的文字,就能夠長期保存其原意。林奈寫道:「亞當能給各樣的生物取名字,證明生物界一定存在命名的原則,而且這個原則存在生物身體的特徵上,亞當一看就能叫出名字。依我的研究,這些特徵可能就在動物的牙齒,鳥的嘴喙,或昆蟲的翅膀上。生物學的基礎,是由準確地給生物命名開始。」
植物與環境的關係
1754年,林奈將植物與其生長環境的關係,分為六種:「水域植物」、「山域植物」、「陰域植物」、「草域植物」、「岩域植物」、「寄生植物」。這些分類的名稱,現今依然在用。1755年,林奈提出生物存在著「自然節奏」(natural rhythm),他佈置一個花園,讓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成為大自然的月曆,表示生命的規律性。
動物分類的特徵
同年,林奈將植物的分類延伸到動物學,提出:「若能將生物精確的分類,將為世人開一扇窗戶,認識上帝與其創造,清楚、有次序、有法則。」他提出聖經裡已有動物分類的邏輯,在聖經利未記十一章裡就用到「腳蹄有沒有分瓣」、「吃東西有沒有反芻」、「身體上的翅膀、鱗片」、「用掌行走,或是四肢在地上爬動」的方式來分類。林奈提出,凡是有固定形體存在的皆為「物」,他用「物」(substance)的概念來區分。有形體卻沒有生命的,他稱為「礦物」;有生命卻沒有感性的(feeling),他稱為「植物」;有感性卻沒有理性的,他稱為「動物」;有感性、有理性、有靈性(soul)─能夠思考永恆與敬拜上帝的,他稱為「人物」。
各樣的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功能
林奈根據這分類的邏輯,1758年依動物的形體結構區分為「哺乳類」、「鳥類」、「兩棲類」、「魚類」、「昆蟲類」與「蠕形動物類」,這成為日後生物學重要的分類。其中哺乳類這一個名詞,是他首先使用。1757年,林奈在《有趣的自然》(De Curiositate Naturali)一書中寫到他對動物的觀察心得:「為何大自然中會有蛇、蜥蜴等長相難看或可怕的爬蟲呢?這是上帝創作的敗筆嗎?我愈觀察這些動物,愈認為這些生物有其存在的目的。當人在評量這些動物時,若能不以自己為中心,將會發現這些生物充滿了上帝創造的榮耀。」
人種的分類
林奈最後的研究,是將「人」放入自然分類的系統中。他在1749年至1760年仔細地研究,如何精確的區分「人類」。林奈寫道:「在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能思考永恆,能對上帝感恩,能敬拜上帝,是上帝差祂獨生子耶穌所救贖的對象。」「如果生物的分類是一個階梯,人類將是最高的一階。」林奈首先建立「智人種」(Homo sapiens),而後將人類歸於哺乳類靈長目人屬智人種內。當時已經有許多化石,呈現史前有類似人類的生物存在,這些生物有的住在森林稱為「森林人」,有的住在洞穴稱為「洞穴人」,或合稱為「山頂洞人」;有些體型矮小稱為「矮人族」。這些生物沒有尾巴、能走路,能使用簡易的工具、也有雕刻與繪畫,但是林奈不認為這些上古時代擬人的生物是人類。真正的人類或智人種,林奈的定義是「渴慕永恆」(eternal attraction),但這不是生物的結構特徵所能區分出來,這是生命科學分類的瓶頸與極致,林奈寫道:「生物分類是簡化世界的邏輯,分類不等於真實的世界。」1759年,林奈將這些史前的生物稱為「擬人類」。
浪花的迴響
這是林奈與近代許多生物學家不同的地方,近代許多生物學家常將人類的演化,以圖示呈現由猿人、山頂洞人到近代的智人種,但是很少定義什麼是「人種」,而是是用牙齒、頭蓋骨結構的相似性來相比,但是從這些東西真的能夠看出對「永恆的渴慕」嗎?也許近代生物學大量套用林奈的名詞,卻違反了起初林奈對於人種的定義。
晚年
1760年以後,林奈的身體漸感不適,他逐漸退出生物學研究,轉而個別指導學生。不過每年暑假他還是持續邀請學生,前往他在哈馬比(Hammarby)的鄉間小屋住,能與林奈同住,一起討論,這是學生珍惜的機會。林奈在1774年生病,逝於1778年,他在晚年時寫道:「當我站在小山上,看著遠處潮浪,聽著浪聲,彷彿過去所流逝的年日,只留下這個高處的平台,與浪花的低訴。其餘,是一片平靜。」
影片
A film about Carl Linnaeus | Natural History Museum
參考資料
- 1. Frèangsmyr, T. (editor) 1994. Linnaeus-the Man and His Work. Science History Publications, U.S.A.
- 2. Anderson, M.J. 1997. Carl Linnaeus-Father of Classification. Enslow Publishers, Inc. U.S.A.
- 3. Adams, F.D., 1938. 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eological Sciences. Dover Publications, Inc. U.S.A.
- 4. Larson, J.L., 1967. Linnaeus and the natural method. ISIS, 58: 304-320.
- 5. Lepenies, W., 1982. Linnaneus’s Nemesis divine and the concept of divine retaliation. ISIS, 73: 11-27.
- 6. Stearn, W.T., 1959. The background of Linnaeus’s to the nomenclature and methods of systematic biology. Systematic Zoology, 8:4-22.
外部連結
- Biography from Taxonomic Literature, 2nd Edition. 1976–2009.
- Biograph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useum of Paleontology
-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