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窖鄉水峪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窖鄉水峪村北京市房山區南窖鄉下轄行政村,中國傳統村落,地處北京市境西南的深山腹地,村域面積10平方公里。 [1]

水峪村是北京「西山文化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以古宅、古碾、古道、古中幡為代表的「四古文化」。水峪村依山而建,格局錯落有致,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北方山村四合院風格,其中代表性建築有楊家大院、娘娘廟等。水峪中幡曾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墊場演出,為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2年12月17日,水峪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中文名:水峪村

村落屬性:行政村

所屬政區:北京市房山區南窖鄉下轄行政村

村域面積:10平方公里

形成年代:明代

主要產業:生態農業、林果業、生態民俗旅遊業

主要景點:楊家大院、娘娘廟

保護級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批准單位: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

批准時間:2012年12月17日

歷史沿革

唐天復四年至天佑四年(904年至907年),唐末中央集權暗弱,地方割據勢力日盛,盧龍軍節度史劉仁恭以大安山為中心,與其子劉守光先後控制今水峪村一帶。劉仁恭修建的出山道路,成為後來水峪古商道的雛形。

後梁開平元年(907年)4月,後梁將軍李小喜兵攻大安山,擄劉仁恭,水峪一帶遂屬後梁控制範圍。

後梁貞明三年(917年),晉王李存勖趕走契丹管控該地區。

宋、遼時期,水峪一帶是南北政權的疆界,因雙方爭奪領地,管轄混亂。

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東北興起的女真族攻陷燕京(今北京),建立金朝,水峪一帶屬金統治的奉先縣管轄。南窖是女真政權大金皇陵的陵區範圍,有駐軍護陵。

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蒙古軍滅金。水峪一帶遂被蒙古軍控制。

元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即今北京),水峪隸屬元朝大都奉先縣,後改為房山縣管轄。

元末明初,少數山西商人在今水峪村一帶開設客棧,生根落戶。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部將徐達攻克大都,改元大都為「北平府」,水峪一帶屬其涿州房山縣管轄。

明洪武四年(1371年)至明永樂三年(1405年),朝庭為了禦敵安民、發展生產,實行軍屯政策,相繼十九次從山西移民三萬餘戶,充實到京郊平原地帶,墾荒屯田。水峪一帶的早期先民由來於此。

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永樂皇帝朱棣遷都順天府(今北京)。其後,水峪村隸屬明順天府房山縣管轄。

明末清初,由於朝廷腐敗,貪污成風,災荒不斷,內憂外患,有些山西移民後代輾轉來到水峪落腳後繁衍生息。

清順治元年(1644年)夏天,多爾袞率領清軍占領北京地區後,清順治年間襲明制,設順天府,領5州22縣。水峪村仍歸房山縣領屬。

清康熙元年(1662年),房山縣轄179村,水峪村屬其一。

清朝中後期,隨着南窖地區煤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南窖地區人口激增,南窖地方的興盛帶動水峪村的發展,水峪以出產木炭出名,同時為煤礦主提供了居住地。

民國三年(1914年),水峪村屬京兆地方房山縣管轄。

民國十七年(1928年),南京蔣介石政府成立,房山地區劃歸河北省管轄,水峪村屬之。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水峪一帶被日偽控制。日本侵路者以高線為觸角,瘋狂掠奪南窖的煤炭資源,對南窖進行法西斯奴化統治,水峪等村遭到嚴重破壞。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0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在大房山一帶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水峪村劃歸中共房良縣五區管轄。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9月,水峪村解放後,屬解放區民主政權——房山縣七區南窖鄉管轄。

1950年至1958年4月,水峪村隸屬北京市周口店區南窖鄉管轄。

1958年9月,周口店區廢除鄉鎮建制,實行人民公社制度。全區設8個公社,公社下設大隊,水峪大隊先後屬於百花山公社及河北公社。

1960年,水峪大隊劃歸北京市房山縣南窖公社管轄。

1981年1月1日,水峪大隊屬北京市礦務局所屬南窖公社管轄。

1983年3月,北京市撤銷人民公社、大隊建制,實行鄉(鎮)村建制。南窖公社更名為南窖鄉,水峪村屬北京市礦務局南窖鄉管轄。水峪村在黨支部的領導下成立村民委員會,實行土地承包制。

1993年1月,水峪村歸屬北京市房山區南窖鄉管轄至今。

村落特色

選址理念

南窖地區有「窖」形特色的溝谷地貌,大房山支脈將該地區割裂為南窖溝、中窖溝、水峪溝、大西溝兩主兩副四條溝谷,是山區中少有的適宜居住的富饒之地。水峪村形成於水峪溝,充足的水源是水峪先人在此選址建村的必要條件,村民還可以從周邊山林獲得木材、石材等各類資源用於建築以及生產生活。

水峪村以太極八卦圓形圖案,形成獨特而完整的風水布局。村東長嶺坨,原是自然形成的圓形土丘。後村民取土漚肥,將土丘掏平,村里重新用沙石壘砌,改造成平頂圓台,以象徵中華民族祭祀文化的五色土填基,圓台周圍鑲有木格憑欄。今人稱「賞月丘」,意思是站在這裡,白天得享陽光沐浴,晚上即是賞月的絕佳之處——每到春秋兩季,夜半時分,可欣賞到一輪明月落到紗帽山峰之上,因有「翠頂金珠」之景。長嶺坨坐北朝南,位於太極圖的上魚眼位置,風水學上稱「乾」位。與乾位南北(陰陽)對應的是位於娘娘廟的「坤」位。背北遠處有一條長長的山樑——中窖梁成為村落的天然屏障,風水學裡稱「屏」,當地人叫「靠山」。靠山與長嶺坨之間的孟港溝是風水學上的「後玄武」位置;對面南坡嶺為傳統村落的照山(也叫望山),屬「前朱雀」位置;左有青龍、右有白虎護佑。

空間布局

水峪村布局為圓形八卦格局。北部遠處中窖梁為水峪天然屏障,風水中曰屏,當地人俗稱「靠山」,使水峪村北高南低,與傳統風水觀點相符。東面紗帽山高聳挺拔,與東翁橋形成對景。整個村莊呈現自發形成的圓形布局,以南嶺古商道和水係為十字軸的空間格局。以一條臨水小路為村落主軸線,依山勢蜿蜒而上。村莊依山勢而建,南低北高。南、東、西三面存水,背山面水。水峪村以水為特點,村落形狀以水為中軸,向水而建。東瓮門石刻「寧水」,以鎮水患。住宅順應山勢,依山而建,背山面水,形成錯落有序的割據形態,建築分布在平面布局上呈現出陰陽魚的形狀。

水峪村中有5處主要開敞空間:村中心以戲台為核心的開敞空間;村西街石碾和道路交叉口開敞空間;村東街娘娘廟和大槐樹開敞空間;楊家大院門前道路交叉口開敞空間;長嶺坨開敞空間。

視頻

水峪村古商道旁的農家小院,音樂美美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