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樊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南樊鎮隸屬於山西省運城市絳縣,地處絳縣東北部,東接大交鎮、安峪鎮,南毗衛莊鎮,西、北鄰古絳鎮、臨汾市曲沃縣、翼城縣,距絳縣城約20千米,區域總面積56.66平方千米。
1949年,南樊鎮境域屬絳縣第三區;1984年8月,由南樊公社改為南樊鎮。截至2018年末,南樊鎮戶籍人口為23623人。截至2020年6月,南樊鎮下轄1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中堡村。
截至2018年末,南樊鎮有工業企業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6個。[1]
建置沿革
1949年,屬絳縣第三區。
1958年,為翼城縣南樊公社。
1961年,為絳縣南樊公社。
1984年8月,由南樊公社改為南樊鎮。
行政區劃
1984年8月,南樊鎮下轄18個村。
截至2011年末,南樊鎮下轄中堡、西堡、柴堡、史村、堯都、西三澗、東趙、吉峪、范柴、沸泉、蘭峪、遷橋、王良坡、陳家坡、鄭柴、槐泉、南柳、北柳18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南樊鎮下轄14個行政村:柴堡村、中三村、西堡村、史村、堯都村、東趙村、吉峪村、范柴村、沸泉村、北柳村、南柳村、鄭柴村、槐泉村、桃園新村,鎮人民政府駐中堡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南樊鎮地處絳縣東北部,東接大交鎮、安峪鎮,南毗衛莊鎮,西、北鄰古絳鎮、臨汾市曲沃縣、翼城縣,距絳縣城約20千米, 區域總面積56.66平方千米。
水文
南樊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主要河道有南凡河1條,從東至西流經境內槐泉、董封、柴堡、中堡等村,長12千米。
自然資源
2011年,南樊鎮有耕地3.5萬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南樊鎮總人口250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0500人,城鎮化率42%;總人口中,男性11750人,占47%;女性13250人,占53%;以漢族為主,達24960人,占99.8%;有回、蒙古、滿3個少數民族,共40人,占0.2%。2011年,南樊鎮人口出生率10.17‰,人口死亡率5.53‰,人口自然增長率4.6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38.6人。
截至2017年末,南樊鎮常住人口為23767人。
截至2018年末,南樊鎮戶籍人口為23623人。[3]
經濟
綜述
南樊鎮形成了以史村為主的大櫻桃種植產業;以鄭柴村、槐泉村為主的山楂種植產業;以中堡村、西三澗村、柴堡村、蘭峪村為主的中藥材種植產業;以趙村、南柳村、中堡村為主的蘋果種植產業;以槐泉村為主的核桃種植產業;以北柳村為主的生豬養殖產業;以范柴村為主的蛋雞養殖產業;以柴堡村為主的肉牛養殖產業;以沸泉村、蘭峪村為主的旅遊觀光產業;以西堡村為主的中藥材加工銷售產業。2011年,南樊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775元。
截至2018年末,南樊鎮有工業企業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6個。
農業
2011年,南樊鎮農業總產值1.33億元,比2010年增長8%。南樊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雜糧為主。2011年,南樊鎮生產糧食14662噸,其中小麥3777噸,玉米10100噸,雜糧750噸。南樊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蔬菜等。2011年,南樊鎮棉花種植面積6000畝,產量250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80畝,產量8噸;蔬菜種植面積8000畝,產量8000噸。南樊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南樊鎮生產肉類100噸;畜牧業總產值1720萬元。2011年,南樊鎮水果種植面積12791畝,產量18326噸,主要品種有山楂、蘋果、櫻桃、西瓜,其中山楂8000噸,櫻桃1500噸,草莓4220噸,西瓜1123噸。
工業
2011年,南樊鎮工業總產值為1.2億元,比2010年增長0.8%;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0%。截至2011年末,南樊鎮有南樊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職工350人,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0.7億元,比2010年增長11%。
商貿
截至2011年末,南樊鎮有商業網點290個,從業人員998人。2011年,南樊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億元,比2010年增長21%;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21億元,比2010年增長17%。
電信業
2011年,南樊鎮電信業務收入為100萬元。[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09年,南樊鎮鄭柴村自籌80萬元,建設小學教學樓;西堡村自籌60萬元,新建小學教學樓。
截至2011年末,南樊鎮有小學7所,在校生720人,專任教師9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170人,專任教師14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南樊鎮有各類科技人才5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89人,經營管理人才61人,技能人才50人,農村實用人才300人。
文體事業
2009年,南樊鎮政府籌資45萬元,新建南樊文化活動室。
截至2011年末,南樊鎮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26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7人。截至2011年末,南樊鎮100%的農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9%;有廣播喇叭37隻,通響率100%,廣播綜合覆蓋率100%;有中央、省、市、縣等44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數為61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8%。
醫療衛生
2006年,南樊鎮吸收社會資金600萬元,新建南樊中心醫院截至2011年末,南樊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9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10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4張;專業衛生人員15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6人。2011年,南樊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200人次,住院手術120台次,出院病人120人次。截至2011年末,南樊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9.8%。
社會保障
2011年,南樊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23戶,人數1050人,支出107.7萬元,比2010年增長0.2%,月人均135元,比2010年增長0.1%;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人,支出0.3萬元,比2010年增長0.1%;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6人,支出24萬元,比2010年增長0.3%;農村醫療救助30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97人次,共支出0.679萬元,比2010年增長0.1%;農村臨時救助120人次,支出1000元,比2010年增長0.1%。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南樊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4千米,投遞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征訂報紙2000份、期刊300冊;有固定電話用戶2200戶,移動電話用戶1.8萬戶。[5]
交通
南樊鎮有縣鎮級公路7條,總長32千米。 南樊鎮有外環大(同)運(城)、陽(城)侯(馬)、東(鎮)濟(源)三條高速公路,及國道203和東循環一級公路穿境而過。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南樊鎮因清乾隆(1736年至1796年)至清光緒年間(1875年至1908年),該地出了南、樊兩位名望較高的秀才,因而得名。
風景名勝
南樊鎮主要景點有南柳村的泰山廟、周柏、唐槐,集鎮的文昌塔,西堡村的石牌坊,柴堡村的觀音閣,蘭峪村的虎嘯山莊,沸泉村的沸水源頭、虹鱒魚場、紫雲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