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南姓 |
中文名: 南姓 百家姓地位: 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流行地区: 安徽、河南的南姓尤其多 南姓名人: 南霁云、南巨川、南卓等 起源时间: 周代南仲 |
南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记》的记载是夏禹的后代有以南为姓的;第二种说法是说商王盘庚的妃子姜氏生了一个儿子,名南赤龙,他的后代就以南为姓;第三种说法认为春秋时卫灵公之子公子郢,字子南,他的后代就把南当姓;此外还有来源于他族改姓等。南姓在我国分布较广,河南的南姓尤其多,约占全国汉族南姓人口的75%。南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1]
源流一
出自周代南仲之后,以祖名为氏。据《姓源韵谱》所载:商王盘庚妃姜氏,梦龙入怀,孕十二月而子,手握“南”字,长大后主管荆州,号“南赤龙”,其曾孙南仲周初为大夫,后世子孙遂以祖名为姓,称南氏。
源流二
出自姬姓,以祖字为氏。据《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载“郑樵《通志》:以字为姓。南氏,姬姓卫灵公之子,公子郢,字子南,以字为姓。”春秋时卫国公子郢,字子南,其支孙以祖字为姓,称南氏。
源流三
出自春秋时晋国隐士之后,以地名为氏。春秋时,有晋国高士居隐于南乡(今山西),其后代子孙以地名为姓,称南氏。
源流四
出自姒姓,源自夏禹之后,以国名为氏,为男氏所改。据《史记·夏本纪》“太史公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索隐:“系本‘男’作‘南’”,称南氏。
源流五
出自张姓,避祸,改为南姓。 明孝宗孝康张皇后为人贤明,曾修兴济减河(天津娘娘河)、建青县盘古庙等好事,而其两兄弟却仗皇亲一贯仗势欺人、横行乡里,张皇后死后明世宗下令将其问斩。1547年前后,子孙四处逃跑,四个方向便演化为后来东、南、西、北四个姓氏,南姓由此而来。
源流六
出自少数民族改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满族南姓源自那拉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南氏;今藏、满、回、蒙古、朝鲜、僳僳等民族均有改汉姓南氏者。
迁徙分布
南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今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七十四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三百五十一位,人口总数约二十四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54%左右,多以汝南、洛阳为郡望。
作为姓氏,南氏被最早的姓氏谱牒著作《世本》所记载,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考证为禹后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南氏等等。
但唐朝宰相、诗人、学者《姓源韵谱》中提供了另一说法:商朝盘庚妃子梦龙入怀生子,取名南赤龙,郡望在汝南,曾孙是周朝大夫南仲,“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就是他在《诗经·小雅·出车》里的忧伤叹息。
汝南、洛阳都在河南省,可以推想南巘应是南赤龙后裔。南宋绍兴末年,南巘之子把全家从磐石再搬到黄华的海滨定居,子孙繁衍,耕读传家,乡里称贤,干脆把其地叫做南宅。
人口分布
历史上南姓的分布和迁移
宋朝时期,南姓大约有1万4千人,主要集中于陕甘地区。明朝时期,南姓得到迅速发展,大约有10万8千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2%,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三十七位。陕西为南姓第一大省,约占南姓总人口的六成。其次分布于山西、浙江、河北、湖北等地。
当代南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南姓的人口大约有20万,为第二百七十四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16%。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南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现∧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甘肃、山西、辽宁、陕西、河北、浙江等地,河南居住了南姓总人口的26%,为南姓第一大省。南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274)表明:在豫晋大部、内蒙古中部、陕宁、青海东部、甘川渝鄂大部、辽宁北部、吉林西南,南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3%以上,这部分地区的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居住了大约56%的南姓人群。
家谱文献
河北枣强南氏族谱,(明)南公全始修,明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清)南程绪于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二修木刻活字印本,(清)南廷献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三修木刻活字印本,(清)南春旺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四修木刻活字印本,(现代)南俊先1997年五修计算机排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南家庄。注,该支南氏由山西华州渭南县于明朝永乐年间迁至河北枣强县南家庄。
浙江乐清黄华南氏宗谱,(清)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温州市图书馆、浙江省黄华县海滨村。
湖北蕲春南氏莹分八修宗谱三十一卷,首十一卷,(民国)南寿昺督修、南辉协修,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二册。
旅台南氏家族纪要,著者待考,版本待考。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日照市《日照日报·黄海晨报》副总编辑南方处。
姓氏名望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人了南姓历代名人29名,占总名人数的0.06%,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二百一十三位;南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3%,排在并列第二百八十位;南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2%,排在并列第三百零六位。
南霁云 (?-757),唐将领。顿邱(亦称顿丘、敦丘,在今河南清丰南寨)人。善骑射,少为舟子,后为张巡将。安禄山反,从巡守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既而城中食尽,霁云奉命突围出,乞师于贺兰进明;进明无出师意,又欲留他,设宴飨之;霁云拔刀断指,不食而去。复冒围入,后城陷被执,贼欲迫降。巡呼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霁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知我者,敢不死?”遂与巡同被害。
南巨川,唐文学家。鲁郡(今山东兖州)人。盛王府录事参军南琰之子。开元二十七年(739)登进士第。至德二载(757)任给事中,奉使吐蕃。后坐事贬崖州,经岳州,贾至有诗赠之。著有《续神异记》,载冥祥灵验故事,今不存。
南卓,唐学者。字昭嗣。初游学于吴、楚,羁旅十余年。大和二年(828)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任拾遗时,因诤谏贬为松滋县令。会昌元年,任洛阳令,后为婺、蔡二州刺史。大中中,官黔南观察使,卒。卓善诗文,亦通音乐。其任洛阳令时,数陪白居易、刘禹锡宴游论文,因谈及羯鼓事,白、刘二人遂劝其撰《羯鼓录》。此书分前后二录。前录首叙羯鼓形状,次叙玄宗以后诸故实。后录载宋璟知音事,亦附以羯鼓诸宫曲名,为研究唐代音乐之重要资料。另著有《唐朝纲领图》、《南卓文》等。
南大吉(1487~1541),字元善,号瑞泉,明代陕西渭南县田市里秦家堡(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官道镇南家村)人,南金长子。心学大儒王阳明得意弟子之一,著名学者。性豪宕,雄于文。
南企仲,明臣。居益族父,万历八年(1580)进士。授刑部主事。历文选郎、太仆卿。请亟罢吏、刑二部尚书李戴、萧大亨官,帝大怒,降企仲官一级。复被张凤翔弹劾,削籍。天启时,累迁南京吏部尚书,以老致仕。
南居益 (?-1643),明将领。陕西渭南人,字思受,号二太。万历进士。天启时,曾巡抚福建,荷兰海盗骚扰漳、泉,击退之,并筑城镇海港,平息海患。后被削籍。崇祯元年(1628),起为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后代张风翔为工部尚书,不久削籍归乡。十六年,李自成攻克渭南,迫降不从,次年绝食而死。著有《青箱堂集》等。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国学大师,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1918年出生于中国浙江乐清柳市区长岐乡南宅(今属黄华镇殿后村),20世纪80年代末筹资兴建金温铁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车。晚年居江苏。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
南国农,1920年生于江西清江县(今江西省樟树市)。他是新中国电化教育的奠基人。南先生是中国电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家,其电化教育“七论”奠定了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对我国教育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往耶,诗人,记者,批评家。上世纪八十年代生于贵州省雷山县的独南苗寨。他策划并主持的文化工程“南往耶对话中国100位作家诗人学者”系列访谈,及主编的《雷公山诗刊》,在文化界产生巨大反响,人称“铁腕记者”、“诗坛少帅”。
南仁东,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工程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1994年始,主持完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指导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其模型试验。2017年9月15日晚,南仁东因病情恶化逝世,享年72岁。
其他南姓名人有周将领南仲;春秋鲁国季氏字臣南遗、南蒯,齐史官南史,晋美女南威;战国韩大臣南公揭,卫大臣南文子;辽状元南承保;明大臣南师仲、南大吉、南居业、南仝,史学家南轩;清大臣南洙源,将领南天祥、南天章等。近当代南姓名人有解放军将领南萍,物理学家南秀华、南京达,电力专家南志远,化工专家南仁植,材料专家南策文,天文学家南仁东,农学家南文元、南都国,植物学家南寅镐,地质学家南延宗,数学家南基洙,医学家南龙哲、南征,经济学家南汉宸、南钟万、南江,企业家南存辉,南利军,法学家南英,哲学家南同茂,历史学家南炳文、南致平,政治学家南俊英,图书馆学家南润根,翻译家南致善、南映一、南金子、南英植,编辑家南尚铉、南云瑞,古典文学专家南矩容,新闻家南振中,作家南新宙、南豫见、南翔,诗人南永前,书法家南祥安、南朝明、南君求,画家南恽笙、南海岩,版画家南洪申,表演艺术家南慧云,音乐奇人《南卫东,南卫平》兄弟,田径教练员南康荣,航模运动员南雍,宪政研究者、培训师南云飞,导演南鑫,为邦电气公司南涛等。
视频
南姓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有趣的十七个姓氏组合 ,搜狐, 2018-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