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陆杲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南史·陆杲传出自于《南史》,《南史》由唐朝李延寿撰,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1]
原文
陆杲,字明霞,吴郡吴人也。祖徽,字休猷,宋补建康令,清平无私,为文帝所善。元嘉十五年,除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加督,清名亚王镇之,为士庶所爱咏。二十三年,为益州刺史,亦加督,恤隐有方,威惠兼著,寇盗静息,人物殷阜,蜀土安之。卒于官,身亡之日,家无余财,文帝甚痛惜之,谥曰简子。父睿,扬州中从事。杲少好学,工书画,舅张融有高名,杲风韵举止颇类,时称曰“无对日下,唯舅与甥”。为尚书殿中曹郎拜日八坐丞郎并到上省交礼而杲至晚不及时刻坐免官后为司徒从事中郎梁台建为相国西曹掾 天监五年,位御史中丞。
性婞直,无所顾望。时山阴令虞肩在任赃污数百万,杲奏收劾之。中书舍人黄睦之以肩事托杲,杲不答。梁武闻之以问杲,杲答曰:“有之。”帝曰:“识睦之不?”答曰:“臣不识其人。”时睦之在御侧,上指示曰:“此人是也。”杲谓曰:“君小人,何敢以罪人属南司?”睦之失色。领军将军张稷是杲从舅,杲尝以公事弹稷,稷因侍宴诉帝曰:“陆杲是臣亲通,小事弹臣不贷。”帝曰:“杲职司其事,卿何得为嫌?”杲在台,号不畏强御。为义兴太守,在郡宽惠,为下所称。历左户尚书,太常卿。出为临川内史,将发,辞武帝,于坐通启,求募部曲。帝问何不付所由呈闻。杲答所由不为受。帝颇怪之,以其临路不咎问。后入为金紫光禄大夫、特进,卒,谥质子。杲素信佛法,持戒甚精,著《沙门传》三十卷。
译文
陆杲,字明霞,吴郡吴人。祖父陆徽,字休猷,宋朝时补任建康县令,清廉公平,不谋私利,受到太祖刘义隆的赞赏。元嘉十五年,担任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加督,高洁的名声仅次于王镇之,受到士人庶民的爱戴赞颂。二十三年,担任益州刺史,也是加督,体恤百姓有方法,威严与恩惠并用,强寇盗贼都销声匿迹,物产丰富,民生殷实,蜀地一方平安。死在了官任上,到他死的那天,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太祖非常的悲伤,怜惜他,追封谥号简子。父亲陆睿,担任扬州治中。陆杲小时候用功好学,擅长于书法绘画,他的舅舅张融有很高的名望,陆杲的风格举止很像张融,当时有人称赞说:“眼下没有匹配的人物,只有舅舅与外甥”。被任命为尚书殿中曹郎,拜官之日,八坐丞郎都到上省行交接礼,但陆杲迟到,没赶上时刻,因而被免官。
后任司徒从事中郎,梁朝建立,任命相国西曹掾。梁武帝天监五年,任御史中丞。陆杲性情固执而耿直,办事果断,不左顾右盼。山阴县令虞肩在任时,贪赃数百万,陆杲上奏,使其遭捕受制裁。中书舍人黄睦之因为虞肩的事向请求陆杲,陆杲不答应。梁武帝听说了这件事情,问陆杲,陆杲回答说:“有这回事。”梁武帝说:“你认识黄睦之吗?”陆杲回答说:“我不认识这个人。”当时黄睦之就在皇上侧旁,皇上指着黄睦之对陆杲说:“这就是黄睦之。”陆杲对黄睦之说:“你是个小人,怎敢为罪人到衙门求情?”黄睦之大失其色。
领军将军张稷是陆杲的堂舅,陆杲曾因为公事检举张稷,张稷在宴席上对梁武帝说:“陆杲是我的近亲,为一点小事检举臣而不宽恕。”梁武帝说:“陆杲行使其职权,你怎能不满意!”陆杲在任,号称不畏权贵。任义兴太守,在郡宽政爱民,被部下、百姓称颂。历任左户尚书,太常卿。出京任临川内史,即将出发,向武帝辞行,在座上奏上启文,请求招募部曲。皇上问他为什么不向分管此事的部门呈上启文。陆杲回答说这些部门不配接受。皇帝感到很奇怪,因为他面临上路就没再追究。后来入朝廷担任金紫光禄大夫、特进,去世,谥号质子。陆杲一向信奉佛教,对持戒非常精通,写了《沙门传》三十卷。[2]
作者简介
李延寿,生卒年待考。唐代史学家,今河南安阳市人。贞观年间,做过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后任御史台主簿,官至符玺郎,兼修国史。他曾参加过官修的《隋书》、《五代史志》(即《经籍志》)、 《晋书》及当朝国史的修撰,还独立撰成《南史》、《北史》和《太宗政典》(已佚)。《新唐书》对两书评价颇高,称“其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