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千里送鵝毛(漢語成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漢語成語
圖片來自 360百科

千里送鵝毛(漢語成語)

千里送鵝毛,出自歐陽修《梅聖俞寄銀杏》詩:「鵝毛贈千里,所重以其人。」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含有深厚的情誼。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千里送鵝毛
  • 拼 音:qiān lǐ sòng é máo
  • 注 音:ㄑㄧㄢ ㄌㄧˇ ㄙㄨㄥˋ ㄜˊ ㄇㄠˊ
  • 出 處:《梅聖俞寄銀杏》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梅聖俞寄銀杏》詩:「鵝毛贈千里,所重以其人。」

成語典故

千里送鵝毛
圖片來自 360百科

唐朝貞觀年間,西域回紇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紇國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緬伯高帶了一批珍奇異寶去拜見唐王。在這批貢物中,最珍貴的要數一隻罕見的珍禽——白天鵝。緬伯高最擔心的也是這隻白天鵝,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可怎麼向國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親自餵水餵食,一刻也不敢怠慢。這天,緬伯高來到沔陽湖邊,只見白天鵝伸長脖子,張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緬伯高心中不忍,便打開籠子,把白天鵝帶到水邊讓它喝了個痛快。誰知白天鵝喝足了水,合頸一扇翅膀,「撲喇喇」一聲飛上了天!緬伯高向前一撲,只撿到幾根羽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眼睜睜看着它飛得無影無蹤,一時間,緬伯高捧着幾根雪白的鵝毛,直愣愣地發呆,腦子裡來來回回地想着一個問題:「怎麼辦?進貢嗎?拿什麼去見唐太宗呢?回去嗎?又怎敢去見回紇國王呢!」隨從們說:「天鵝已經飛走了,還是想想補救的辦法吧。」思前想後,緬伯高決定繼續東行,他拿出一塊潔白的綢子小心翼翼地把鵝毛包好,又在綢子上題了一首詩:「天鵝貢唐朝,山重路更遙。沔陽湖失寶,回紇情難拋。上奉唐天子,請罪緬伯高,物輕人義重,千里送鵝毛!」緬伯高帶着珠寶和鵝毛,披星戴月不辭勞苦,不久就到了長安。唐太宗接見了緬伯高,緬伯高獻上鵝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詩,又聽了緬伯高的訴說,非但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緬伯高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賞賜了他。

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人義重」,便成為我國民間禮尚往來、交流感情的寫照或一種謙詞。 [1]

成語寓意

若彼此的尊重與信任在當今各行各業乃至全民大眾中能充分地踐行。社會將向前邁進一大步。在大唐盛世之下方有千里送鵝毛之美談。雲南士官派出的進京獻天鵝者緬伯高在鵝飛後未選擇退回,他相信唐皇是重情不重禮的,持鵝毛入朝,而天子也充分信任這位小吏,相信雲南,依然褒獎。

成語運用

  • 宋·黃庭堅《謝陳適用惠送吳南雄所贈紙》:「千里鵝毛意不輕,瘴衣腥膩北歸客。」
  • 明·徐渭《路史》:「將鵝送唐朝,山高路遠遙;沔陽湖失去,倒地哭號號;上覆唐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人意重,千里送鵝毛。」
  • 《鏡花緣·第五○回》:「他這禮物雖覺微末,俗語說的『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只好備個領謝帖兒,權且收了。」

解讀典故:千里送鵝毛

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含有深厚的情誼。

反思

01、誠實

緬伯高本是好意,想給天鵝洗一洗,清潔一下,沒想到發生意外,天鵝飛了。天鵝是活物,又潔白無瑕,是珍貴的禮物。現在飛走了,向唐太宗進獻的寶物價值就低了,表達不了他們的誠意。出了問題必須解決,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如實說明。事情發生時,人多眼雜,很容易傳到皇帝耳中。如果唐太宗知道他們本來要進獻天鵝,但最後卻沒有,會起疑心,反而達不到原先準備交好的意願。

另外,撒一個謊言,需要用另外的謊言去圓。而謊言,總有被拆穿的一天。真到了拆穿的一天,後果很嚴重。

02、真情

緬伯高進獻天鵝,本身就是向唐太宗表明他們的友好、誠意,態度是真誠的。現在雖然丟了天鵝,但不是故意的。另外之所以天鵝會飛,也是因為想要給天鵝洗個澡,讓天鵝變得潔淨,是為了唐太宗着想。

所以真實地說出來,也是向唐太宗表明誠意。唐太宗也果然理解了,沒有責怪。對於真正敬重的人,禮物重與輕是次要的,真情最重要。 [2]

03、開明

唐太宗不愧是一代名君,遇見這種事的看法很開明。如果是剛愎自用的君主,得知臣子進獻的寶物丟了,肯定會憤怒。認為臣子辦事不利,心意不誠。心胸寬廣,看待事情也是明朗的。做大事者,眼光放得長遠,不拘小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