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齊書·顏之推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齊書·顏之推傳出自於《北齊書》,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李百藥撰寫,它雖以記載北朝北齊的歷史為主,但實際上記述了從高歡起兵到北齊滅亡前後約八十年的歷史,集中反映了東魏、北齊王朝的盛衰興亡。[1]

原文

顏之推,字介,琅邪臨沂人也。父勰,梁湘東王蕭繹鎮西府諮議參軍。之推早傳家業,年十二值繹自講《莊》《老》便預門徒虛談非其所好還習《禮》《傳》博覽群書無不該洽①,詞情典麗,甚為西府所稱。繹以為其國左常侍,加鎮西墨曹參軍。好飲酒,多任縱,不修邊幅,時論以此少之。繹遣世子方諸出鎮郢州,以之推掌管記。值侯景陷郢州,頻欲殺之,賴其行台郎中王則以獲免,被囚送建業。景平,還江陵。時繹已自立,以之推為散騎侍郎,奏舍人事。後為周軍所破。大將軍李顯慶重之,薦往弘農,令掌其兄陽平公遠書翰。值河水暴長,具船將妻子來奔,經砥柱之險,時人稱.其勇決。顯祖見而悅之,即除奉朝請,引於內館中,侍從左右,頗被顧眄。天保末,從至天池,以為中書舍人,令中書郎段孝信將敕書出示之推。之推營外飲酒,孝信還以狀言,顯祖乃曰:且停。由是遂寢。

尋遷中書舍人。帝時有取索,恆令中使傳旨,之推稟承宣告,館中皆受進止。所進文章,皆是其封署,於進賢門奏之,待報方出。兼善於文字,監校繕寫,處事勤敏,號為稱職。帝甚加恩接,顧遇逾厚,為勛要者所嫉,常欲害之。崔季舒等將諫也,之推取急還宅,故不連署。及召集諫人,之推亦被喚入,勘無其名,方得免禍。

及周兵陷晉陽,帝輕騎還鄴,窘急計無所從,之推因宦者侍中鄧長顒進奔陳之策,仍勸募吳士千餘人以為左右,取青、徐路共投陳國。帝甚納之,以告丞相高阿那肱等。阿那肱不願入陳,勸帝送珍寶累重向青州。雖不從之推計策,然猶以為平原太守,令守河津。齊亡,入周,大象末為御史上士。隋開皇中,太子召為學士,甚見禮重。尋以疾終。有文三十卷,撰《家訓》二十篇,並行於世。 (節選自《北齊書·顏之推》) 註:①該洽:博通,廣博。

譯文

顏之推,字介,是琅邪臨沂人。父親名勰,是梁湘東王蕭繹的鎮西府諮議參軍。顏之推很早繼承家傳的學業,十二歲時,適逢蕭繹親自講說《莊子》《老子》,他就參與到門生行列。他對清談並不愛好,退學回家,自學《周禮》《左傳》。他廣泛地閱讀各種書,無所不曉,文詞典雅明麗,很受鎮西府的人稱讚。蕭繹任他為湘東王國的左常侍,加授鎮西府的墨曹參軍。他嗜好喝酒,過分任性放縱,不修邊幅,當時的輿論因此輕視他。蕭繹派世子方諸出鎮郢州則說情才得以豁免,被囚禁押送到建業。侯景被平定後,(顏之推)回到江陵。此時蕭繹已經自立為王,任命顏之推為散騎侍郎,掌管舍人之事。後來蕭繹被周軍所擊敗,周大將軍李顯慶看重之推,推薦他去弘農,讓之推在他的兄長陽平公李遠處掌管書翰。正好黃河水暴漲,顏之推就備辦船隻帶妻子兒女逃奔北齊,中間經歷險要的砥柱山,當時人稱讚他勇敢有決斷。齊顯祖見到顏之推很喜歡他,立即授他奉朝請,召請他到內館裡,隨侍在自己身邊,(顏之推)頗受重視。天保末年,隨從至天池,準備任命顏之推為中書舍人,派中書郎段孝信帶敕書給顏之推看。顏之推正在營外飲酒,段孝信回來把這個情況報告給顯祖,顯祖就說:「暫且停下。」於是任命就停止了。

不久官職慢慢升至中書舍人。皇帝不時有索取,常叫中使傳達旨意,顏之推遵守旨意宣布,館中人都聽他命令。館裡所進呈的文章,都由顏之推將文章封緘後復加印記,到進賢門奏上,等有了答覆才出來。顏之推還擅長書法,監察校對抄寫,辦事勤快敏捷,可說是才能和職位相稱。皇帝對他恩寵很重,待遇越來越優厚,被功勳卓著官居要職的人嫉妒,(這些人)常常想要加害他。崔季舒等人將向皇帝進諫,顏之推有急事回家,所以未能同其他人聯合署名上書。等到(皇帝)召集進諫的人,顏之推也被叫進去,勘驗奏書上沒有他的名字,才得以逃過災禍。

等到周兵攻陷晉陽,皇帝輕裝騎馬逃回鄴地,困窘急迫不知道怎麼辦好,顏之推沿用宦官侍中鄧長顒關於逃往陳國的計策,仍然勸皇帝招募一千多個吳地的人做自己的隨從,取道青州、徐州一起投奔陳國。皇帝很想採用這個計策,把它告訴丞相阿那肱等人。阿那肱不願意到陳國去,勸皇帝將珍寶輜重等物送到青州。皇帝雖然沒有聽從顏之推的計策,但是仍然任命他為平原太守,命令他把守河津。齊亡後,顏之推進入周朝,大象末年任御史上士。隋開皇年間,太子徵召之推為學士,對他非常禮待。不久因病去世。一生著作三十卷文章,撰寫二十篇《家訓》,這些作品一起傳播於世。 [2]

作者簡介

李百藥(565--648),字重規,定州安平(今屬河北)人,唐朝史學家、詩人。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內史令,預修國史,撰有《齊史》。隋文帝時百藥仕太子舍人、東宮學士。隋煬帝時仕桂州司馬職,遷建安郡丞。後歸唐,拜中書舍人、禮部侍郎、散騎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諫唐太宗取消諸侯,為太宗採納。曾受命修訂五禮、律令[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