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包粄 |
包粄 又名捆粄,是廣東省揭西縣、豐順縣和江西贛南等客家地區的特色風味小吃,是用大米做成米漿,然後用鐵炊具通過蒸汽蒸成一張類似河粉一樣的米膜,做法跟炊腸粉一樣。同時根據米漿的水分跟蒸的時間不同,而形成了韌度、厚度、色澤不一的品種,這些米膜做好之後可以像紙張一樣疊起來,既節省空間又方便運輸。米膜上還可以放些熟食,如豬肉、豆乾、鹹菜、南瓜、韭菜、蘿蔔、酸菜等菜色做餡,再把米膜的四個角包起來或捲起來,而且餡與餡之間也是可以相互搭配,例如:瘦肉豆乾捆粄、鹹菜瘦肉捆粄、韭菜瘦肉捆粄、酸菜豆角包粄等,包粄特色中要數揭西縣南山鎮的包粄最為渾然天成,是地道的客家 美食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包粄 [1]
外文名 Bao Ban
產地 廣東省揭西縣,豐順縣
別名 捆粄,捆稞
地區分布
在揭西南山鎮一帶公路旁,有很多包粄小店或大酒樓等都有供應。一般一個大鍋,一張八仙桌,幾條板凳,便可營業。即使在挑剔的客人也能滿足他的需求,想吃什麼,豆角包粄、鹹菜包粄、豆乾包粄酸菜包粄、黃瓜包粄等應有盡有。清晨是這些包粄小店最繁忙的時間段,"包老闆"們忙着包粄,頭也不抬,一邊嘴裡喊着五個南瓜包粄,一邊快速的端來米膜。在店裡吃包粄的人,有小孩,也有老人,有特意開車幾十公里來的,為的就那一個個美味的包粄,不由的讓人聯想起一片繁榮昌盛啊。
揭西手抓包粄就是在米漿下鍋蒸製開始,到包好到客人嘴裡,20秒便可輕鬆完成,新鮮熱騰。包粄要趁熱吃,無需斯文客氣,才能吃出其中真諦所在。手拿着就吃,筷子、碗碟都不用,如果不樂意的話也可以在手上加一個綠色環保袋。把手洗乾淨,用手一抓,由於太燙,十隻手指必須輪換,不停地跳動,好像彈鋼琴一般有節奏感,才不致於被燙傷,嘴巴還得呼哧呼哧把熱氣吹出去。特別是在冬天吃完包粄,十隻手指像通紅的葡萄,恰是歡欣。
包粄餡料很多,有包豆角的、有包鹹菜的、有包豆乾的、有包酸菜的、有包黃瓜的、還有包"飯匙菜"的。飯匙菜的包粄是人們最喜歡的一種:滑潤而不濕,乾爽而不燥。透過粄皮,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嫩綠的飯匙菜餡,像夏季少女穿透視裝從中透出內衣一樣,讓人浮想聯翩。趁熱一咬,飯匙菜滑嫩的味道直透心裡,記得放多些油水哦,才能達到潤滑的效果,油綠的菜汁從手掌指間流出,嘴角邊也會掛上幾滴,味道不輸當世佳肴。不禁讓我想起兒時的外婆包粄,外婆包粄里最常見的就是飯匙菜包粄了。外婆包粄的速度不亞於包粄小店裡的老闆,乾淨利落,嘴裡一邊直叫快吃快吃,一邊臉上泛起一絲絲的笑容,我們這些做外甥的當然也不會跟誰客氣,大口大口不假思索的吞進胃裡,怎一個爽字了得!啊,這就是"外婆包粄"。
包粄的起源。據長輩們說,這與客家人先祖吃餃子的飲食習慣有關。包粄實際上是水粄包點菜餡,是揭西、豐順一帶客家特有的美食。包粄用的水粄雖然與廣州的沙河粉差不多,都是用大米磨漿蒸製而成。但水粄卻有它特有的風味:皮薄、爽滑、有韌性,包菜餡不會破,切成粄條可以切得很細不易斷且有彈性,炒起來也不會粘、糊。這主要因為水粄蒸製對米質、水質要求很高,蒸製工藝講究。米要用好米,一般要把米泡一個晚上約12小時,農村地區主要是把米帶水放在石磨上,把米磨成米漿。農村傳統磨漿是一人將泡軟、泡透的米連帶適量的水放入石磨,一人推磨。這樣磨出來的米漿比機器粉磨的米漿要細膩、均勻得多。磨好的米漿用"錫盤"(用馬口鐵製的蒸盤)放在大鐵鍋里蒸。鍋大,蒸盤也要大,用柴草燒,火要猛蒸氣才足。錫盤浮在水面蒸,雙面均勻受熱,一次只蒸一張。猛火十幾秒,即可打開鍋蓋,見到錫盤中的水粄起泡,即為熟。水粄蒸好起鍋後在盤裡四周用筷子劃一圈,中間打個十字,一張水粄即變為四塊,趁熱把已經炒好的鹹菜、豆乾、豆角、飯匙菜餡放在小塊中間,四邊往中間折,變成一個很漂亮的四方形,即為一個漂亮的手抓包粄。也有把蒸好的米膜晾在圓竹上,風乾後將更有韌性,這是為了更好的保存和精工等。把米膜切成條狀就真的跟河粉差不多了,一般過年過節的時候,農村家庭都經常會煮雞煮鴨等,煮好後的湯就可以加上我們的米膜了,無論從口感還是從色澤上都是上乘的佳肴,這不知為多少農村家庭增加了笑容,是上天冊給貧困百姓最好的禮物。
南山鎮的包粄能做得那麼好,主要是它保留了傳統的手工蒸製工藝。菜餡豐富多樣,保留了原生態工藝。除了風味獨特外,還因為包粄是綠色健康美食。北方有句俗話:"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躺着"。在揭西、豐順一帶,應該說"好吃不過包粄"。
到揭西,不到南山鎮吃吃包粄,體驗原生態的客家風味美食,那可以說是白來揭西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