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天茄(中藥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刺天茄 | |
---|---|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c9190c0902be0a8.webp | |
圖片來源 | https://www.360kuai.com/pc/944b15a77871f667c?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刺天茄 漢語拼音:Cì Tiān Qié |
刺天茄,中藥材名。本品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果實。秋季採收,曬乾。功能主治為:消炎解毒,鎮靜止痛。治風濕跌打疼痛,神經性頭痛,胃痛,牙痛,乳腺炎,腮腺炎。[1]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刺天茄
拼音名:Cì Tiān Qié
別名:苦顛茄、苦天茄(《雲南中草藥》)。
出處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
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果實。秋季採收,曬乾。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約1米。莖直立,具分枝,全體密被黃硬毛和針狀剌。單葉互生;菱狀寬橢圓形,長7.5~11厘米,寬5~9厘米,邊緣有不規則角狀波齒,先端漸尖,基部心形,兩面被刺狀腺毛,能分泌粘液,兩面脈上均疏生長短不一的尖刺。聚傘花序由2~4朵花組成,花梗細弱,被有粗毛及小刺;花萼5淺裂,輪狀,被毛及小刺;花冠白色或微帶黃色,花瓣5枚,卵狀披針形,被毛。漿果球形,未熟時有深綠色花紋,熟後黃色。種子多數,淺棕色。
生境分部
生于山間林下或荒坡。分布雲南等地。
化學成分
漿果含澳洲茄胺、谷甾醇、薯蕷皂甙元等。還含澳洲茄胺甙類、澳洲茄邊鹼、澳洲茄鹼和刺茄鹼,以及生物鹼皂甙刺天茄鹼。
性味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微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消炎解毒,鎮靜止痛。治風濕跌打疼痛,神經性頭痛,胃痛,牙痛,乳腺炎,腮腺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錢。外用:搗塗或研末調敷。
複方
- ①治將要出頭的瘡毒:刺天茄葉、果曬乾研末,加重樓粉,蜂蜜調勻外敷。(《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 ②治牙痛:刺天茄鮮果實搗爛,置牙痛處。(《雲南中草藥》)[2]
摘錄
《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