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有洞天龍潭湖(冷清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別有洞天龍潭湖》是中國當代作家冷清安的散文。
作品欣賞
別有洞天龍潭湖
春天的湖北大悟風光秀麗,景色迷人,朋友們相約到位於芳畈鎮的龍潭湖春遊。汽車駛出大悟縣城,沿途奇峰峻岭,千姿百態,令人賞心悅目。大約二十多分鐘的車程,汽車便行進在了盤山公路上。沿途居高望遠,龍潭湖風景區映入眼帘。湖面綿長曲折,形似一條巨龍盤旋在大悟山西麓。
從玉皇度假村大門進入龍潭湖風景區,汽車明顯放慢了速度。雨後的空氣格外清新,山里透出的植被芳香沁人心脾。龍潭湖地處大別山余脈的崇山峻岭之中,水面開闊,碧波漣漣,水鳥低翔,明媚陽光下的湖面金光萬點,湖中小島松、杉、茶、竹鬱鬱蔥蔥。縱目遠眺,龍潭湖如同一條水靈靈的巨龍,蜿蜒盤桓在群山之間。煙霧繚繞的湖面深處,遠山、碧水、藍天相互映襯、若隱若現,仿佛置身人間仙境。
到了目的地,我們一行數人分別選擇各自的活動。幾位喜歡打牌的朋友箭步走進了娛樂室,我和司機老方卻沿着湖岸縱深走去。我仔細打量着湖畔的建築,除了外形上各具特色,每棟別墅都有一個十分動聽的名字。這裡樓宇、道路、遊樂場地的名字中都帶有一個「月」字,如攬月樓、得月樓、霽月園、待月路等等。我有些好奇,近前仔細端詳,了解它們美好名字背後的故事。此時,我們正行走在浩月路上。浩者,浩蕩也。浩月當空之時,月色明亮而旺盛,自然人氣也旺盛。在一塊「浩月路」牌上這樣辭云:「身似行雲流水,心如浩月清風,笑看江湖載酒行,一腔劍膽琴心。」一路上所見之人悠然自得,三五成群觀賞着四周美景,豪放爽朗之氣撲面而來。
朋友們下榻的樓名曰「掬月樓」,在樓下的木牌上其辭云:「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不遠處,一棟名為「得月樓」的別墅坐南朝北緊鄰湖畔,如同建在水上一般,樓閣倩影在碧波蕩漾中活靈活現,不禁讓人吟起:「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的詞句。從得月樓出來,拾級而上,是一個大花園,此時正是百花綻放的時節,花團錦簇,香味撲鼻。園中有許多花種是我叫不上名的,用萬紫千紅形容是再恰好不過了。花園有一個十分文雅的名字——「霽月園」。有辭云:霽月難逢,彩雲易散。風流靈巧招人怨,多情公子多牽念。記得這幾句詞的出處好像是《紅樓夢》。是當年雪芹老先生對晴雯姑娘的寫照。也是老先生除黛玉外不多的粉黛着筆。此時,霽月園的芙蓉花開得十分鮮艷,也許就是風流靈巧的晴霽姑娘的化身,使整個花園艷麗無比。置身花叢,讓人流連忘返。
站在湖堤上放眼望去,龍潭湖水清澈浩蕩,湖區美景盡收眼底。「澹還風清月朗,雅量海闊天空」。龍潭湖依山而行,群山環抱,翠綠滿目,水天一色。清晨朝霧瀰漫,晨風拂曉,心曠神怡;傍晚波光粼粼,映射金光萬點,湖光山色,渾然天成。龍潭湖與眾多的風景名勝一樣,也有着古老的傳說。
龍潭湖畔有一個仙女洞。關於仙女洞,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在很早以前,此地有一位農夫,有一天出去賣菜,直到日落西山菜也沒有賣完。在蒼茫的夜色中,當他走到仙女洞時卻迷了路,正當焦急萬分之時,遇到一位村姑在山洞前洗衣服。農夫一見,欣喜萬分,和村姑攀談起來,言談之中說盡辛酸。村姑很同情他,把他的剩菜都買了下來,又送給這位農夫一根蠟燭,讓他用菜葉托着秉燭而行,以照亮回家的路。奇怪的是,那蠟燭居然遇風而不滅,久燃而不盡。原來,村姑乃是仙女洞中的仙女。此時,天色漸晚,我打趣同伴,我們能否遇上仙女?
在當地民間還流傳着「懶漢求仙」的故事。相傳仙姑洞附近村莊有一青年,從小就死了父親,母親辛辛苦苦將他拉扯大。原本指望兒子能成家立業,孝敬母親,誰知他長大後好吃懶做,不務正業,周圍人都叫他「懶貨」(懶漢)。懶貨見不少人到仙姑洞求仙很靈驗,便也前往。他走到山洞深處,黑得伸手不見五指,便點燃備好的蠟燭繼續前行,不知走了多遠,忽見前方豁然開朗,青山綠水,亭台樓閣。他正在驚奇張望時,一位村姑來到面前,問他前來求取什麼?懶貨說:「不求金,不求銀,只求大廈和美人。」村姑說:「這很容易。你家屋後有座山,山中有座金樓玉殿,你把山挖開便能得到;再在你屋門前的河上搭座橋,美女就會從橋上來到你家中。」懶貨為難的說:「那麼大的山,那麼長的橋,我一人怎能挖得開、建得起呢?」村姑笑者說:「你回去後,會見到一個披頭散髮、穿反衣、倒趿鞋的仙姑,你求她,定會成功的。」說完村姑和眼前的景致都不見了。懶貨沒精打采走到家門口,見大門緊閉,便惡聲惡氣的叫老娘開門。其老娘因為臥病在床,一聽兒子叫門,便嚇得慌慌張張,披頭散髮前去開門,衣服穿反了,鞋子也趿倒了。兒子一見母親如此模樣,便記起仙姑所說的話,於是一五一十將求仙的事情告訴母親。母親對他說:「想住大廈,就要像挖山一樣,勤扒苦做;想娶好媳婦,就要像修橋鋪路一樣,多行善事。」懶貨從此醒悟過來,孝敬母親,尊敬鄉鄰,手腳勤快,吃苦耐勞,很快就富裕起來。後來,真的建起了高樓大廈,娶了一位美麗賢淑的好媳婦。
關於龍潭湖的傳說還有很多。諸如:龍潭湖的由來、玉皇蒞臨玉皇島、伴龍石、黎元洪賭吃、素女偷鼎等等,在當地廣為流傳。後來,與大悟的幾位詩友和民俗學家小聚,又聽到一些口授相傳的關於龍潭湖的傳說,進一步加深了我腦海中的印象。這一不可或缺的民間文化藝術形式,其間所蘊含的褒貶懲揚,廣泛地倡導和弘揚了良好的民風。
從龍潭湖回來已經有些日子了,但身臨龍潭湖的那份激情和喜悅卻遲遲沒有淡去。相反,回味起來仍覺遊興未盡! [1]
作者簡介
冷清安,男,仡佬族。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出生於貴州省石阡縣。畢業於內蒙古民族大學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