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冈面乡上田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冈面乡上田村,隶属于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冈面乡。[1]

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在各省(区、市)推荐基础上,经专家委员会审查,拟将上田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简介

上田蔡屋:永不凋谢的山茶花

一个小山村,却被确定为全国村寨文化传承计划即土风计划实施点,成为目前全国唯一确定的汉民族客家文化传承点。同时,作为代表江西的基层文艺团体,该村农民自编自演的《送郎调》参加了3月初在北京举行的《守护家园文化表情——土风纪述展演》。这个笼罩着荣誉光环的村落,就是地处大山深处的冈面乡上田蔡屋。

曲艺历史五百年

上田蔡屋自古享有“上田蔡屋,弹琴唱曲”美誉。据蔡氏族谱记载:上田蔡屋始建于宋朝隆兴年间,其祖先为北宋仁宗朝的端明殿大学士、大书法家蔡襄。

上田蔡屋的戏剧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初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而到清朝年间,蔡屋已发展到3个戏班,即楚剧戏班(俗称“大戏”)、木偶戏班、半班戏班(采茶戏),且在当时声名远播。特别是楚剧戏班,戏演到湖南长沙,以主演蔡马冲霄(艺名)的戏艺,曾轰动赣湘两省;传说在南昌演出时,省抚台一次“打彩”就赏了50块大洋;当时有句俗语“饿不死的邹元标,打不死的马冲霄”。木偶戏班主蔡盛山,则以其一下能提3个木偶同时演出而号称“盖三县”(瑞金、宁都、石城)提手。半班戏班主蔡石秀子,也以演技精湛,声音洪亮而号称“盖三县”声口。那时,这个只有百十户人家的小小蔡屋,几乎家家有器乐手,户户有演戏人,真可谓年年戏不断,月月歌不尽,日日曲不停,是个名副其实的戏剧之乡。可是也有人讥讽蔡屋人“好逸懒做,演戏入魔,没吃没穿,难讨老婆”。而蔡屋人则以演戏为自豪,理直气壮地说:“吃穿奈我何,只要戏开锣,哪嗬咦嗬嗨,照样讨老婆。”

几百年来,蔡屋人就是以“明朝没米下锅,今晚照唱十八摸,宁可一日吃一餐,饿着肚子也要唱半班”的精神和对戏剧艺术的痴情,传承着民族戏曲的重担,一路走来,在给人们精神享受的同时,赢得了社会的公认。

上请下迎好风光

新中国成立后,给一度中断的蔡屋戏剧恢复发展带来了机遇。1956年,蔡屋恢复了半班戏班,该村农民戏剧团在传统戏曲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赋予传统词曲以新内容。这一时期,他们演出范围以本地为主,有时也到外地乡镇演出,如宁都县的对坊、石城县的罗田等地。1957年1月,蔡屋半班戏代表冈面参加瑞金全县农民戏剧调演,时年75岁高龄的演员蔡盛行(人称“肖旦老子”,是戏班的师傅)以其娴熟的丑、旦角戏艺表演轰动了瑞金城,获大奖载誉而归,当时有句传闻说蔡屋戏班有80多个肖旦。那段时期,戏班每到一个地方演出,不管刮风下雨,几乎都是“万人空巷”的景象,场场爆满。因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的文化生活十分匮乏,蔡屋戏班理所当然受到当地群众青睐,经常是“上请下迎”,几个地方争演的事时有发生。那时的山区群众“宁可少吃几餐,也不愿落下一场半班”。其时有个笑话,说是一妇女看戏入了迷,烧饭时忘了打米下锅,等到把锅里的水烧干了,她还以为米都烧成了水,人家都笑她“咳都咳,米都煮成水”。

老戏新唱葆生机

改革开放后,一场全新的社会变革,给蔡屋半班戏带来了焕发生机的春风春雨。1980年,蔡屋戏班更名为农民业余剧团,演出剧目多数以演绎农村改革开放新气象、新风貌、新特点为主,如《分田记》《牛三养猪》《蔡娘进城》等一批反映农民走上市场经济的戏剧,演出范围基本上恢复了原来的状况。1993年,瑞金文化工作现场会在上田蔡屋召开,蔡屋的群众文化被作为典型向全县和全赣南推广。此后,蔡屋农民剧团每年都代表冈面乡出席我市“红都之春”等大型文化活动,而且年年都能获奖。剧团先后进入的演员有几百人之多,演出各种剧目百余个,演出场次五六千,观众人次数十万。2008年,上田村申报成为全省“戏剧灯彩”特色文化村。

蔡屋农民剧团成立数十年来,能够一直坚持下去,犹如深深扎根于沃野山村的山茶花,得益于各级单位组织的大力支持。几十年来,有30多名乡村干部参与过剧团演出。冈面渡头中学,已连续多年开展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前不久进京参演的小演员都是该校学生,他们成为了新一代上田蔡屋曲艺的传承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