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权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 (中央社东京8月28日综合外电报导)日本正遭受第7波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侵袭,但东京今天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一周较上周同日来得减少,疫情出现趋缓迹象。
- 日本富士新闻网自行统计,截至今天下午5时20分止,全境共新增15万51例确诊病例及201例死亡病例。
- 日本放送协会(NHK)报导,东京都今天新增1万5834例确诊病例,较上周日减少8946例,已连续一周低于上周同日。
公民权利(civil rights)简称:公民权,是指一国公民在该国法律上所拥有、为政府所保障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它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 公民权利指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所享有的公民资格和与公民资格相关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
- 公民权利是因为公民身份而取得的; 在一个国家居住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不能享有公民权利,但可以受到居住国法律一定程度的保护。
- 公民权利的种类涉及到公民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和社会权利等诸多方面,这些权利都由公民国籍所在国的政府为本国公民所承诺的特殊的责任,如在政治权利方面,只有具有本国国籍的人才能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只有本国公民才能担任公职等;
- 在经济权方面,只有本国公民才能享有某些特殊性质的经济权利,如开采矿藏权、生产军工产品权等;
- 在文化权利方面,如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享受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等;
- 在社会权利方面,如休息权、最低物质生活保障权等。
- 公民权利,是指一国公民在该国法律上所拥有、为政府所保障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它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 公民权利是一种认同或身份的形式,使个人在政治社群中取得相关的社会权利和义务,和国籍概念不同,拥有国籍如未成年的国民可能没有行使公民权的权利及义务,在宪法学及政治学则指由法律规范及政治社群中的个人和群体的权利及义务关系,但这不表示未成年人不具有公民身分;
- 事实上一般认为一个人的国籍就是他在某个国家的公民身分,而这一般与性别、年龄、种族、肤色、宗教信仰等各种外在条件无关,也就是公民的“公”字无关性别;
- 然而少数国家可能会对公民身分的取得做出限制,像是沙乌地阿拉伯只允许穆斯林成为沙乌地阿拉伯公民。
- 近代公民权或公民资格的扩张或缩减与封建、专制、民主等制度的关系有不少的政治及学术讨论。
- 对民主国家及专制国家的公民权教育和保障的跨国比较仍是政策制定及学术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
- 在各国培养公民素养的学校教育方面,全球规模最大的公民素养及公民教育的研究计划国际公民及素养调查研究调查各国如何解决下一代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的挑战,评估各国青少年对未来公民身分之准备教育,对学生的公民素养的概念知识与能力进行测验评量,其测验及调查的范围包括:公民认知、政治组织、公民概念(如人权)、以及负责任公民的作为及态度等等。
- 公民权利是社会成员的个体自主和自由在法律上的反映,是国家对公民所承诺和维护的权利,是一种社会所认可的赋予公民个体可做或可不做的自由,包括依照宪法和法律所享有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
- 具有以下特征:主体性--即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正因为享有相应的权利而成其为公民。
- 在这一意义上的公民权利不同于人权,主要在它以积极的政治权利(其中心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使公民成为社会的政治主体。
- 其馀各项是包括人权在内的各种权利的共同特征。
- 社会性--即公民权利乃至权利之为权利,是由社会所认可的,而不是个人的任意主张。
- 权利是被明文写在宪法和法律中,并由国家权力强制性维护着。
- 形式性--即社会和国家只承诺公民个体有相应的可做和可不做的自由,但并不保证公民个体实际地能够做什么乃至于做成什么。
- 比如每个公民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而国家维护这一权利只表现在纠正任何非法剥夺任何公民该权利的行为,而并不保证每个公民都能实际地接受高等教育。
- 中国宪法对公民权利的地位作了明确规定。
-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即是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870161
现今社会的公民权利与人权
- 现今社会中,我们愈来愈关注“何谓权利”这切身的问题 。
- James Griffin在其著作《On Human Rights》中对“权利”的分析可以用来澄清一下现实社会的权利争议,甚至帮助设计福利制度,当中有着丰富的“现实意义”,即与我们的境况息息相关。
- 人权的界线在哪儿?--开始之前不妨细想以下问题︰甚么是“人权”?这概念应该包含多少权利?自由表达政见的权利应该算在其中,但民主选举权是否人权之一?中国大抵要反对了。
- 退休保障是否人权?右倾的人未必会同意了。
- 当我们说“某种权益属于人权”时,究竟基础何在,那就是是此书的理论着墨处了。
- 要回应上述的问题困难不少,除了因为概念界定模糊不清外,还有现实话语中,人权往往会愈指愈多,造成“人权通涨”的问题,例如社会上可能有人会提出享受吸烟 、有车有楼等等都是人权的一部分,这个现象令人担心会否使得“人权”的概念变得过份廉价──难道政治表达的权利与抽烟的权利乃属同等之事?
- Griffin就是本着这些关怀,在书中刻意将基本人权的意义收窄,并且与公民权利区分开来处理。
- 笔者以一个较简单的二分方式介绍一下他的权利观:
- 基本人权:任何人都有人权;任何政府/机构/人,视乎实际能力与情况,都会有一定责任提供予所有人。
- 公民权利:只有特定人享有,而只有特定的政府有责任提供。
- 谁能拥有人权?--据Griffin对人权的定义,基本人权中的福利只是仅仅足以保护人类成为价值决策者(normative agent)的资源,但只要你是人就有权享有。
- 甚么是价值决策者?为何我们需要人权来特别保护?Griffin认为,我们之所以给予人类比其他物种特别高的道德地位,是基于人是一个价值决策者︰
- 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在于我们有一个对于自身、自身过去与未来的概念。
- 我们会反思与评价。我们会塑造一个何为美好人生的图像,通常只是一个小型图像,但有时也会是宏大的; 并且我们会尝试实现这些图像。
- 理论上不论是甚么物种,只要是一个价值决策者,即使在生物学上并非人类(想像是一些有智慧的外星人),亦会享有这个道德地位。
- 简而言之一个价值决策者就是能够考量甚么是对他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为其付诸行动; 这个价值决策者的地位就是人类的独特价值,值得以人权来保护。
- 据此推论人权就是那些用来保护人作为一个价值决策者的东西。
- 死人当然不能够是一个价值决策者,那么救命的医疗服务与基本维持生命的饮食是人权之一了。
- 人要懂一些基本的理性思考才可以作不同的价值考量并作出人生抉择,那么基本教育也是人权之一了。
- 人权以外的福利--由此得知紧急的医疗服务、基本饮食、基本教育等都是人权,因为这些都肯定是保全人作为价值决策者必要东西。
- 基本的住屋是否人权可能已经有争议,例如有人可能说不见得露宿街头的人都不能够正常思考; 再具体的公屋权的争论就更大了,有人或会质疑︰难道单是要付市场租金一事会损害人的思考能力吗?
- 更甚的是,吸烟的享受便肯定不算是人权了。
- 但这里要强调的是,即使这些都不是人权, 也并非表示特定的政府就没有任何责任提供人权以外的福利; 因为除了人权之外,我们还可以有公民权利。
- 公民权利须以互惠互利的模型去理解,是属于特定社群成员的权益/福利。
- 例如香港的高龄津贴(又称“生果金”)应该明确属于这项。
- 当中有或无、多与少都没有涉及与“违反基本人权”同等的道德问题,而且并非人皆可享,社会可以定立一条“如何才是相关社群成员”的合理准则,界定社群成员的权益与责任。
- 澄清当今讨论--如接受以上对公民权利与基本人权的区分,现实社会的福利争议可以有两个不同的讨论方向︰
- 若认为人权其实已经包括对物品X的拥有权后,我们可以就人权的意义先作讨论,例如先论至是否认同Griffin对人权的界定。
- 然后如果我们都同意了Griffin的界定,就可以对某种福利如公屋或退休保障是否保全正常思考个体的必要资源作议论; 当然可能经过讨论后,我们接纳的人权界定或会与Griffin所认为完全不同。
- 相反若认为对物品X的拥有权不包括在人权而在公民权利里,我们可先看特定社会是否需要或甚么条件下才有责任向其成员提供此权利,以及看看何种界定成员的方法(如何谓新移民)才是合理。
- 现实社会的讨论很少如此清楚地区分开来讨论,但Griffin讨论人权时用到的方法确实对澄清争议的不同面向有莫大的帮助。
- 如果我们接受这套公民权利与基本人权的区分,我们甚至可以想像以下般制度︰设立两套福利系统,一套提供保障基本人权的福利,受益者不分国籍,而另一套则基于特定社会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来回馈部分权利予某些成员,这就须以国籍等社群界限来区分受益者。
- 其中保障基本人权的福利系统,其资源可以由类似联合国的机构统合提供,原则上要按各国的能力收取费用,公平地分担保障人权的责任。
- 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不过文章至今还有很多问题未回答︰
- 小童与智力残疾人士等没有价值决策能力的人有没有人权?
- 民主投票权与婚姻权,与保护价值决策者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否人权?
- 人权不是西方文明独有的产物吗?怎能够适用于所有社会?
- 读过哲学的可能还会问︰
- 不同权利冲突时如何排列优先次序?
- 由“人是价值决策者”推导出“人应该有甚么权利”,这难道不是从事实推导出价值,由实然推论至应然吗?
- 看完以后还有一个问题觉得重要而且未有满意解决到︰
- 为何基本人权要保护的是正常人的思考能力,而不是其他人类拥有的可贵东西?比如是同理心等等的社会能力,或者是培养德性的道德能力? [1]
年轻人对首次公民权利修宪公投的看法
- 今(2022)年为县市首长选举年,也是2000年以后出生的首投族,第一次参与的首长选举,尤其今年还有“18岁公民权”修宪公投。
- 为抢攻年轻票族,各政党也开始展开“海陆空”大战,只是今年首次投票的年轻人对于这次选举有什么看法呢?
- 就读台大外文系的Jeremy接受《NOWnews今日新闻》访问时就表示,会回家投票,也会投下公投票,这不只因为户籍地就在台北市,更因为投票是行使公民基本权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对自己有投票权的负责,亦会透过政见检视候选人对于选区的态度及规划。
- 2000年9月出生的Jeremy,目前是台大外文系的学生,户籍地在台北市,平时与同学就会关心选举议题,除了基本的政党、政见之外,也会讨论各个候选人之间的差异。
- 他说其实大学有许多对于政治十分关注的同学,也时常在社群媒体看到各方意见,亦会透过这样去反思及担心是否有同温层的问题。
- 对于年底大选,Jeremy也知道自己户籍地的市长及市议员候选人,也会注意候选人的政见,这不只是因为自己是首投族,政见更是检视候选人对于选区的态度及规划最简单的方式,尤其他会特别注意候选人对于选区的都市规划发展、财政预算编列、交通规划以及社宅公宅规划政见。
- 他也不会错过自己的首次投票; 虽然就住在台北,所以投票很容易,但即使今天他住在离户籍地很远的地方,也会回家投票,因为投票是行使公民基本权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对自己有投票权的负责。
- 不只会投下选举票,还会拿公投票,Jeremy也表态倾向赞成18岁公民权修宪,因为民法成年跟刑法成年年纪不同,确实会带给此年龄层民众困扰。
- 此外这次的修宪也把男女结婚年龄都改成18岁才能结婚,不再有性别不平等以及未成年结婚的问题,这也是他赞成这次修宪的原因。
- 最后他也有感而发表示,这几年不同政党之间的意识形态明显到许多新闻真假难辨,不同党派支持者随时吵得你死我活,更是有许多网军及假新闻到处流窜,但这些政治操弄到头来吃亏的是老百姓。
- Jeremy觉得台北市需要的不是魅力型领袖,而是一位真正想改造台北,有心让台北更好的,做事踏实的市长与团队。 [2]
参考来源
- ↑ MK Kong. 基本人权和公民权利,可以如何区分?. 关键评论网. 2016-12-21 [2022-08-28] (中文).
- ↑ 记者颜真真. 行使公民权利 Jeremy:投票最有效. 今日新闻. 2022-08-22 [2022-08-28]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