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公主婚前证果,度丈夫出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公主婚前证果,度丈夫出家
图片来自搜狐网

公主婚前证果,度丈夫出家,婚礼当天,王子穿著上好的珠宝服饰前来迎娶,王女也是穿著妙衣霓裳,被接到鹿野苑。这时,王子、王女各自坐在一张凳子上,准备举行结婚仪式,突然间,王女飞到空中示现雷、雨、电、光、雹、火等神变,并对王子说:“我已获得胜法,不愿再享受欲界生活,请您同意我出家。”

原文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舍卫城的萨迦国王与鹿野苑的梵施国王因一些争执,双方起兵战争,伤亡都十分惨重。  

 有一天,梵施国王又率领了军队,气势汹汹地在康丹河的附近扎营;萨迦国王也不甘示弱,统率大军前来迎战。由于双方兵力相当,打了很久,仍是难分胜负。正在僵持不下的时候,萨迦国王的妃子生了一位秀丽的女孩,而梵施国王处则诞生一位端庄的男孩。两国同时都以歌舞奏乐庆贺各自孩子的降生,彼此的鼓乐声,皆引起对方的好奇,于是便派人探知原因,原来萨迦国王得个女儿,梵施国王得个儿子。这时,梵施国王暗自高兴:“这是很好的机会,双方对阵时,同时各得一个孩子,这意味着和平即将到来,因为可以停战和亲。”  

 于是,梵施国王派一位使节与萨迦国王和谈:“虽然咱们两国一直兵戎相见,但现在我方愿意停战,希望贵国的小王女能许配给我国的小王子,过去恩怨一笔勾消。”  

 萨迦国王听了很高兴,心想:“自己兵戎战场多年,操劳国事,也实在够累的了,如果两国能够和好,正合我意。”于是,双方互相道歉,还互赠厚礼。  

 萨迦国王考虑到:“自从女儿诞生之后,战争就停止了,我的身心才得以安乐。”因此,为女儿取名“生乐母”,并精心呵护喂养她,生乐母就如同海中莲花很快地长大了。生乐母自幼贤淑善良,皈依受戒,欢喜广作布施,经常去尼众经堂听经,对释迦佛生起极大的信心,并证得不还果,具足种种神通及八大解脱等功德。  

 她回到宫中,对父母示现神变,并告诉他们:“我已经获得不还果,不愿再享受世间的生活。希望父王母后能准许我,在佛陀的僧团中出家。”  

 父母都说:“你要出家,我们无权干涉你。可是在你刚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许配给梵施国王的王子,因此你还应当征求他的同意。”  

 生乐母回答:“好,我会跟王子商量。”  

 这时,她的父母暗派信使,对梵施国王说:“你们是不是该选个良辰吉时,尽快办理王子的婚事呢?否则,王女要是出了家,我们可就没办法了!”梵施国王听后,马上选定吉日,并通知众人参加王子的婚礼。  

 婚礼当天,王子穿著上好的珠宝服饰前来迎娶,王女也是穿著妙衣霓裳,被接到鹿野苑。这时,王子、王女各自坐在一张凳子上,准备举行结婚仪式,突然间,王女飞到空中示现雷、雨、电、光、雹、火等神变,并对王子说:“我已获得胜法,不愿再享受欲界生活,请您同意我出家。” 

 王子想了想,觉得王女言之有理,就对她说:“您请先下来,我很好说话的,您愿意怎么做都可以。”  

 王子同意生乐母出家之后,生乐母高兴地对在座的宾客讲了一些佛法。接着,她也得到父母的恩准,来到给孤独园,在佛陀座下长跪合掌,恭敬顶礼,祈求:“世尊,要是有出家因缘的话,请世尊慈悲摄受,我愿意出家受持净戒。”  

 佛陀开许了,把她交给摩诃波阇波提长老尼。摩诃波阇波提长老尼为她落发、授戒、传法,她也勤恳精进修行,很快地便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连天人们都赞叹她的功德。这时,她已是尼众中智能第一的圣者。

 而那位王子听说生乐母已证得圣果,故也在释迦佛的教法中出家,他勇猛精进,后来也断尽一切烦恼,证得阿罗汉果。  

 于是,比丘们请教世尊:“世尊,是什么样的因缘,生乐母和王子都出生在高贵王家呢?又是什么样的因缘使他们令佛欢喜,出家证果呢?”  

 世尊说:“这是往昔的愿力所造成的。很久以前,贤劫人寿二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的时候,印度鹿野苑有位财富圆满的施主,与妻子一起过着安乐的生活,并对迦叶佛具有大信心。有一天,夫妻两人商量:‘我们膝下无子,再多的财产,也没意义,不如趁有生之年,在迦叶佛前多作些供养功德。’  

 决定以后,他们用自己的财富修建一座经堂,供养迦叶佛和僧众。后来,他俩都在迦叶佛前出家,一生中都没有得到圣果,但在临终的时候,他们共同发愿:‘以今生布施、出家的功德,希望我们生生世世财富圆满,生在贵族王家,当未来世释迦世尊出世的时候,能令佛欢喜,在佛的教法下一起出家,皆证得阿罗汉果。’  

 借着他们共同发下的愿力,如今已经成熟,所以今生他们都能生在富贵之家,并能出家,共证圣果。今世的王子、王女就是迦叶佛时的那对夫妇。”[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乐观两种。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