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鴉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光鴉蔥(學名:Scorzonera parviflora Jacq.)是菊科鴉蔥屬植物,根褐色,粗達1.5厘米,通常有分枝,瘦果圓柱狀,長約7毫米,乳黃色,冠毛污白色,生長於海拔900-3100米的草甸、荒漠及草灘地,分布在中國新疆、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地。
- 中文名光鴉蔥
- 拉丁學名Scorzonera parviflora Jacq.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 目桔梗目
- 科菊科
- 亞 科舌狀花亞科
- 族菊苣族
- 亞 族鴉蔥亞族
- 屬鴉蔥屬
- 種光鴉蔥
- 分布區域中國新疆,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蒙古等地
形態特徵
多年生近葶狀草本,高15-60厘米。根褐色,粗達1.5厘米,通常有分枝。莖直立,單生或簇生,不分枝,極少自下部有短分枝,光滑,無毛。莖基被覆鞘狀殘跡。基生葉長橢圓形,長10-20厘米,寬1.5-2.5厘米,或線形,長7-15厘米.寬2-5毫米,平,向基部漸狹成長或短柄,柄基鞘狀擴大,半抱莖,3-5脈,在兩面明顯,頂端急尖或漸尖;莖生葉與基生葉同形或線狀披針形,少數,上部莖葉更小,鑽狀披針形,無柄;全部葉兩面光滑,無毛,綠色,有時稍呈肉紅色。頭狀花序單生莖端,極少在枝端有頭狀花序。總苞圓柱狀,直徑1-1.5厘米;總苞約5層,外層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4-8毫米,寬3-4毫米,中層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11-15毫米,寬3-4毫米,內層線狀長橢圓形或線形披針形,長1.8厘米,寬2.5毫米,全部苞片外面無毛,頂端急尖或稍鈍。舌狀小花黃色。瘦果圓柱狀,長約7毫米,乳黃色,有多數橢圓狀高起的縱肋,無毛亦無脊瘤。冠毛污白色,其中5根超長,超長冠毛長達1.8厘米,全部冠毛大部為羽毛狀,僅向上為鋸齒狀;羽枝纖細,蛛絲毛狀。全部冠毛基部連合成環,整體脫落。花果期6-9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900-3100米的草甸、荒漠及草灘地。
分布範圍
分布在新疆(布爾津、額敏、察布察爾、烏魯木齊、特克斯、伊寧、庫爾勒)。地中海地區、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及蒙古也有分布。
藥用價值
鴉蔥,中藥名。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效。常用於疔瘡癰疽,乳癰,跌打損傷,勞傷。
功能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主治
用於疔瘡癰疽,乳癰,跌打損傷,勞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熬膏。外用:搗敷;或取汁塗。
藥理作用
抗腹瀉、抗炎及對離體腸管的影響。
相關論述
1、《南京民間藥草》:「治五癆七傷。」「可敷治疔瘡及婦女乳房腫脹。」
2、《內蒙古中草藥》:「清熱解毒。治疔毒惡瘡,近有試用於治療胃癌,甲狀腺癌。」
3、《沙漠地區藥用植物》:「消腫散結。」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相關配伍
1、治癌症:叉枝鴉蔥、苦菜各500g,熬膏。服時可酌加蜂蜜,每次3g,開水送服。(《內蒙古中草藥》)
2、治瘊子:分枝鴉蔥新鮮汁涎外塗。(《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採收加工
7-10月採收,鮮用或曬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