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儿茶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概述】
儿茶为少常用中药。原多为进口,现我国云南已有生产。据云南《普洱府志》载:从缅甸引入车里(今景洪县)栽培。傣族称儿茶西谢……用于治刀枪伤、外伤出血、烫烧伤、皮肤溃烂、湿疹、痢疾、腹泻。儿茶原名乌爹泥,别名孩儿茶。
可见我国生产、应用历史较久。李时珍曰:“……今云南等地造之。又名孩儿茶。”我国生产儿茶为豆科植物儿茶Acciacatechu (L.)Wiiid.的去皮枝叶的干燥煎膏。主产云南景洪、勐腊。此外广西、广东、福建等地亦有种植。
【生长环境】
儿茶一般多栽培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海拔在550~650米之间的气温高、日温差大、年温差小、相对湿度80%~90%、土壤多为砖红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坝区及空旷地、沟边、坡地和林边。
喜温暖、耐旱、耐寒、抗瘠、忌积水。为适应性较强的速生阳性树种。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选向阳坡地、村边、河溪旁、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或轻黏土为宜。播种前按株行距3米×3米挖穴,穴宽60厘米,用农家肥和钙、镁、磷肥100:2.5混合,每穴施10千克,与表土混合,填人穴内,以待播种。
2、种植方法:采用种子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法。
(1)直播:一般于5月底6月初播种,出苗齐,植株健壮。主产区以雨季来临为准,每穴播种6~8粒,播种深度为1~1.5厘米,过深难于出土,播种后盖草保墒,防止土壤板结,播后5~7天出苗,出苗后及时去掉盖草。
(2)育苗移栽:在雨季较晚的地区,可在3~4月用打孔塑料装腐殖质土育苗、集中管理、雨季定植、定植时不能伤根。此法成活率高,生长旺盛,易渡过翌年春旱,保证全苗。
(3)间作: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地力,防止土壤冲刷,抑止杂草滋生,幼龄期可间种黄豆、花生,成林后可间种萝芙木。
【栽培管理】
1、间苗:直播出苗后20天左右,当苗高约8厘米左右时,进行第1次间苗,每穴留4株健壮苗;苗高15厘米时,进行第2次间苗,每穴留2株。翌年雨水来临时进行定苗,去弱留强保证全苗。
2、中耕除草、施肥:儿茶是阳性树种,忌荫蔽,幼苗期应注意除草。并在行间挖坑,掺和过磷酸钙和尿素作追肥,每株5千克左右,以适量为度。雨季初期,将除掉的杂草覆盖植株根茎周围,以利抗旱保苗。
3、整枝、立支柱:儿茶主要利用茎秆心材,分枝不宜过多,否则影响产量,应将离地2m以下的分枝修剪,幼树株顶下垂,应设支柱,使其直立生长。
4、病虫害防治:
(1)病害:目前发现主要病害有猝倒病,即腐霉菌,危害根、茎,以幼苗期为多,当苗密、荫蔽度过大、过湿的环境易发生,受害茎很快干缩倒伏。防治方法:控制湿度,育苗地应通风露阳、排水良好,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用3:1石灰和草木灰撒于表土并喷1:1:200波尔多液。对未发病株可用500倍退菌特预防,5~7天喷1次,连续2~3次,喷药时以茎秆为主,使药物顺流到基部。
(2)虫害:
①小地老虎:咬食未出苗的幼苗,多于4~5月间发生。白天潜伏,晚上出土危害。防治方法:毒饵诱杀,用炒香的米糠或麸皮,加上适当糖水和2%的敌百虫,做成毒饵,撒于幼苗周围。或用20%速天杀丁乳剂20克,对水75千克制成药液,傍晚喷雾防治。
②粉介壳虫:幼虫体上被白色粉状物,随着虫体长大,粉状物增多。多聚集在枝权上吸取汁液为害。防治方法:发现时,用生石灰浆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刷涂权杆,植株根部撒石灰。同时用40%乐果 000倍液,连续喷至扑灭为止。 [1]
【收获与加工】
儿茶种后管理比较好的,10年即可采收加工,一般需15年左右。每年12月至次年3月,将株高12米以上,直径30厘米左右适龄的树砍倒,连根挖出。将儿茶树削去粗皮,砍成厚薄均匀,长宽适度的薄片放入锅内,然后加5倍水,用武火煮24小时,取汁过
滤,滤液另存,再加5倍水煮12小时,取汁过滤,合并滤液置锅内,用武火收至浓汁,减为文火,搅拌至糖浆状,用木片挑起滴下成丝时取出,冷却倒入特制的方格模型中,放阴处晾干。据实践证明,刀砍的碎片,每100千克可熬10~12千克儿茶膏,刨木
机刨成的刨花,每100千克可熬16~18千克。加工时宜采后者,煮的时间亦可减少。
【药材形状】
儿茶呈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光滑而稍具光泽。质硬易碎,断面不整齐,具光泽,有细孔,遇潮有黏性。无臭,味涩苦略回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