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蠶炮製方法與標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僵蠶炮製方法與標準
目錄
【藥材來源】
僵蠶為蠶蛾科昆蟲家蠶4~5齡的幼蟲感染(或人工接種)白僵菌而致死的乾燥體。多於春、秋季生產,將感染僵菌致死的蠶乾燥。
【古代炮製方法】
南北朝劉宋時代有米泔制(《雷公》)。唐代有炒制(《千金》)、熬製(《千金翼》)。宋代增加了薑汁制(《博濟》),面炒制(《腳氣》),酒炒、灰炮(《藥證》)。麩炒、蜜制、鹽制(《總錄》),油制(《朱氏》)等方法。明代出現了醋制(《普濟方》)的記載。清代增加了糯米炒(《尊生》)、制炭(《備要》)、紅棗制(《全生集》)等炮製方法。此時,其炮製方法有十餘種。
【現代炮製方法】
1.僵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殘絲,洗淨,曬乾。 2.麩炒僵蠶:取麩皮撒在熱鍋內,用武火加熱,俟冒煙時,加入淨僵蠶,拌炒至表面黃色,取出,篩去麩皮,放涼。僵蠶每100千克用麩皮10千克。
【飲片性狀】
僵蠶為圓柱形,多彎曲皺縮,表面灰黃色;被有白色粉霜,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棕黃色,有光澤;氣微腥,味微咸。麩炒僵蠶表面黃色,腥氣減弱。
【質量標準】
僵蠶雜質不得過3.0%,水分不得過13.0%,總灰分不得過7.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過2.0%,醇浸出物不得少於20.0%。
【炮製目的】
僵蠶味辛、咸,性平。歸肝經、肺胃經。具有祛風定驚,化痰散結的功能。生僵蠶辛散之力較強,藥力較猛,用於驚癇抽搐,風疹瘙癢,肝風頭痛等症。麩炒後疏風解表之力稍減,長於化痰散結,用於瘰癧痰核,中風失音等症。
【應用選擇】
1.生用 (1)驚癇抽搐:常與全蠍、蜈蚣、白附子等同用,能增強祛風解痙的作用,用於肝風內動,驚癇抽搐,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如牽正散(《楊氏家藏方》)。 (2)風疹瘙癢:常與蟬衣,地膚子、薄荷等同用,具有疏風止癢的作用,用於風邪客於肌表,風疹瘙癢等症。 2.制用 (1)咽喉腫痛:常與桔梗、甘草、荊芥等同用,具有疏風利咽的作用,用於風熱上壅,咽痛喉痹,中風發音,語音不出,如六味湯(《喉科指掌》)。 (2)痰熱久咳:常與半夏、麝香、滑石等同用,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用於諸風及痰熱上攻,頭痛目赤,頭目眩暈,痰唾稠濁,關節疼痛,如八風丹(《聖濟總錄》)。
【附】
1.近代炮製方法還有單炒、米泔水洗、酒炒、姜炙、姜蒸、甘草水制等。 2.文獻摘錄「入藥除綿絲並子盡,勻炒用」,「炒令黃色,拭去蠶上黃肉毛,為末」(《證類》)。「凡使白僵蠶,鬚生穎川平澤,四月取自死者,勿令中濕,有毒不可用……蠶自僵死,其色自白,雲以鹽度誤矣……用白色而條直,食桑葉者佳」(《指南》)。
【總結】
僵蠶從劉宋時代開始使用輔料和不同的方法炮製。近年來各地的炮製規範中收載的大多數是麩炒法,也有用清炒法的。僵蠶氣味腥臭,表面被有菌絲。炒、熬、炮、焙等不加輔料製法,對僵蠶均能起到矯臭矯味的作用,同時也有助於去除其表面的菌絲並易於粉碎。其中炒法至今仍在使用。 在僵蠶的加輔料製法中,以姜為輔料的炮製法能增強化痰散結作用;醋浸法能增強祛風定驚的作用;鹽炒法則能增強化瘰癧痰核的療效。其他加輔料製法,如麩炒、米泔浸焙、糯米炒、面炒、蜜炙、油炒、酒炒等,其作用主要是矯味矯臭,以免傷患者的胃氣,從而使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其中酒炒法還能行藥勢,增強藥物的治療作用。現應用較普遍的加輔料製法是麩炒法和姜炙法,其他方法也值得研究。 [1]
【炮製方法】
僵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殘絲,洗淨,曬乾。麩炒僵蠶:取麩皮撒在熱鍋內,用武火加熱,俟冒煙時,加入淨僵蠶,拌炒至表面黃色,取出,篩去麩皮,放涼。僵蠶每100kg用麩皮10kg。
【質量標準】
僵蠶雜質不得過3.0%,水分不得過13.0%,總灰分不得過7.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過2.0%,醇浸出物不得少於20.0%。
【炮製目的】
僵蠶味辛、咸,性平。歸肝經、肺胃經。具有祛風定驚,化痰散結的功能。生僵蠶辛散之力較強,藥力較猛,用於驚癇抽搐,風疹瘙癢,肝風頭痛等症。麩炒後疏風解表之力稍減,長於化痰散結,用於瘰癧痰核,中風失音等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