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中医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佛山市中医院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集医、教、研、康复、养生和养老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现代化大型中医医院,是华南地区区域中医诊疗中心(骨伤)和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以中医骨伤科闻名国内外;是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全国第一家加入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成为国家级创伤救治中心的中医医院;是全国三大踝关节镜培训基地、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以及佛山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非直属)、中山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的教学医院。
医技设施
医院规模包括院本部、三水医院、禅城高新区医院、南山医院、高明医院、三水南部中心医院、一个大型的制剂中心和互联网医院。院本部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业务用房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2006年落成使用的楼高23层、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的医疗综合大楼为当时国内中医医院中最大的单体建筑。2010年12月,占地面积6.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的新制剂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2005年三水分院整合后,前后15年励精图治,发展势头喜人,医院业务量翻番,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非直属),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单位”。
医院集团目前总开放病床2757多张,2019年,年门急诊总诊疗人次超过522.44万人次,年出院近10.46万人次,年手术达6.17万多台次。院本部设有49个临床科室和10个医技科室,设有骨伤科研究所、中医药研究室、分子生物实验室,拥有国家中医药二级实验室2个,各类专科专病门诊116个。医院资产约30亿,其中固定资产约17亿元,配置了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治疗系统(磁波刀)、256排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256排CT)、3.0T磁共振成像系统(3.0T M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高清手术内窥镜等各种微创手术设备、骨科手术机器人、脊柱三维导航系统、3D打印技术、骨密度仪、重症监护系统、体外膜肺氧合仪(ECMO)等各种先进手术设备及诊断设备等总值约5亿多元。2017年医院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检验医学中心获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与能力认可。
医院骨伤科2012年被遴选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建设项目,骨伤科、脑病科、糖尿病科、肿瘤科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8个专科被评为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专科和建设单位,24个专科获评佛山市“十三五”重点专科称号,其中高水平重点专科12个。在艾力彼2019中国中医医院·最佳专科评选活动中,骨伤科、脑病科和急诊科获得“最佳研究型专科”称号,肝病科、内分泌科和肿瘤科获得“最佳临床型专科”称号;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分院脾胃病科和佛山市中医院高明分院骨伤科分别获得“优秀区县专科”称号。
2017年7月,医院遵循“责任共担、资源共用、互补共进、合作共赢”的理念,牵头组建佛山市中医院医疗联盟。目前,联盟已发展成为拥有15省(直辖市)68家医院的共生型医学卫生健康组织。
2019年,医院被佛山市列为“登峰计划”重点建设单位,3年内获得由市财政投入的3亿元建设资金,重点提升医院软实力。
获得荣誉
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医急症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医院”、“全国中医骨伤科医疗中心”、“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广东省“中医名院”等称号。医院连续6年荣登佛山口碑榜获评“公共服务最佳口碑单位”,入选粤港澳大湾区最佳医院80强(第38名),夺得2018年度中国医疗机构互联网品牌影响力50强(第6名)。近年来,医院多级联动,致力于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战略体系。2019年起,医院启动了广东省首家互联网中医院的建设,成为目前省内首家试点“线上复诊、医保结算、药品配送”一体化服务的互联网医院;在佛山市率先实现医疗电子票据应用;建成了市内首家医联体智能云影像平台和住院患者医保费用自助结算的平台,为打造优质、便捷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新生态做了大量工作。
中国医院历史
我国是最早设置医院的国家之一。远在西汉年间,黄河一带瘟疫流行,汉武帝刘彻就在各地设置医治场所,配备医生、药物、免费给百姓治病[1]。到了宋明年代,医院组织渐趋周密,当时,官方办的医院叫做“安济坊”,私人办的有“养济院”、“寿安院[2]”,慈善机构办的“慈幼局”,分门别类招收和诊疗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