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仁和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臺南仁和門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登錄類別 城門
位置 臺南市光華街225號對面
建成年代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

仁和門是臺灣府城的東外城的南。此城建於清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至清道光十六年,另於大東門城建外郭曰「東郭門」後,始成為內城,後因有了外郭,百姓出入不便,乃在大東門城兩旁建兩甕城,以利百姓進出,這便是仁和門的由來。[1]

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的張丙之亂平息後,在大東門外所加建的東外城三座城門之一。大東門外街詞條,[2]《臺灣地名辭書(卷廿一)臺南市》],其名稱是因為通往仁和里而來。

仁和門位於東外城南邊,在現在的光華街上,接近正城城垣邊。[3]

二次大戰後仁和門仍在。

1963年,左右時臺南市議會建議拆除;臺南市政府則認為仁和門為古蹟,將該提議呈報臺灣省政府核示,當時臺南市文獻委員會委員石暘睢亦主張保存,後來該城門在臺南市市長林錫山任內遭到拆毀。

參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