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京師倉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京師倉遺址,位於陝西省華陰市岳廟街道辦事處雙泉村(華陰老腔發源地),又名華倉,修建於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40-前88年),位於漢漕渠東端,為首都長安貯存、轉運糧食的國家大型糧倉。出土有磚瓦、陶范、陶器、鐵器、兵器、錢幣等,卻未發現量具和糧食。遺址保存較好,是發現的規模最大的西漢糧倉建築遺址,對研究漢代建築史、經濟史、漕渠航運史等具有重要價值。對它的發掘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京師倉遺址,對華陰的政治、經濟、文化也曾產生極大影響,如華陰獨特的民間藝術:素鼓;由運船的號子而創造的華陰獨有的劇種:老腔。1979年遺址被考古發掘後,隨即被掩埋保護。遺址上現為農田,地面散落有漢代磚瓦殘片,當地政府在此設立了保護標誌。京師倉遺址,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京師倉遺址周邊景點眾多,如華山、第一關等,亦有很多特色小吃,是一處不錯的旅遊去處。

中文名稱 京師倉遺址

地理位置 陝西省華陰市

氣候類型 暖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

占地面積 1662.5平方米

門票價格 無

別 名 華倉

修建時期 漢武帝時期

性 質 文物古蹟

所在地區 岳廟街道辦事處雙泉村南

級別批次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文號 國發〔2001〕25號

批准單位 國務院

時 代 西漢

歷史由來

京師倉遺址,依自然地勢構築,平面長方形,東西長1120米,南北700米,共發現糧倉6座。遺址平面為長方形,一號分三室,余均兩室。其中一號倉東西長62.5、南北26.6米,總面積1662.5平方米,分三室,中室大,東西49.3、南北7.1米,據測算,該倉容量上萬立方米。

地理位置

京師倉遺址所處的地理位置東臨潼關古渡,北望黃渭波濤,一面依山,三面崖,位置高敞,形勢險要,是古代一處難攻易守的地方。省考古所研究資料考證,華倉的建築年代當在西漢武帝時。那時,首都長安人口驟增,關中雖自古以來有「天府」的美譽,但所產的糧食已經不能滿足需用。所以,西漢王朝不得不考慮從關東水路調運一批糧食供養首都長安。《漢書 溝洫志》記載,漢武帝令水工「率數萬人......三歲而通」。漕渠成後,流經今臨潼、渭南、華縣、直到潼關附近注入黃河,長達一百多公里,比經渭河的航運時間有明顯縮短,糧食的運輸和供應狀況迅速得到改善。運輸的增大以及從關東黃河用大船上運至渭河口進入漕渠必須換船,這就需要適當的中轉地點[1] 。選擇條件自然要便於轉運、儲存和離渭河較近的地方,華倉所處的位置當然是最理想的了,因此可以斷定,糧倉與漕渠本是一套配套工程。

地理條件

華陰市位於渭南市東南部。地處秦、晉、豫三省結合帶。因位於華山之陰而得名。面積817平方千米。轄10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186個行政村,20個居委會。人口24,8萬。地勢:南高北低,海拔330—2279米。南半部為山區,「西嶽」華山海拔2160米,山勢險峻,群峰挺秀。山前發育有一東西長28千米、南北寬2—3千米的洪積扇裙黃土台塬。北部為渭河平原。氣侯:屬暖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7℃,極端最高氣溫40.2℃、極端最低氣溫—13.1℃。年均降水量591毫米。無霜期210天。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棉花為主,山區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川原區一年兩熟。有林地7300公頃,優勢樹種為華山松、楊、櫟類。沿山有竹林、果木林,所產青竹色青性韌,是竹器製作佳料;蘆葦韌性強,色澤亮,是編織蘆席、雨箔等用品的好原料;黃梅果大色亮,味濃噴香,營養豐富,年產量十多萬公斤。中草藥有連翹、茵陳、菖蒲等。建成養殖水面335公頃,產魚1597噸,成為全國和陝西省漁業生產基地。華陰市的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居主導地位、中央、省屬企業較多。初步形成了機械、化工、電力、建材、食品、紡織、縫紉、造紙、皮革等生產門類,骨幹企業有秦嶺發電廠、西北第二合成藥廠、黃河工程機械廠、華山冶金車輛修造廠等。華陰市的交通十分便利,隴海鐵路。西潼公路(310國道)和西潼高速路橫貫東西、同蒲鐵路、華(陰)金(堆城)公路、大(荔)華(陰)公路溝通南北。

挖掘考證

據一九七九年省考古隊現場挖掘考證,華倉是一處規模很大的古代糧倉。它既有合理的布局,又有多組倉房建築;既考慮了建築的實用價值,又考慮了建築的外觀審美價值。而且倉區周圍有圍牆,並設倉城以作防衛。主建築一號倉的面積相當大,東西長62.5米,南北寬26.6米,總面積為1662.5平方米,比迄今發現的林格爾漢墓壁畫中所繪的繁縣倉及幕府倉的規模還要寵偉,因為繁陽縣倉只設兩個門,幕府倉設一個門,而華倉一號竟設三個門。一號京師倉遺址周圍,還有五座小型的倉房遺址。雖面積不如一號倉大,但布局的儲糧容量是根據每年漕運數百萬石設計的,所以倉房絕不會只有已發現的六個倉,只不過由於發掘面積所限,其他倉遺址絕則無從重見天日罷了[2] 。華倉廢棄年代約在東漢初年,其原因大概與都城東遷和漕渠淤塞難以使用有關。東漢建都洛陽,政治中心逐漸轉移,原先轉糧、儲糧的需要已不如前代那樣急需。加之華陰距洛陽較遠,京師倉就逐漸失去意義。何況漕渠積年淤沙自漢宣帝後已不好使用了,華倉的歷史使命也到此終結。

主要影響

儘管華倉從建立到廢棄僅僅一百多年時間,然而卻對華陰的政治、經濟、文化產生了極大影響。由於糧倉的建立,附近的群眾多以磨麵加工為業,漢京師倉所處在磑峪鄉,磑同「碨」,意思是碨小米的碾子,這表明倉所在位置亦是一處加工糧食的場所,且規模很大。這個地方才有了磑峪的名稱;由於有守倉士兵的操練,產生了華陰獨特的民間藝術:素鼓;也由於有運船的號子,而創造了華陰獨有的劇種:老腔。華倉距今,歷史長河已流淌了兩千多個春秋,對它的發掘則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首先,遺址中發現的帶有「寧秦」戳記的磚和戰國時期兵器的陶范等,證明華倉倉城的前身為秦惠文王五年更名的寧秦縣城舊址,從而證明了依據。其二,華倉建築的結構、風格對後世的建築有巨大影響,為我國古代建築史的研究增添了一項新的內容,並提供了難能可貴的實證資料。其三,華倉遺址挖掘保存的文物,磚69件,瓦339件,瓦當97件(有未央宮的、有長樂宮的還有華山廟的),陶器17件,鐵器5件,兵器218件,錢幣33件,遺憾的是如此大型的糧倉遺址中沒有發現一件量具,更遺憾的是未能發掘出一粒糧食。這將是我國文物寶庫中一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文化瑰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