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云安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云安镇位于重庆市云阳县,位于云阳新县城东北42公里的汤溪河下游谷地,地跨汤溪河两岸,四面衔山,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位于北纬31度03΄28˝,东经108度51'15˝。云安镇是一个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工业古镇,古名汤溪(一说永安)。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扶嘉率众凿井煮盐,开城镇发展之始。约在唐宋时期形成街市,有主街一条,小巷数条,除熬盐厂房外,有居民近百户,为食盐生产、运销服务的商号10余家,其间历经多番兴衰。云安镇是三峡工程移民搬迁大镇。搬迁涉及7个居委会,64个居民小组,与云阳镇迁往42公里以外的新县城。 [1]

历史云安

云安镇是一个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工业古镇,古名汤溪(一说永安)。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扶嘉率众凿井煮盐,开城镇发展之始。约在唐宋时期形成街市,有主街一条,小巷数条,除熬盐厂房外,有居民近百户,为食盐生产、运销服务的商号10余家。北宋熙宁四年(1071)为安义县治,成为今县北工业、商贸重镇。明朝末年战乱,熬盐工人逃亡,商业急剧萎缩,居民避乱他乡,城镇濒于消亡。

清顺治元年(1644),战乱初平,恢复产盐,逃亡盐工、居民渐归。康熙十六年(1677),城镇恢复到唐宋时期水平。乾隆三十六年(1771)后,江西、湖北、陕西、湖南等省陶、郭、周、林等10姓人集资到云安开发盐业,工场规模扩大,成为全省有名盐场。盐业兴起,带动粮油、棉布、食品、百货、屠宰、医药各业渐次繁荣。街道发展为黄洲、江西、陕西、公平街等11条,民居从沿河、沿盐灶周围向四面扩展。清朝末年,全镇工人、居民5000余人,商号300余家,为川东重要工商业城镇,人口超过县城。

进入民国,城镇建设进一步发展。抗日战争中,川盐第二次济楚,刺激盐业迅猛发展,工人和居民增至近万人,商号近500家,公用设施有邮电所1家,盐工诊疗所1家,中药铺7家、西药铺1家,私立中学1所,小学3所,教职工共70余人,学生1000余人。

解放后,云安由乡级镇发展为区级镇,辖八个居委会,107个居民小组,无农业人口。到2000年,全镇有中学2所,小学3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3450人,教职工322人;医院2所,病床147张,医护人员168人;1000座电影院1家,说书茶社6家,敬老院1所,工商企业100余家,行政事业单位20余个,人口1.4万。名胜古迹有全国第一座实验性斜张桥、玄天宫、白兔井、宋邵雍宣讲《易经》故地演易台、学山石、纪念扶嘉的龙王庙、佛家寺庙滴翠寺等遗迹。

沉睡在长江里的"千年盐都"

两千多年前,汉高祖刘邦的大将樊哙在云安射猎,追逐一只白兔时,竟发现了一口盐泉,于是刘邦命当地隐士扶嘉掘井汲卤煮盐,从此拉开了云安汲卤煮盐的历史帷幕。今天,这里的一大部分已随着三峡工程蓄水沉入了水中,只有少部分珍贵的建筑被整体地搬进云阳新城保存了下来。虽然云安古镇从地理上消失了,但在所有热爱这片土地的人心中,云安永远存在。白兔指路,汉王煮盐论雄。

云安镇,位于重庆东部的"长江上游第一县"云阳县内,距县城37公里。这里曾经有过一座依山傍水、古朴悠深的古镇--云安古镇。想象中,顺着蜿蜒曲折的街巷,徜徉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宛如走进了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古色古香的阁楼、绿树掩映的民居、漆色斑驳的店门、悠闲漫步的老人、追逐嬉笑的孩童……一切都显得那样平和,让人恍如隔世。那古朴苍老而今风骨犹存的陕西牮楼,那两三座高耸的烟囱,那傲然横空的亚洲第一斜张桥和万古奔流吟唱的汤溪水,都在夕阳里昭示着古镇曾有的繁华和辉煌。

这里曾是称雄巴蜀、名闻遐迩的古盐都,涌流着世界最古老的盐泉。云安汲卤煮盐,以"白兔井"的诞生为标志。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为招收巴、蜀人定"三秦",率樊哙由东乡(今宣汉县)入朐忍县(今云阳)募兵招贤。樊哙在云安射猎,见一白兔,逐而射之,白兔负伤逃入草丛。樊哙拨草寻觅,发现石缝中有一股盐泉缓缓流出。刘邦与隐士嘉相遇洞口,嘉劝刘邦早定三秦大业,高祖知嘉志在扶翼,赐嘉姓扶,令扶嘉掘井汲卤煮盐。扶嘉使民在涌出地表的自然盐泉周围,用土石围筑成井口,向下挖掘,直到卤水涌出,建成了云安第一口卤井--白兔井,从此拉开了云安汲卤煮盐的历史帷幕。

扶嘉去世后,其女依嘱顺卤脉增掘九口盐井,井盐产量逐步扩大。此后,人们陆续开凿数百盐井,最多时达185口。据考古发掘发现,云安盐井不下500口,整个古镇就坐落在废井之上。许多井在使用若干年后,或因卤水改道,或因卤水变淡,或因山洪浸灌而被废弃。只有白兔井历经二千多年而卤水丰溢,直到1987 年,盐厂使用万县高峰浓卤后才寿终正寝。白兔井为云安盐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白兔井也是中国最古老、使用寿命最长、保存最完好的大口径浅井,在我国的盐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历史沿革

1898年设云安镇。1997年,面积2平方千米,人口1.6万,辖津口、大院坝、杉树林、箭楼、江西街、演易台、紫金桥、衙门口8个居委会。2006年辖杉树林、大院坝、箭楼、演易台4个社区。2009年,将原毛坝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云安镇管辖。区划调整后,全镇共5个社区、6个村,面积64.46平方千米。镇政府驻黄桷丫(原毛坝乡政府驻地)。 附:毛坝乡位于云阳县北部,距云阳镇12千米。辖白水1个社区,毛坝、铜鼓、三塆、大华、新建、翠田6个行政村。云(阳)奉(节)公路过境。 [代码]500235241:~001白水社区 ~201毛坝村 ~202铜鼓村 ~203三湾村 ~204大华村 ~205新建村 ~206翠田村 [沿革]民国中后期属云安镇,1952年置毛坝乡,1961年改公社,1988年改乡。1997年,面积67.4平方千米,人口2.3万,辖毛坝、李家、铜鼓、古松、双星、三湾、坪阳、白水、鄢家、柏青、大华、虎啸、红胜、新建、后六15个行政村。2002年9月25日,毛坝乡政府驻地由毛坝村6组迁至白水村2组(渝府[2002]158号)。2006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毛坝乡辖原毛坝乡和原南溪镇翠田村所属行政区域。共6个行政村,1个社区,面积62.2平方千米,总人口23118人。乡政府驻黄桷丫(原毛坝乡政府驻地)。2009年撤销毛坝乡。

行政机构

云安设有云安镇党委、镇人大主席团和镇人民政府为镇级党政机构,镇机关工作人员26人,有党委书记(兼人大主席)、镇长各1名,副书记2名,人大副主席1名,副镇长3名。8个居民委员会,17名居委干部。

云安移民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本地资源的枯竭和三峡工程搬迁的影响,到目前除云阳县水泥股份公司就地后靠外,其余企业或迁往他镇或实施改制,形成大量人员就业困难。全镇现在救济人口2593人,救济金达174.4万元,其中低保对象2269人,补差额147.3万元,精简退职老职工定期救济对象161人,救济金15.8人。

云安镇是三峡工程移民搬迁大镇。搬迁涉及7个居委会,64个居民小组,纯居民按92年库调需搬迁2466户8205人,房屋18.4万平方米,将与云阳镇迁往42公里以外的新县城。镇政府采取鼓励移民户自己组织到云阳新城建房、联建商开发建房和政府建小户型公房的办法,于99年开始将居民迁建到新城云安小区。

云安移民小区位于新县城中部,东临水库路,南接中环路,北邻水库公园和文化休闲长廊,北有望江路贯穿小区。现小区已建成房屋80多幢,40多万平方米,有门市1000余个,大型批发市场两个,第三人民医院、民德小学、滴翠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坐落其中。内有休闲广场两个,是一个以人为本,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舒适、优美、安全、文明、休闲、商贸为一体的现代新型小区。按县城规划小区主要发展汽配、汽修、旅游和商品批发。云安人在这里继续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