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茶竿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茶竿竹(学名:Pseudosasa amabilis (McClure) Keng f.)是禾本科,矢竹属乔木状竹类植物。高可达13米,竿直立,圆筒形,橄榄绿色,竿壁坚硬较厚,有韧性,箨鞘迟落性,革质坚硬质脆,鞘口于箨片两边有刚毛状繸毛,箨舌棕色、拱形,边缘不规则,暗棕色,具小横脉,质较箨鞘稍薄。小枝顶端具叶;叶鞘除边缘具纤毛外,叶片厚而坚韧,长披针形,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花序生于叶枝下部的小枝上,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小穗含小花,披针形,第一颖披针形,第二颖长圆状披针形,外稃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内稃广披针形,子房细长、呈纺锤形,无毛,柱头劲直,疏生羽毛。颖果成熟后呈浅棕色,笋期3月至5月下旬,花期5-11月。
分布于中国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近年江苏、浙江有引种栽培。生于丘陵平原或河流沿岸的山坡。 茶竿竹之主竿直而挺拔,节间长,竿壁厚,竹材经沙洗加工后,洁白如象牙,可作钓鱼竿,滑雪竿、晒竿、编篱笆等用。笋不作食用。
形态特征
乔木状竹类植物。地下茎合轴型。竿直立,高5-13米,粗2-6厘米;节间长(25)30-40(50)厘米,圆筒形,幼时疏被棕色小刺毛,老则变为光滑无毛,橄榄绿色,具一层薄灰色蜡粉,竿壁较厚,坚硬,有韧性,髓白色或枯草黄色,呈横片状或海绵状充满上部节间的内腔,在下部节间空腔内的髓则常干缩,呈薄片状或碎片状附着内壁,中空;竿环平坦或微隆起;竿每节分1-3枝,其枝贴竿上举,主枝梢较粗,二级分枝通常为每节1枝。
箨鞘迟落性,暗棕色,革质、坚硬、质脆,中部和基部较厚,背面密被栗色刺毛,尤以其中下部密集,腹面平滑而有光泽,边缘具较密的长约5毫米的纤毛,顶端截形,鞘口于箨片两边各有数条直而坚硬先端略弯曲的刚毛状繸毛,其长可达15毫米,箨舌棕色、拱形,边缘不规则,具睫毛,背面具微毛;箨片狭长三角形,直立,暗棕色,先端锐尖或呈锥形,边缘粗糙,内卷,纵脉显著,具小横脉,质较箨鞘稍薄。小枝顶端具2或3叶;叶鞘除边缘具纤毛外,余处均无毛,质厚而脆,鞘口两边稍高,具几根直而先端扭曲的繸毛,后者长7-15毫米;叶舌高1-2毫米,边缘密生短睫毛;叶片厚而坚韧,长披针形,长16-35厘米,宽16-35毫米,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无毛,嫩叶时基部有微毛,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嫩叶边缘一侧具刺状小锯齿,另一侧锯齿不明显而略粗糙,老叶边缘近于平滑而内卷,次脉7-9对,有小横脉;叶柄长约5毫米。
花序生于叶枝下部的小枝上,为3-15枚小穗所成的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小穗柄长2-10毫米,生有较长的微毛,其下还具长2-3毫米的小型苞片;小穗含5-16朵小花,披针形,长2.5-5.5厘米;小穗轴节间长约3毫米,粗1毫米,基部扁而细,上部具毛;颖2,背面上部密生纤毛,并在边缘有较长的纤毛,而下部则无毛,第一颖披针形,长6-7毫米,宽2-2.5毫米,第二颖长圆状披针形,长9-11毫米,宽4-5毫米;外稃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长10-15毫米,宽4-8毫米,背面密生微毛,上部的边缘有纤毛;内稃广披针形,长5-9.5毫米,脊间宽1-2.5毫米,下部无毛,脊上具微毛;鳞被3,居中一片较小,匙状乃至披针形,长2.5毫米,宽约1毫米,膜质,下部则较厚,边缘上部生纤毛;雄蕊3,花丝长约9毫米,花药长6-7毫米;子房细长、呈纺锤形,无毛,柱头3,长约5毫米,劲直,疏生羽毛。 颖果成熟后呈浅棕色,长5-6毫米,直径约2毫米,具腹沟。笋期3月至5月下旬,花期5-11月。[1]
主要变种
厚粉茶竿竹(变种)(植物研究)
该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箨鞘质地较薄,叶片较狭,小穗上颖及稃片上都具厚的白粉而毛较少或几呈无毛。花期4月,笋期4月。分布于中国广西荔浦县大口(模式标本产地)。
福建茶竿竹(变种)(南京大学学报)
该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箨鞘之顶端两侧隆起,箨舌背部具白粉。分布于中国福建政和(模式标本产地)。生于山坡林边。
薄箨茶竿竹(变种)(植物分类学报)
该变种的箨鞘、叶片质地较薄,箨鞘背部散生刺毛,仅在其中部和基部有较明显的淡棕色刺毛,箨鞘两侧略高,具椭圆状箨耳或仅有数条繸毛,幼竿箨环下密具白粉和稀疏倒刺毛,与原变种可以区别。分布于中国湖南及福建。生于向阳山坡。模式标本采自福建三明市莘口。
生长环境
茶竿竹适生年平均温度8℃以上,但也能够耐受-12℃的低温,适生范围比自然分布范围广。茶竿竹在土层30厘米以上的红壤、黄壤或沙质土都能生长,而在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pH值为4.5-7.0)的沙质土壤生长最好。
繁殖方法
移蔸基本方法是在冬末春初,竹林生理休眠状态即将结束之前,选取1-2年生、平均胸径2-4厘米、生长势良好的健康竹株作为母竹,小心挖取,注意不伤害秆基笋芽或鞭芽,挖取后将竹株向上斜削去梢,保留3-5盘竹枝,若长途运输则多带宿土并用黄草包扎,利用竹株秆基具有萌笋发鞭的能力,在茶竿竹适生造林地进行栽植扩林,密度一般为1800株/公顷。
栽培技术
抚育更新茶竿竹林经营相对粗放,无采收竹笋的习惯,退笋率较高,竹农经验性的采伐4年以上的竹株,难免存在滥伐现象。采取劈山、垦复、施肥、喷施杀虫药等基本抚育措施,可有效的促进茶秆竹林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在竹林更新过程中,大小年分明的茶竿竹林每2年择伐1次,于每度大年冬季生理休眠期全伐3度以上竹株;花年茶竿竹林则每年冬季全伐4年以上竹株。
茶竿竹竹秆通直,粗放经营的材用林密度一般在20000株/公顷左右,平均胸径4厘米,侧枝下垂分散程度不大,单株盖度较小。基于这种生物学特性和茶竿竹林的经营现状,结合笋用林经营过程中立竹度的控制方法,针对笋用或笋材两用茶竿竹林立竹度,立竹密度和平均胸径分别介于15750-20250株/公顷和4.5-6.5厘米时,茶竿竹秆材生物量可获得最佳值。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立地条件下,立竹密度可稍低;在丘陵贫瘠地段,立竹密度可稍高。茶竿竹林有大小年之分,林年龄结构调整方法,结合传统茶竿竹林采伐4年以上成材的经验,调整其年龄结构为1度竹:2度竹=1:1;花年茶竿竹林(大小年不明显)则取法雷竹林年龄结构调整方式,调整其年龄结构为1年生竹:2年生竹:3年生竹=1:1:1,这样可形成一个合理的年龄结构模式,以有效维持茶竿竹林笋、材产出,提高竹林生产力。
病虫防治
茶竿竹主要病虫害为竹笋夜蛾,竹笋夜蛾1年发生1代,每年清明前后茶竿竹出笋期,笋夜蛾幼虫在竹笋萌出地面后就蛀入竹笋内部蛀食笋肉,引起退笋或生长成畸形竹株。淡竹笋夜蛾是危害茶竿竹笋的优势种。由于竹笋夜蛾虫情复杂,虫龄不整齐,活动场所比较隐蔽,所以必须基于其生物学习性及发生规律进行综合防治,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防治竹笋夜蛾主要有3种方法:
提高竹林经营水平,预防病虫害发生。结台劈山松土,清除林内杂草灌木,改善竹林卫生环境,对消灭竹笋夜蛾的初龄幼虫和防止土中越冬的笋虫出土为害均有良好的效果,同时要及时发现并挖除虫害竹笋,杀死笋中幼虫;
物理诱杀。竹笋夜蛾成虫具有趋光性,可以采用交流黑光灯在晚上19:00-22:00进行诱杀,这是减少虫口密度的有效措施之一; 化学防治。在茶竿竹竹笋夜蛾虫口密度较大、竹笋受害率较高的情况下,仍然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在茶竿竹出笋初期和盛期各喷洒对水比率为20毫升/升的25%的笋虫灵1号和18%的笋虫灵2号乳剂1次,防治效果达85%以上。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江苏、浙江有引种栽培。模式标本采自广东广宁。
主要价值
茶竿竹壁厚节平,材质优良;竹笋鲜甜可口,营养元素较为齐备;竹株刚劲挺拔,适生范围广,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经济观赏竹种。 茶竿竹地下茎复轴混生,介于单轴散生的散生竹类与合轴丛生的丛生竹类之间,可作为竹类植物系统演化的典型竹种,极具学术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