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聚花合耳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聚花合耳菊(学名:Synotis glomerata (F. J. Jeffrey) C. Jeffrey et Y. L. Chen)是菊科合耳菊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基部未详。茎单生,直立,高达120厘米,弯曲,具短花序枝,被黄褐色绒毛,或多少脱毛。生于林地及灌丛边缘、岩石山坡,海拔2500—3300米,分布云南西部(腾冲、福贡),缅甸北部。
形态特征
植株
多年生草本,基部未详。
茎
茎单生,直立,高达120厘米,弯曲,具短花序枝,被黄褐色绒毛,或多少脱毛。
叶
叶具短柄,椭圆形或倒披针状椭圆形,长6-22厘米,宽1.5-6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边缘有具小尖细锯齿,膜质,上面被疏贴生短硬毛,下面被疏蛛丝状毛,或多少脱毛,羽状脉,侧脉8-9对,弧状斜升,叶脉在下面明显;叶柄长1-2厘米,被疏黄褐色绒毛或脱毛。
花
头状花序具异形小花,无舌状花,多数,约20-25排列成密圆形腋生及顶生团聚状伞房花序;花序梗短,长约5毫米,被黄褐色绒毛,具基生苞片及1-2小苞片;苞片和小苞片线形。总苞圆柱形,长约3毫米,宽1.5毫米,具外层苞片;苞片5,线状钻形,长达总苞之半;总苞片5,长圆形,宽1.5毫米,顶端钝或有时尖,上端被短柔毛,近革质,边缘宽干膜质,外面被疏短柔毛或变无毛。边缘小花2,花冠丝状,长4.5-5毫米,顶端具极小5小齿;管状花3-4,花冠黄色,长约7毫米,管部长2-2.5毫米,檐部伸出总苞,漏斗状;裂片卵状长圆形,长1.3毫米,尖。花药长约3毫米;花药尾部略长于颈部;裂片长圆状披针形;花药颈部较狭,向基部稍膨大。花柱分枝长0.8毫米,顶端钝,边缘具短乳头状毛,中央的毛伸长,明显长于两侧的。
果
瘦果圆柱形,长1.5毫米,无毛;冠毛长5.5毫米,白色。 花期8-9月。[1]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500-3300米的林地、灌丛边缘和岩石山坡。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西部(腾冲、福贡)。缅甸北部也有分布。
参考来源
- ↑ 聚花合耳菊 Synotis glomerata千草植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