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九乡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九襄镇隶属于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地处泥巴山南部,汉源县城北部,东邻安乐镇,南与富春乡接壤,镇人民政府距汉源县城22千米 ,总面积175.98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九襄镇有户籍人口68677人 。

2019年12月11日,撤销大田乡和双溪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九襄镇管辖 。截至2020年6月,九襄镇下辖3个社区、14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梨城西路83号附1号 。

2019年,九襄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42个 。[1]

建置沿革

原九襄镇

汉朝时期,九襄镇境域属沈黎郡,后属牦牛县。

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称汉源,后为沈黎县治地。

汉朝至隋朝,为郡、县治地。

唐朝时期,设洪源郡。

康熙三十年(1691年),设汉源场。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设汉源乡。

1950年,设九襄镇。

1958年,九襄、大田、双溪、丰厚4乡合并为九襄公社。

1959年,改九襄镇。

1992年9月,丰厚乡并入 。

原大田乡

古代时期,大田乡境域为笮都地。

明朝时期,万历十九年(1591年),属大田土百户。

清朝时期,道光十三年(1833年),废土司。

民国时期,置田域乡。

1951年,析置大田乡。

1958年,乡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

原双溪乡

古代时期,双溪乡境域属清溪城厢镇。

民国时期,属附城乡第16保。

1949年,设双溪乡。

1958年,并入九襄公社。

1959年,析置双溪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

撤并后

2019年12月11日,撤销大田乡和双溪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九襄镇管辖 。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双溪乡下辖2个社区、17个行政村:梨城社区、九龙桥社区、满埝村、大木村、枣林村、百挑村、后山村、埝坪村、红光村、三强村、埝沟村、大庄村、幸福村、清泉地、刘家地、民主村、周家村、河西村、梨坪村 。

截至2020年6月,九襄镇下辖3个社区、14个行政村:九龙桥社区、梨城社区、民主社区、大木村、周家村、清泉村、梨坪村、枣林村、红光村、大庄村、堰沟村、三强村、锦新村、新阳村、木槿村、龙池村、桃源村 ;镇人民政府驻梨城西路83号附1号 。[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九襄镇地处泥巴山南部,汉源县城北部,东邻安乐镇,南与富春乡接壤,镇人民政府距汉源县城22千米 ,总面积175.98平方千米 。

地形地貌

九襄镇地形地貌境内最高点位于晒日坡,海拔3138米;最低点位于龙洞湾,海拔700米 。

气候

九襄镇属亚热带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河谷炎热,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干冷,多年平均气温16.7℃,无霜期年平均30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53.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653.8毫米 。

水文

九襄镇境内属流沙河流域,流经大木村、周家村、清泉村、河西村等,在境内有3千米左右。

自然灾害

九襄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泥石流、山体滑坡、山洪、冰雹等,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2010年7月17日,造成农作物受损1188.2亩,直接经济损失达4246.1万元 。

自然资源

九襄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铅、锌铁、煤炭、高岭土、花岗石等,集中分布在九襄镇后山村 。

2011年,九襄镇有耕地面积19800亩 。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原双溪乡辖区总人口45378人 。原大田乡辖区总人口12685人 。原大双溪乡辖区总人口6990人 。

截至2017年,原双溪乡常住人口48521人 。原大田乡常住人口13160人 。原双溪乡常住人口7260人 。

截至2019年末,九襄镇有户籍人口68677人 。[3]

经济

综述

2019年,九襄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42个 。

农业

2011年,九襄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以种植水稻、玉米、红薯、洋芋为主,农业总产值1.9亿元,生产粮食8880吨,其中水稻6179吨,小麦11吨,玉米1468吨,红薯631吨,洋芋333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38500头,年末存栏20900头;羊饲养量3500只,年末存栏1800只;牛饲养量6500头,年末存栏3600头;家禽饲养量562896羽 。

工业

2011年,九襄镇有工业企业23家,职工218人;工业总产值1200万元,比上年增长7.8%,实现工业增加值696万元,比上年增长5.3% 。

商贸

2011年末,九襄镇有商业网点955个,职工2770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2亿元,比上年增长8.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4亿元 。

金融

2011年,九襄镇财政总收入1277万元 。[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九襄镇有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1310人专任教师50人;小学7所,在校生3782人,专任教师19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600人,专任教师130人,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351人,专任教师128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2391人,教育经费达1.33亿元 。

文化事业

2011年末,九襄镇有文化艺术团体12个,会员647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0个,演职人员407人;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22个,藏书3.7万册 。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九襄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个,其中卫生院1个;病床337张,固定资产总值0.32亿元,专业卫生人员179人,其中执业医师76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63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8.2万人次 。

社会保障

2011年,九襄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93户,人数1217人,支出246.8万元,比上年增长9.15%,月人均169元,比上年增长15.2%;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208人次,支出8.8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62户,人数2139人,支出142.9万元,比上年增长9.36%,抚恤事业费支出147.61万元,比上年增长0.26% 。[5]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九襄镇有邮政网点1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38.62万份(册),业务收入180万元,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8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0240门;移动电话用户3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56.6%,宽带接入用户150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420万元 。

给排水

2011年末,九襄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生产能力9000吨/日 。

供电

2011年末,九襄镇镇区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变压器4台,总容量36.21兆伏安 。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九襄镇"戊戌变法"时人口满5万成立自治会镇所,于是将周围诸乡并入,得九个半乡,因"乡"与"襄"同音,故名九襄 。

文物古迹

九襄镇境内有一座石牌坊,它位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官马大道上,九襄石牌坊建造于清朝道光二十九年,历时9年。整个牌坊融合我国古代戏曲的川剧艺术于一体,按"忠、孝、节、义"为主题雕成48本传统川剧戏曲,浮雕169幅,大小人物570余个,或独自一人,或群集于一,但皆自然真实,面目清晰,毫发毕现。整座石牌坊的建筑造型非常奇特,着重突出了本地的乡土人文和佛家文化思想的融合。

荣誉称号

2021年4月,被四川省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评为"四川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交通

2011年,九襄镇有雅西高速公路、108国道过境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