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烏江鎮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地處蘇皖兩省交界處,為八百里皖江第一鎮,是安徽面向長三角的東大門。自西晉太康六年(公元285年)於東城界置烏江縣,至明洪武年初(公元1368年)廢縣為鎮,烏江共有1083年治縣歷史。今江浦高旺、龍山、蘭花塘、橋林、石橋等地皆是烏江縣轄地。南京市浦口區烏江鎮(今浦口區橋林街道)與和縣烏江鎮原屬一地,位於長江北岸。後因人為行政因素分開分屬兩地,分裂至今。
轄區區位優勢顯著,坐擁長江黃金水道,兩個碼頭通江達海,三條省道穿境而過。距馬和汽渡6公里,安徽省北沿江高速10公里,南京長江三橋20公里,馬鞍山長江大橋30公里,江寧錦文路過江隧道5公里(規劃建設),南京地鐵S3號線寧和城際一期高家沖站6公里,二期貫穿全境。
兩千多年前,楚漢相爭的悲壯歷史就在這裡宣告結束,西楚霸王項羽在此自刎身亡,烏江自此馳名天下。烏江自古文人輩出,唐朝詩人張籍、南宋愛國詞人張孝祥、書法家張即之、近代書豪范培開、當代草聖林散之等都出生於烏江,並在這塊土地上留下了他們奮鬥的足跡。
古鎮烏江正煥發着新的活力,先後引進明發集團、華夏幸福集團、南京金箔集團、長三角裝飾城等眾多商業入駐。目前已簽約在建江蘇省中醫院,南京藝術學院以及由南京市第一幼兒園、南師附小、南京市樹人中學聯合打造的"一師樹"學校項目。[1]
歷史沿革
晉時期
西晉置烏江縣。
《續通典》載:西晉"太康六年(公元285年)於東城界置烏江縣。"當時的烏江縣大體上由東城地域析出,也包括堂邑的一部分地域。江浦縣誌載:"晉太康六年,於縣境西南置烏江縣,治烏江鎮,隸揚州淮南郡,領今縣城以西地區。"對照和縣誌書《歷陽典錄》,"烏江令,二漢無,晉書有,太康地誌屬淮南",永興元年(公元304年)分淮南陽郡之烏江、歷陽二縣置歷陽郡"即太康六年(公元285年)至永興元年烏江與歷陽均屬淮南郡,到永興元年烏江縣就歸屬歷陽郡了。從此烏江、烏江縣就和歷陽、和州密不可分了,因為烏江離歷陽的距離畢竟只有二十公里。兩晉,烏江縣一直屬歷陽郡。
西晉太康六年(285年),屬揚州淮南郡歷陽縣。
西晉永興元年(304年),分淮南郡之烏江、歷陽、阜陵、龍亢四縣。
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時,征戰連年,更替頻繁,長江沿岸更是用兵之地,烏江的建置也多變。
永初二年(421年)公淮東為南豫州,臨江郡及烏江縣屬南豫州。
永初三年(422年),歷陽郡屬南豫州,轄歷陽、烏江、龍亢三縣。
元嘉八年(431年),歷陽郡轄歷陽、烏江、龍亢、雍邱、酇縣五縣。
孝武大明五年(461年)以烏江並懷德二縣立臨江郡,為臨江郡治。
前廢帝永光元年(465年)省臨江郡,懷德即住郡漢烏江還本。
永光元年(465年),撤臨江郡,烏江縣仍屬歷陽郡。
永光五年(469年),撤臨江郡,烏江縣改屬歷陽郡。
建元二年(480年)罷並歷陽後復置。
永明二年(484年)割揚州宣城、淮南,豫州歷陽、譙、廬江、臨江六郡復置南豫州。臨江郡及烏江縣仍屬南豫州。
梁太清三年(549年)七月,烏江縣入東魏。屬譙州(改治新昌,今滁州市區)臨滁郡(治葛城,今江蘇江浦縣東葛鎮)。
大象初(579年),盡取陳江北地併入歷陽,烏江縣周改為同江郡。
隋唐時期
五代十國時期
烏江隨和州先後屬吳、南唐、周。"吳、南唐、周有。","和州領縣三,歷陽舊縣、烏江舊縣、含山舊縣。"
唐哀帝天佑四年(907年,後梁太祖開平元年)四月唐亡,烏江縣屬吳國和州(治歷陽,今為鎮)。
後晉天福二年(937年,南唐升元元年)十月,南唐代吳國,烏江縣屬德勝軍(治合肥,今為市)和州。
958年2月,後周克淮南14個州與南唐劃江為界。烏江縣屬保信軍和州(仍治歷陽)。
宋元時期
烏江屬和州。《宋書·地理志》:"和州上。……南渡後為姑孰、金陵藩蔽。……烏江縣中。宋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廢為鎮,七年(公元1137年)復。"
北宋烏江(仍治今烏江鎮)屬淮南道和州(治歷陽)。
宋至道三年(997年),改淮南道為路(治揚州,今為市)。
南宋烏江(仍治今烏江鎮)改屬淮南西路(仍治揚州,今為市)和州(治歷陽)。
元時,烏江屬和州。《元史·地理志》:"和州中……烏江縣中……"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正月,和州安撫司升為和州路,轄歷陽、烏江、含山三縣。
元至元二十八年正月,降和州路為州。烏江屬之。
明清時期
明初,烏江廢縣為鎮後,其地域也就不是原烏江縣地域,大致縮小到現和縣烏江鎮地域。《江浦縣誌》載:"明初烏江縣入和州,屬廬江府;……洪武九年(1376年)六月,劃和州遵教、懷德、任豐、白馬(今高旺、石村、龍山、城東)4鄉及六合縣孝義鄉,滁州豐城鄉置江浦縣"。所劃出的地域正是今江浦縣城以西至駐馬河邊原烏江縣的大部分區域。
明洪武元年(1368年),烏江屬江南行省(治應天府,今南京市)廬州府(仍治合肥,今為市)和州(仍治歷陽,今為鎮)。不久,撤銷烏江縣,併入歷陽縣。
明洪武二年(1369年)復改縣為州,乃屬廬州府。
明洪武七年(1374年),屬鳳陽府和州,不久直屬南京。
清順治二年(1645年)和州屬江南左右布政使司。
清乾隆八年(1753年),屬安徽巡撫部院,安廬滁和道。
清宣統三年(1911年),和州光復,結束了幾千年的封建統治,改和州為和縣,直屬省都督。[2]
新中國成立後
1949年10月,成立和縣人民政府,劃巢湖地區。
1949年12月,劃南京市。
1950年,劃巢湖地區。
1952年,劃蕪湖地區。
1958年12月,和縣與含山縣合併成立和含縣,劃馬鞍山市,成立烏江公社。
1959年4月,劃蕪湖地區,同年5月,和含縣劃開。
1965年,劃巢湖專區。
1970年,改烏江鎮。
1999年7月9日,安徽省政府批覆撤銷巢湖地區及縣級巢湖市,設立地級巢湖市。
1996年,烏江鎮面積74平方千米,人口3.7萬人,轄百姓、石山、四聯、五一、顏周、建設、楊莊、松棵、駐馬、七星、光榮、民主、宋橋、五墩、濮陳、龍王、黃壩、一聯18個村委會和惠北、鼓樓2個居委會;濮集鄉轄人民、石巷、劉李、馬廟、朱裴、何村、金樓、濮集、嚴莊、邵李、新圩、永樂12個村委會。
2004年,將原濮集鄉整建制和原張家集鄉的彪塘、周集、寶塔3個村委會併入烏江鎮。調整後烏江鎮轄惠北、鼓南、濮集街3個居委會和四聯、駐馬、石山、光榮、建設、黃壩、宋橋、卜陳、七星、五一、百姓、何村、邵李、新圩、人民、新樂、石劉、金馬、新濮、彪塘、周集、寶塔22個村委會。
2011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國函〔2011〕84號),和縣(除沈巷鎮)劃入馬鞍山市。
注:南北朝這160年裡,烏江有120年(公元461年至公元581年)的郡治歷史。名稱、建置的變化均與戰爭勝負、地域易主有關。臨江、江都、齊江、同江,郡名都有"江"字,這充分說明烏江在南北朝時,作為長江渡口、沿江屏障的戰略地位之重要。
地理位置
"千年古鎮,西楚烏江。"烏江地處蘇皖兩省交界處,面積150.94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61302人(2017年)。為八百里皖江第一鎮,是安徽面向長三角的東大門。
浦口區烏江鎮(原江浦縣林山鄉)與和縣烏江鎮原屬一地,位於長江北岸。後因人為行政因素分開分屬兩地,分裂至 今。
烏江區位優勢顯著,坐擁長江黃金水道,兩個碼頭通江達海,三條省道穿境而過。距馬和汽渡6公里,安徽省北沿江高速10公里,南京長江三橋20公里,馬鞍山長江大橋30公里,江寧錦文路過江隧道5公里(規劃建設),南京地鐵S3號線寧和城際一期高家沖站6公里,二期貫穿全境。
地域文化
早在兩千多年前,楚漢相爭的悲壯歷史就在這裡宣告結束,霸王項羽就在這裡自刎身亡。其叱咤風雲的英雄氣概引來無數墨客騷人、諸多名家來此憑弔,唐朝詩人張籍、南宋愛國詞人張孝祥、近代書豪范培開、當代草聖林散之都出生於烏江,並在這塊土地上留下他們奮鬥的足跡,而今古鎮烏江正沿着新世紀東向發展,加速融入長三角的改革步伐揚蹄奮進!榮列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安徽省五大邊貿集鎮、安徽省勞務培訓基地。
走進古鎮烏江,展現 在您眼前的是一幅動人的畫卷:宛如一條白練的駟馬新河深情地環繞着烏江鎮,河面上汽笛長鳴,船帆點點;寬闊整潔的"井"字大街兩旁,商品雲集於市,人潮如織,聳立於鳳凰山上的霸王祠遠眺着花紅柳綠、美麗壯觀的駟馬山景區,南北對峙,一古一今,相映成趣。
解放前的烏江古鎮,街道縱橫,建築多呈低矮的深巷,青石板路面,狹窄而長,鎮上商店、當鋪、錢莊、花行、木行、客棧、澡堂、各類作坊近百家,尤其是"烏江衛花"文明遠廣,民間流傳着這樣兩句話:"湖廣絲綿甲天下,溫暖不如烏江花"。烏江衛花色白,纖維細膩,質地柔軟,是棉花中的上乘之品。宋美齡曾在烏江建造一座為全套美國設備的軋花廠;美國經濟顧問團也曾在這裡掛起了"棉花實驗區"的招牌,企圖壟斷棉花經營。由於經濟脈絡掌握在財主及少數富商之手,勞動人民債務累累,一貧如洗。那時的烏江環境存在一片髒、亂、差的現象。
解放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烏江鎮容鎮貌發生了根本變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烏江鎮黨委、政府按照人民的願望,積極開發新型街道,鋪設了一條環鎮公路,並新建了農貿市場、加油站、拓寬貨運碼頭。為方便遊客,修寬了通向霸王祠的水泥公路,全長約千米。裁彎取直了老街路面,逐步改變老街舊貌,新建一條全長千米的商業大道街以及全長1.5公里的項羽路、2公里的烏江大道,幅寬28米和40米,並布有河濱景觀大道、寶利城等休閒服務設施,經過半個世紀以來的努力,如今的烏江鎮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昔日低矮、破舊的住宅,如今被一幢幢多層樓房所代替。全鎮農村現有6248戶建起了樓房,建築面積約75萬平方米,鎮區面積5.5平方公里,全鎮總人口61302人(2017年),散居於11個行政村(375個自然村)和4個社區,流動人口達1萬餘人。項羽路旁的農行辦公大樓、中心幼兒園、鎮人民政府、行政服務大樓等熠熠生輝,閃爍着迷人的光彩,其他如街道架起路燈照明,確實今非昔比。全鎮已形成服務、農貿、小商品、豬、牛、竹、木等幾大專業市場,還建起占地1.5萬平方米皖東邊貿綜合交易市場,並有往日的霸王祠舊址,經過歷年來多次修葺,現已按歷史最繁榮的規模修復建成了亭、台、樓、閣,四周松柏環繞,典雅古樸,吸引絡繹不絕的中外遊客,同時着手新辟"三賢閣"、"虞姬園"等景點,確定為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項羽突圍的駟馬山古戰場,現已建成一座引江工程水利樞紐。這座雄偉壯觀的烏江駟馬山引江工程,幹流總長269公里,具有抗旱、防汛、灌溉、航運等多種功能。旱時,它能使蘇皖兩省10個縣(區)100多萬畝農田受益,澇時,又能使這些農田不為水患所害。投資2000多萬建設具有防洪、排灌功能為一體的石跋河水利樞紐工程,還受到國家主席江澤民同志親自視察。該水利樞紐可使占地近300平方公里的石跋河流域20萬畝耕地和10萬多人口免遭旱、澇之苦。
經濟概況
古鎮烏江正煥發着新的活力,先後引進明發集團、華夏幸福集團、南京金箔集團、長三角裝飾城等眾多商業入駐。已簽約在建江蘇省中醫院,南京藝術學院以及由南京市第一幼兒園、南師附小、南京市樹人中學聯合打造的"一師樹"學校項目。
2011年,全鎮預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36.7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11.5億元,比2006年分別增長5.4倍和5.7倍;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600萬元,比2006年增長2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2.7億元,比2006年增長3倍;農民人均純收入7987元,比2006年增長2倍多。先後獲得了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安徽省五大邊貿重鎮之一,安徽省綜合改革試點鎮,安徽省批"擴權強鎮"試點鎮,安徽省首批產業集群專業鎮,安徽省新農村建設示範鎮,安徽省全民健身示範鄉鎮等。
基地園區初具規模。園區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5億元,建成了4平方公里省精細化工基地和3.5平方公里烏江工業園兩大載體,完成了道路、供排水管網、供電、電信、有線電視等建設,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服務功能更加齊全,初步形成了精細化工、精密鑄造、新型材料、倉儲物流、服裝加工五大主導產業。
農業結構得到優化。克服各種自然災害,特別是成功抵禦了2008年特大雪災和2011年重大旱情,農業生產連年豐收,黃金瓜、豆類、蔬菜等種植面積迅速增長,效益明顯提升。全鎮萬畝蔬菜、萬畝瓜果、萬畝苗木、萬頭牲畜的產業結構已初步形成,生態養殖、規模種植模式開始推廣。蔬菜產業提升行動全面啟動,新建蔬菜基地400畝;農業科技入戶全面推進,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預測預報進村入戶,牲畜強制免疫到點到面。
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以城市建設年為契機,加快城鎮建設步伐,完善鎮區功能,全力提升城鎮化水平。五年累計投入1億多元用於城鎮基礎建設,城鎮建成區面積達到6.5平方公里,城鎮化率提高近12個百分點,達35%。東星花園和七星家園建成,結束了烏江無高檔住宅小區的歷史;新的計生所、派出所、煙草所、財政分局大樓投入使用,改善了鎮直單位的辦公條件;君臨尚城建成和項羽路、烏香路改造,改變了鎮區的面貌;七星路建成通車,拉開了鎮區的框架。
人居環境有效改善。投入2000多萬元,對烏江主大街實施硬化、淨化、亮化、美化和綠化。占地80畝,集健身、文化活動為一體的烏江鎮文化體育廣場已全面啟動;綜合性文化站和濱河健身長廊已投入使用。綠化鎮區南入口、美化東河沿、亮化項羽路,完成河灣溝整治、老街改造和北莊生態濕地工程。積極實施華星老廠區搬遷和鐵鵬水泥技改工作,不斷建設宜居烏江。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投入1700多萬元,實施了村村通工程,完成了54公里水泥路面,有效解決了農民出行難的問題。實施了人飲水工程,投資500多萬元,改造和擴建卜集自來水淨化設施,有效地解決了2.5萬人吃水難的問題。實施了文化惠民工程,全鎮新建農家書屋7個,有效解決了農民求知難的問題。推進了新農村建設,順利完成了三批23個新農村示範點建設工作,有效解決農民居住環境差的問題。
工業
烏江是全國著名的"縫紉工之鄉",九十年代初有二十多家小服裝廠,培訓了數千名縫紉工。僅向浙江海寧一地就輸送了千名縫紉工,《浙江日報》、《海寧日報》、《錢塘江報》都作過報道。
本鎮工業經濟和社會事業迅猛發展,先後被命名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安徽省五大邊貿集鎮之一、安徽省綜合改革試點鎮。
依託資源和區位優勢,我鎮經濟發展的定位是:工業強鎮、邊貿重鎮、旅遊名鎮。為實現這一目標,2003年我們創辦了烏江工業園作為招商引資的載體和平台。兩年的發展,烏江工業園已初具規模,分為一園三區,即中心工業區、化工區、四聯工業區。
07年中心工業園新征土地1120餘畝,園區面積由原0.8平方公里擴大到近2平方公里,化工園新征土地410畝,建成區達1600多畝。總投資近2000萬元的工業園通江大道已完成830米路基工程,二期工程全面啟動,中心園主幹道東延、西拓1000多米,二縱二橫框架初步形成。下水道、人行道改造工程即將完工,新安裝路燈80多盞,園區形象進一步提升,功能進一步完善。園內分食品深加工、機械製造、輕紡服裝三大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
烏江化工區屬烏江工業園的特色園,以化工產業為主導,重點發展生態農藥、生物製藥、精細化工等高科技含量的化工產業。園區位於長江岸邊,總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化工園始建於2004年,分兩期建設。化工園一期規模1200畝,已有上市公司安徽華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入園建設,主要生產生態農藥,總投資10億人民幣,06年7月將全部投產;二期4000畝用地規劃已完成,詳細規劃正在編制之中。建成後可容納80家化工企業入園,預計總投資35億元,主要吸引國內外化工企業入園投資。化工園依長江,靠省道(105),近高速(江北沿江高速),5000噸級的化工園自備碼頭正在規劃建設,水陸交通十分便捷。園區建有日供2萬噸自來水廠一座,建有11萬伏變電所、3.5萬伏變電所各一座,化工專用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中,設有國家級達標污水排放口。
四聯工業開發區是蘇皖兩省合作創辦的新型辦園模式,由南京市浦口區、安徽和縣人民政府、南北兩個烏江鎮四家聯合創辦的工業園。整合和縣及南烏江鎮的土地資源與浦口區及北烏江鎮的資金、政策、項目資源,實行優勢互補。
園區地處蘇皖交界處巢寧路邊,園區規劃面積4500畝,分為房地產項目區和工業加工區。正在做詳規,對外招商。
農業
全鎮總面積為14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4萬畝,水面面積2.1萬畝,林業面積0.96萬畝。交通便利,土質良好,經濟作物面積較大,五早作物播種面積及耕作水平均在全縣前列,是城郊的菜藍子。
2005年全鎮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75000畝(含複種),其中優質水稻面積62500畝,占水稻總播種面積的95%,油菜總播種面積36055畝,蔬菜總面積7890畝,大棚蔬菜面積6800畝,以發展無公害蔬菜為突破口,發展特色農業,形成萬畝水產養殖、萬畝無公害蔬菜、萬畝花卉苗木的產業格局。
烏江衛花:
洪武九年(1376年),和縣尊教、懷德、任豐、白馬四鄉(今高旺、石村、龍山、城東)劃歸原江浦縣。從烏江鎮卜陳至橋林十里、橫路及烏江橋北一帶,地處長江下游江灘,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加之四季雨水充沛,適合農作物生長,除盛產稻麥、五穀雜糧外,尤以棉花著稱,時稱"衛花"。烏江"衛花"產量之高,顏色之白,纖維之長,保暖之強,異於其它各地所產之棉,是烏江農民重要的經濟作物。
昔日,烏江以棉花行、米行為盛較多。在和浦所屬烏江一帶,民間對"烏江衛花"傳說頗多,更神乎其神地稱之為"寶花"、"花中仙子"。每到金風送爽習習之時,花仙子從天而降,散寶花于田野,造福於人間。所以"衛花"-"寶花",誰能得之,終生享用。
某年有一位老婦,時值臘冬,無錢過年,冒着鵝毛大雪,身背棉花,上街叫賣,從南街到北街,無人過問,遂轉回。當她經過一家棉花行時,被一位住行客人看到,如此大雪,老婦身上及棉袋,竟無一片雪花,無一點水珠,很是奇怪,隨喚老婦人入行內,解袋看花,即以行市最高價,加倍付給,購下此棉。後來這人就用這袋"衛花",製成一件"火龍寶衣"。又傳說,一農民秋後在范家花園中一塊棉田裡拾野棉花(棉花收穫後,殘落在地下的棉花,將拾得的棉花做成茶焐子--從前沒有保溫瓶即用布與棉花縫製茶焐子)時值寒冬,滴水成冰,然茶焐子裡的水保溫不涼。
等等奇聞,使"烏江衛花"因此馳名大江南北,尤以寧滬一帶為盛。故而每年秋後,各地棉商蜂擁烏江,收購大批棉花,運往各地,加工銷售。在南京、蘇州、上海等地,凡是做棉絮、棉檔生意的大商店,其店牌橫匾上都大書特書"烏江衛花"字樣,可想"烏江衛花"飲譽之盛了。據志載,清代詩人吳本錫曾來烏江,他對烏江衛花大為讚嘆有詩云:湖洲絲棉甲天下,溫暖不如烏江花賈舶欲來天氣好,家家白雪曬檐牙。
自明末清初以來,烏江地區棉花生長日趨發達,家家種棉,一到秋天,這裡成了銀色海洋,蔚為大觀。隨着衛花聲譽大振和產量劇增,烏江、橋林開設了許許多多棉花收購行,僅烏江鎮就分布於老街上的棉花行便有十餘家,有的是百年老行,每年都收購千擔以上的上等皮棉,運往江浙等地,為了使棉籽軋成皮棉,大大小小人工操作的軋花廠、絞花機遍於街鄉,隨之而來的棉籽榨油廠,棉餅加工廠,也相繼興起,如花園油坊、駐馬油坊、五一油坊、許油坊等等,年產近萬斤棉籽油和大量棉籽餅,遠銷蘇南、皖南一帶。在烏江、橋林,一些手工業者開始建造小型紡織作坊,有上十家之多。如烏江范家紡織坊,便有十餘台織布機,織梭晝夜不停,小機布出現於市上,成了人們"搶手貨",這樣就初步形成了烏江衛花的種植、收購、軋花、加工、紡織、生產、銷售一條龍的繁榮市場。
30年代初,為了適應"烏江衛花"的生產需要,在今烏江鎮項羽北路兩側興建了一座大型全部機械化的棉花加工廠-烏江軋花廠,該廠全部使用進口機器,自動流水生產線,年產量萬擔以上,據說這座工廠是蔣夫人宋美齡投資建造的,她還來廠視察過。抗日戰爭勝利後,該廠又引進美國"愛"字和"德"字棉品種,廣為種植,與"烏江衛花"媲美,一時傳為佳話。當時有人吟詩讚揚說:千古英雄一霸王,烏江重鎮史名揚。棉花盛產傳聲譽,水陸交通好地方。[3]
古今名人
書法名人:宋代和州書法家輩出,如徐兢書法,受到宋徽宗趙佶愛賞,曾召至宮中,書寫"進德修業"四字,趙佶駭異,連聲稱讚,故有"宣和書法博士"之稱。張孝祥工翰墨,擅長草書,朱熹稱他"作字多得古用筆意"。張孝祥之侄張即之亦工書法,學米芾,而參用歐陽詢、褚遂良的體勢筆法,尤善大字,現存書跡有《報本庵記》、《書杜詩卷》、《金剛波羅蜜經》、《華嚴經》等。明代戴重檀草書法,清代戴本孝擅長隸楷書法。
清末民初,烏江范培開隨師張栗庵學書法,取漢魏唐宋歷代書法名家之長,自成一家,後為書法家唐駝發現和推崇。民國2年(1913年),在上海全國書法大賽中名列第二,《神州吉光》書法雜誌曾有專文介紹范培開書法。
建國後,和縣書法家及書法愛好者遍步城鄉。其中烏江林散之書法藝術有極高成就,是我國書法藝術的一代宗師,被譽為"當代草聖",有《林散之書法選集》存世。
樂府詩人--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和州烏江人(今安徽和縣烏江鎮)。貞元初,與王建同在魏州學詩,後回和州。貞元十二年(796),孟郊至和州,訪張籍。十四年,張籍北游,經孟郊介紹,在汴州認識韓愈。韓愈為汴州進士考官,張籍被薦,次年在長安進士及第。元和元年(806)調補太常寺太祝,與白居易相識,互相切磋,對各自的創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張籍為太祝10年,因患目疾,幾乎失明,明人稱為"窮瞎張太祝"。元和十一年,轉國子監助教,目疾初愈。15年後,遷秘書郎。長慶元年(821),受韓愈薦為國子博士,遷水部員外郎,又遷主客郎中。大和二年(828),遷國子司業。世稱"張水部"、"張司業"。
愛國詞人--張孝祥
張孝祥(1132~1169)。南宋詞人。字安國,號於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人。父祁,曾任直秘閣,淮南轉運判官。張孝祥自幼聰明好學,博聞強記。紹興二十四年(1154)參加廷試。與秦檜之孫秦塤同場。主考官魏師遜及湯思退等為逢迎秦檜而定秦塤為第一,張孝祥第二。高宗讀策後,認為他"議論雅正,詞翰爽美",親擢為進士第一。因此秦檜對張孝祥極為不滿。及第後,又上疏為岳飛辯冤,更為秦檜所忌恨。秦檜使人誣陷其父與張浚、胡寅等人謀反,於是張祁、胡寅等皆被下獄,紹興二十五年秦檜死後才獲釋。張孝祥入仕後,先補承事郎,簽書鎮東軍節度判官。轉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國史實錄院校勘。以後幾年曆任秘書郎、尚書禮部員外郎等職。他"性剛正不阿",在朝任職期間,曾先後上《論先備札子》、《論治體札子》、《論涵養人才札子》等奏議,提出了加強邊備、抵禦金人;掃除積弊,改革政治和培養、選拔人才的種種主張,表現了他在政治上的遠大理想。隆興元年(1163)授集英殿修撰,知平江軍府事。張浚北伐,他又被任為建康留守。以後知靜江、潭州、荊南湖北路安撫使。在地方官任上,他嚴明法紀,鋤抑強暴,賑濟災荒,"庭無滯訟"。張孝祥舉進士出自湯思退之門,曾受到湯的舉薦提拔。但後來他卻反對湯思退的議和主張,而支持主戰派將領張浚的北伐,因而不斷受到主和派的誹謗、打擊。乾道五年(1169)因病以顯謨閣直學士的身份離職,退居蕪湖,講論理學,徜徉山水。
南宋書法大家--張即之
張即之,南宋書法家,字溫夫,號樗寮,歷陽烏江(今安徽省和縣)人。生於名門顯宦家庭,為參知政事張孝伯之子,愛國詞人張教祥之侄。以父蔭銓中兩浙轉運使。舉進士。歷官監平江府糧科院、將作監薄、司農寺丞。後知嘉興,以言罷。特授太子太傅、直秘閣致仕。史稱其博學有義行,修潔,喜校書,經史皆手定善本。是南宋後期力挽狂瀾、振興書法藝術,窮畢生之力以改變衰落書風的革新家,稱雄一時。據《宋史》記載,張即之"以能書聞天下"。女真族雖然遠在北方,與南宋政權處於敵對地位,但對於張即之的翰墨作品,卻不惜用重金購求。其書法初學歐陽詢、褚遂良和顏真卿,繼而轉師米芾,並能"獨傳家學",而以張孝祥書為主調,參以晉唐經書漢隸,加上受禪宗哲學思想的影響,故而達到了一種獨特的書法藝術風格與境界,自成一家體系。這種體系是他在繼承古人前輩傳統技法的基礎上,汲取眾多營養而後大膽創新形成的。後世書壇有人譏張即之書有意為"怪",不合"規矩",並斥之為書法"尚意",追求"意趣",表現個性。宋初文壇領袖歐陽修便提出,書法不能專師一家,模擬古人,而貴在"得意忘形",自成"一家之體",否則為"書奴"。
"當代草聖"--林散之
林散之(1898一1989),安徽和縣烏江人。原名以霖,號三痴,後改名散之,別號左耳、散耳、聾叟、江上老人。林散之童年即喜塗鴉,十四歲喪父,由筆者外祖父曾梓亭介紹,至南京跟張青甫學習工筆人物畫,練就基本功。此後隨鄉親范培開先生學習書法,范先生授以安吳執筆之法,雙鈎懸腕,中鋒豎管,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三十以後,由含山進士張栗庵引薦,負籍滬上,拜黃賓虹為師,得"五筆七墨"之秘。一九三三年,遵黃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教導,開始影響一生的萬里之行。散之晚年曆數自己學書歷程道:"餘十六歲始學唐碑,三十以後學行書,學米;六十歲以後學草書。草書以大王為宗,釋懷素為體,王覺斯為友,董思白、祝希哲為賓。始啟之者,范先生;終成之者,張師與賓虹師也。此餘八十年學書之大略也。"秋水老師謂:"散老慣長鋒羊毫,蘸水,後掭墨,力運筆端,墨注紙上,水墨交融,滲化洇散,有意想不到的情趣。鋒長則彈強,含墨量多,他以嫻熟的手法,提按轉折,澀進疾阻,似欹反正,將倒復起,曲處見直,圓中寓方,濃纖長短適度,燥潤枯濕合宜,但覺一片化機,滿紙精彩。"林散之有"草聖"之美稱,代表作有草書《中日友誼詩》、草書《許瑤詩 論懷素草書》、草書《自作詩 論書一首》。解放後林先生曾任江浦縣副縣長、南京政協副主席。六十年代初入江蘇省國畫院任專職畫師。曾為江蘇省國畫院一級美術師、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
詩詞烏江
歷史上的烏江人文薈萃,詩詞流芳,在這裡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下面的兩首。
烏江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題烏江亭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風景名勝
西楚霸王靈祠
霸王祠也稱項亭、項王亭、楚廟、項羽廟,在烏江鎮東南約一公里的鳳凰山上。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於此。當時就墓葬了項羽的"分裂之餘"即殘骸和血衣,故稱"衣冠冢"。後人於此建亭祭祀,人稱"項亭"。唐初建祠,上元三年(762),書法家李陽冰篆額曰:"西楚霸王靈祠"。唐會昌元年(841),宰相李德裕撰寫《項王亭賦並序》內稱:"自湯武以干戈企業,後之英雄莫高項氏,感其伏劍此地,因此,賦以吊之。"南唐文學家徐鉉撰寫《項王亭碑》,南宋紹興二十九年(1159),命名烏江項羽廟為"英惠廟"。歷代屢經修葺與擴建,有正殿、青龍宮、行宮、水靈宮等共99間半。傳說皇帝方可建祠百間,項羽雖功高業偉,但終未成帝業,故少建半間。殿內有項羽、虞姬、范增等人塑像並有石獅、旱船、鍾、鼎碑等文物。唐宋詩人孟郊、杜牧、蘇舜欽、陸游、王安石、李清照等均有題詩。後屢遭兵燹,大部建築物被毀。清同治七年(1868),重塑霸王像。懸"拔山蓋世"匾額,並有楹聯曰"山襟水帶,虎嘯龍吟"。
建國後,祠內仍有塑像數尊。"文化大革命"中,塑像、墓地被毀,僅存正殿三間與兩側廂房,改為烏江農業中學校址。1984年6月,經上級批准撥款10.7萬元,拆除舊存正殿,重建享殿五間,面積188平方米。同年11月,重建工程結束,殿中塑立仿青銅霸王像一尊,高達2.66米。上懸書法家田原手跡"叱咤風雲"橫匾,殿旁並掛有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朱丹書寫的對聯。大門木柱上有著名書法家林散之書寫的對聯:"猶聽叱喀之聲外黃未坑能存孺念壯哉心鄙秦皇帝;忍見風雲變色虞姬自刎專為報恩敗已頭拋呂馬童"。與此聯並列還有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朴初書寫的對聯:"彼可取而代也,白眼視秦皇,一時氣蓋人間世;漢皆已得楚乎,烏騅嗟不逝,千古風悲垓下歌。"門匾"霸王祠"三字為原國防部長張愛萍所題。殿內刻有女書法家李聖和書寫的杜牧《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和王安石《題烏江項王廟》:"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猶在,肯為君王卷土來。"兩塊詩碑。
霸王墓又稱"衣冠冢",建於霸王祠後面,原墓隆起,砌以青石,呈橢圓形。宋烏江令龔相《項王亭賦》雲:"墓四周古松數百章,怒濤洶洶常如大風雨至。"清盧潤九《讀史偶評、項王墓》詩:"帝業方看垂手成,何來四面楚歌聲;興亡瞬息同兒戲,從此英雄不願生。"墓前有明萬曆和州譚之鳳題"西楚霸王之墓碑"。
霸王祠是為紀念西楚霸王項羽自刎烏江而建的,歷史已相當久遠,位於馬鞍山江對岸的和縣烏江鎮。和縣,隸屬安徽省巢湖市,古稱和州,同樣有着悠久的歷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這一出自《陋室銘》的名句盡人皆知,而劉禹錫筆下那個"苔痕映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陋室就是他在和州做官時居住的一個小巧、樸素的院落,如今這裡已經成了遊人們爭相光顧的景點。
霸王祠位於和縣烏江鎮東南側的鳳凰山上,左瀕滔滔長江,乃西楚霸王項羽垓下兵敗,潰退至烏江自刎處。史書記載霸王祠最盛時有廳、殿、廂、室99間半,千年香火不斷。十年浩劫,霸王祠被夷為平地,改為一所農中。文革後,和縣政府於1984年、1992年兩次撥款重修擴建。遊人一踏進烏江鎮,便遙遙可見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題書的"霸王祠"的牌坊和青玉石漢闕門樓。西楚霸王靈祠正中為享殿,殿中豎仿青銅項羽立像,高2.6米,顯得驕矜剛愎,神武剽悍,雙目怒視,似乎在訴說這位悲劇英雄的窮途末路的悲懣:"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享殿後是墓區,通往墓台的石板神道為古松掩映,旁立4對石人石獸,粗獷簡約,典型的明代雕塑風格。墓台四周有仿白玉欄杆,中立"西楚霸王衣冠家"碑石一方。墓成橢圓狀,左側有地下墓道。[4]
民風民俗
玩龍燈、霸王廟會:過年玩龍燈,是古鎮烏江人民的傳統文化節目。從正月初三到十五元宵節,白天舞獅子,晚上玩龍燈。正月十二是參殿,要到霸王廟內焚香參拜,正月十三上烏江街,十五達到高潮。這連續十多天晚上,長長的烏江街燈火輝煌,彩色繽紛,爆竹聲此起彼落,向徹雲霄。
"三月三"霸王廟會,舊時烏江地方百姓,每逢農曆三月初三日,人們穿着僧裝道服,喬裝打扮,抬霸王檀香雕像,拖拉木舟出遊,列依仗隊,張燈結彩,前呼後擁,敲打鑼鼓,所到之處,家家擺香案,放爆竹,叩頭施禮。演唱戲曲,異常熱鬧。現今霸王廟會仍是隆重,玩龍燈、玩花船、演唱戲曲,四面八方,人群如潮,遊客參觀絡繹不絕。
特色小吃
霸王酥
霸王兵敗垓下,突圍後28騎星夜由陰陵山、九曲澤向烏江亭進發,待到烏江亭前七松莊只剩單人單騎了。此時他又飢又渴,見路邊一茅舍外,有林老丈賣小方塊食品,便下馬拜到"老丈,請賜食解飢……."林老長道:"吃吧,吃吧,請自便"。霸王拿起一塊,因其力過大,尚未入口,即已粉碎,連稱:"好酥,好酥!"一口氣吃了30餘塊,又讓烏騅馬吃了幾塊。那老丈又滔來涼水讓他喝了。霸王饑渴已解,隨向老丈深深一拜:"多謝老丈,多謝老丈!"便忙上馬向鳳凰山邊、烏江口岸奔去。事後,這烏江亭前七松莊賣酥的林老方丈逢人便說:"霸王吃過的酥,霸王吃過的酥,好酥,好酥!"這話一傳十、十傳百,一下傳到江東父老耳里了。這一年春天,江東一小生,年方二十,五大三粗,來此尋林老丈,恭然下跪道:"小子項小乙,會集人民,特拜您學制霸王吃過的酥,得以傳世。"老丈扶起小乙說:"好酥有望了,有望了!"當下,林老丈將小乙安置下來,悉心傳授小酥製作工藝。小乙聰穎又勤學,不多日便全會了,學成後,小乙便對老丈說:"我不走了,您就是我的爺爺,我贍養你到最後……"林老丈聽後老淚縱橫,秋後,就把收養的孫女翠娥許配給了項小乙。項小乙夫妻恪盡孝道,生子襲林姓,在烏江世代繁衍,小酥行當也一直不泯,且越制越好,先後取名"餘味小酥"、"香王小酥"、"余香酥王",含緬懷虞、項之意。直到20世紀80年代方正式定名為"霸王酥"併名揚京、滬、港、台等省市,遠至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
投資環境
區位優勢
烏江地處蘇皖交界,安徽省東部,東臨長江,與南京市一橋相通,與馬鞍山一渡相連。是我省東向發展,對接蘇浙滬地區的橋頭堡。
交通優勢
陸運巢寧路、寧烏路,滁蕪路穿鎮而過,水運有馬和輪渡。內有滁河千噸級停靠碼頭,距南京長江三橋20公里,馬鞍山長江大橋30公里,馬和輪渡6公里,安徽省北沿江高速10公里,南京地鐵寧和城際(S3號線)一期6公里(2017年開通運營),二期貫穿全境。
資源優勢
鎮南鳳凰山上座落有千年古剎霸王祠,風景秀美;鎮內有明清古街,古色古香,小商品市場繁榮;天下第一湯"香泉"距此僅10公里。
物產豐富優勢
全鎮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2萬畝,有黃金瓜、豆類、番茄、辣椒、草莓等特色農產品;河蟹、江魚、龍蝦等也是本地特色水產品。
礦產資源優勢
赭洛山有豐富的建材石、白雲石,以及江沙資源也十分豐富。
長江岸線資源優勢
鎮東長江岸線6公里,常年水位可達-8米,最深處可達-12米,灘涂平均寬度280米,可開發船舶製造、碼頭等。
水電資源優勢
鎮內有11萬伏、3.5萬伏、1萬伏供電線路,可滿足不同層次供電需求;有可日供5萬噸水廠,且供水價格優惠。
勞動力資源優勢
烏江人口7萬,其中勞動力人口3萬,勞動力技術工種較多,有"縫紉工之鄉"的稱號,另有相當從事化工、鑄造、建材行業的技術人才。
工業基礎優勢
全鎮已形成化工、鑄造、建材、服裝、糧油、制酒等六大支柱產業。
土地價格優勢
工業用地基準價5萬元每畝,並可根據投資規模、技術含量、稅收貢獻等給予一定的優惠。[5]
獲得榮譽
2019年9月11日,烏江鎮入選"2018中國中部鄉鎮綜合競爭力100強"。 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9年10月,烏江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稱號。
2021年9月,入選"2021年全國千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