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义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义理

义理,意思是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行事准则。指讲求儒家经义学问。称 宋 以来之理学义理之学。文辞相关。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义理 [1] 拼音 yì lǐ

注音 ㄧˋ ㄌㄧˇ

出处 《韩非子·难言》[2]

义理1.jpg

解释

言辞、文章的含义和观点。宋后,称讲求儒家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为"义理之学"。

出处

《礼记·礼器》"义理,礼之文也。"

以义理咨访。--清·刘开《问说》

引证详解

1、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

①《韩非子·难言》:"故度量虽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也。"

义理2.jpg

②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顺逆》:"故动众兴师,必应义理,出则祠兵,入则振旅,以闲习之。"

③《魏书·崔浩传》:"作者祭法,次序五宗,蒸尝之礼,丰俭之节,义理可观。"

2、指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

①《汉书·刘歆传》:"及 歆 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

②三国 魏王肃《<孔子家语>序》:"自 肃成童,始志于学,而学 郑氏 学矣。然寻文责实,考其上下,义理不安,违错者多,是以夺而易之。"

③《北史·隐逸传·徐则》:"先生履德养空,宗玄齐物,深晓义理,颇味法门。悦性冲玄,恬神虚白,飡松饵术,栖息烟霞。"

3、称 宋 以来之理学为义理之学。

①宋张载《经学理窟·义理》:"有急求义理复不得,於闲暇有时得。"

义理3.jpg

②《二程遗书》卷十八:"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记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事即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

③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浙东学术》:"儒者欲尊德性而空言义理以为功,此 宋 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

4、文辞相关

①晋葛洪《抱朴子·钧世》:"今诗与古诗,俱有义理,而盈於差美。方之於士,并有德行,而一人偏长艺文,不可谓一例也。"

0025008368179902 b.jpg

②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举子轻薄为文,不求义理,惟以敏速相夸。"

5、犹道理

①宋 苏轼《与章子厚书》:"追思所犯,真无义理。"

①《水浒传》第三六回:" 赵 家那厮是个刁徒,如今暴得做个都头,知道甚么义理?"

③郭沫若《鸡之归去来》:"那H老板娘是讲义理的人。"

义理4.jpg

易学术语

》的组成要素。指《周易》的文义、道理。即《周易》的哲学思想。

"义"指卦名、卦辞、爻辞的意义,含义; "理"指《易》的原理、道理。易义中包含有易理成分,易理是对易义的展示和发挥,易理体现了《易》的哲学思想。

《易传》对《易经》进行注释和阐发,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系碑上》)、"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咸·彖》)、"刚柔相推而变在其中"(《系辞下》)、"生生之谓易"(《系辞下》)、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等关于宇宙根本规律的命题,认为"易有太极,而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系辞上》)、即"易"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根本原则,还认为人必须"待时而动""自强不息", 要有"忧患"意识。也宣扬"天尊地卑"的等级观念以及"自天佑之,害无不利"的神灵思想。

有人认为《易经》和《易传》反映朴素辩证法思想、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自然观,反映当时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道德伦理思想,社会进化历史观,(张立文《周易思想研究》)《周易》义理经后世发挥而至为庞杂。魏王弼以老庄玄学解说易理,宋程颐、朱熹以理学解说易理,张载以气学解说易理、杨简以心学解说易理等等。

均以自己的见解主张发挥易理。其中不少已偏离《周易》原义。参见"义理派"、"义理学"条。

先秦指普邀皆宜的道理,汉晋指经义名理,宋以后指儒家的经义、名理。清代,将学问分为义理、辞章、考据兰方面。姚鼎《复秦小岘书》:"天下学向之事,有义理、文章、考据之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