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珠石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串珠石斛 |
中文学名 串珠石斛 拉丁学名 Dendrobium faiconeri 别称 红鹏石斛、新竹石斛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科 兰科 亚科 兰亚科 族 树兰族 属 石斛属 |
串珠石斛,茎悬垂,肉质,细圆柱形,干后褐黄色,有时带污黑色。叶薄革质,总状花序侧生,常减退成单朵;花序柄纤细,花大,开展,质地薄,开花后很美丽,花瓣白色带紫色先端,卵状菱形,花期5—6月。有观赏价值,常做盆栽观赏。串珠石斛的茎可入药,有养胃生津、滋阴除热的功效。[1]
生于海拔800-1900米的山谷岩石上和山地密林中树干上。分布于中国、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形态特征
串珠石斛茎悬垂,肉质,细圆柱形,长30-40厘米或更长,粗2-3毫米,近中部或中部以上的节间常膨大,多分枝,在分枝的节上通常肿大而成念珠状,主茎节间较长,达3.5厘米,分枝节间长约1厘米,干后褐黄色,有时带污黑色。叶薄革质,常2-5枚,互生于分枝的上部,狭披针形,长5-7厘米,宽3-7毫米,先端钝或锐尖而稍钩转,基部具鞘;叶鞘纸质,通常水红色,筒状。
总状花序侧生,常减退成单朵;花序柄纤细,长5-15毫米,基部具1-2枚膜质筒状鞘;花苞片白色,膜质,卵形,长3-4毫米;花梗绿色与浅黄绿色带紫红色斑点的子房纤细,长约1.5厘米;花大,开展,质地薄,很美丽;萼片淡紫色或水红色带深紫色先端;中萼片卵状披针形,长3-3.6厘米,宽7-8毫米,先端渐尖,基部稍收狭,具8-9条脉;侧萼片卵状披针形,与中萼片等大,先端渐尖,基部歪斜,具8-9条脉;萼囊近球形,长约6毫米。
花瓣白色带紫色先端,卵状菱形,长2.9-3.3厘米,宽1.4-1.6厘米,先端近锐尖,基部楔形,具5-6条主脉和许多支脉;唇瓣白色带紫色先端,卵状菱形,与花瓣等长而宽得多,先端钝或稍锐尖,边缘具细锯齿,基部两侧黄色;唇盘具1个深紫色斑块,上面密布短毛;蕊柱长约2毫米;蕊柱足淡红色,长约6毫米;药帽乳白色,近圆锥形,长约2毫米,顶端宽钝而凹的,密布棘刺状毛,前端边缘撕裂状。花期5-6月。
产地生境
生于海拔800-1900米的山谷岩石上和山地密林中树干上。产中国湖南东南部(资兴)、台湾(苗栗至嘉义一带)、广西东北部(临桂、灵川)、云南东南部至西部(石屏、绿春、景洪、腾冲、龙陵、盈江、镇康)。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也有。模式标本采自不丹。
生长习性
串珠石斛是一种喜阴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在温暖、潮湿、以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半阴半阳的环境,1月平均气温高于8℃的亚热带深山老林中生长为佳,适宜生长温度为15到28度,适宜生长空气湿度为60%以上,对土肥要求不甚严格,野生多在疏松且厚的树皮或树干上生长,有的也生长于石缝中。属气生根系,主要要求根部通透性好,采用的基质最好能通风透气滤水,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生长速度快,生存能力非常强。每年春末夏初,二年生茎上部节上抽出花序,开花后从茎基长出新芽发育成茎,秋冬季节进入休眠期。
串珠石斛种植方法
一、分芽种植
切芽繁殖要用三年以上的植株,然后选择3-4片叶片且具有2-3条根系长度为4-5厘米左右的植株,将它从母株上剪下。使用代森锰锌或者草木灰将伤口处理干净,再将它种植即可。
二、分株种植
将生长金木的植株从花盆中取出,用工具将丛生茎的下端切开。在分株的时候要小心,不要伤害到它的根系,根部不用工具切,用手分开即可。将老根适当修剪,然后将新芽栽种,并用土压实就行。
三、扦插种植
扦插要用没有开花且生长健壮的枝条,将它切成每段带有2-3个节的小段并处理伤口。处理好伤口后插进基质中,不需要浇水,放在阴凉的地方养殖即可。大概30-60天时间就会长出新芽。[2]
石斛属介绍
属中文名:石斛属
属拼音名:shihushu
属拉丁名:Dendrobium
中国植物志:19:67
描 述:Dendrobium Sw. 石斛属,兰科,药140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大洋洲,我国有60种,产秦岭以南各省区,尤以西南与台湾最多,其中不少种类可供药用,如石斛D. nobile Lindl. 、细茎石斛 D.monilforme(L. )Sw.、钩状石斛 D. aduncum Wall、ex Lindl.、细叶石斛D. hancockii Rolfe等的茎经加工后即为中药“石斛,有些种类亦供观赏。附生兰,有根状茎;茎一般较长,有时分枝,具多节,纤细或膨大成种种形状;叶茎生,通常多枚,扁平,两侧压扁或圆柱状,基部有时具关节;总状花序常生于茎上部节上,具数朵至多朵花,少有减退为单花;花大、艳丽;侧萼片与蕊柱足合生成萼囊;唇瓣不裂或3裂,基部有时有短爪,无距;蕊往较短,有明显的蕊柱足;花粉块4,蜡质,无附属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