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行鎮隸屬於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位於縣境西部,距縣城14公里,206國道貫穿其間,地理坐標為東經115°55′,北緯24°40′,東鄰河頭鎮,西接江西省尋鄔縣丹溪鄉,北靠八尺鎮,南連大柘鎮,面積64.03平方千米(2017年)。轄良畲、仲石、儒地、中行、官坑、快湖6個村民委員會,51個村民小組。5629人(2017年)。鎮幹部編制數68人(其中公務員編制30人,事業人員編制38人),實有鎮幹部45人(其中公務員26人,事業人員19人)。[1]
環境
中行鎮整個地勢北高南低,自然形成三面高山環抱,中間低的地形,北有高子岌,西有柑子嶂,南有黃坑嶂。境內的中行河發源於江西省,經中行、河頭匯入柚樹河。屬亞熱帶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霜期只有60天左右,年平均氣溫21.1℃,年均降水量為1642毫米。地層結構主要有泥盆系、石灰系等,均作帶狀呈南北向展。
自然資源
中行鎮歷史悠久,境內各類資源豐富。
地下資源主要有:鈾、銅、石灰石、瓷土、硅石、花崗岩、稀土等。
地表資源主要有:①水力資源。2000年底全鎮建有小水電站11間,裝機3550千瓦/19台,年平均發電量達1384萬千瓦時。②森林資源。主要有杉樹、松樹、荷樹、楓樹、綠竹、苗竹、麻竹、油茶、油桐、食用茶、南嶺黃檀等用材林和經濟林。③水果資源。主要有沙田柚、雜柚、柑、桔、橙、三華李、水柿、犁、香蕉、龍眼、枇杷等。④旅遊資源。主要有仲石大河背風景區及橫水水庫等。[2]
建置沿革
中行,舊稱"中坑",因南北是山丘,河流自山間谷地(俗稱坑)流過,故名,後諧音俗成現名。鎮以駐地而得名。明清及建國前屬河頭鄉,清朝時已有圩市,1949年屬河八區,1958年屬八尺公社,1961年析中行公社,1963年併入河頭公社,1974年復設中行公社,1984年改區,1987年建鄉,1994年改鎮建制至今。現下轄6個村民委員會(良畲、仲石、儒地、中行、官坑、快湖),51個村民小組。 環境 中行鎮整個地勢北高南低,自然形成三面高山環抱,中間低的地形,北有高子岌,西有柑子嶂,南有黃坑嶂。境內的中行河發源於江西省,經中行、河頭匯入柚樹河。屬亞熱帶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霜期只有60天左右,年平均氣溫21.1℃,年均降水量為1642毫米。地層結構主要有泥盆系、石灰系等,均作帶狀呈南北向展。
自然資源
中行鎮歷史悠久,境內各類資源豐富。
地下資源主要有:鈾、銅、石灰石、瓷土、硅石、花崗岩、稀土等。
地表資源主要有;水力資源。2000年底全鎮建有小水電站11間,裝機3550千瓦/19台,年平均發電量達1384萬千瓦時。森林資源。主要有杉樹、松樹、荷樹、楓樹、綠竹、苗竹、麻竹、油茶、油桐、食用茶、南嶺黃檀等用材林和經濟林。水果資源。主要有沙田柚、雜柚、柑、桔、橙、三華李、水柿、犁、香蕉、龍眼、枇杷等。④旅遊資源。主要有仲石大河背風景區及橫水水庫等。
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中行鎮歷屆黨委、政府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地制訂了長遠的經濟發展規劃,並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0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2132萬元,對比1979年的204.69萬元增長9.41倍,其中工業總產值697萬元,對比1979年的38.55萬元增長17.08倍;農業總產值1435萬元,對比1979年的166.14萬元增長7.64倍,財政收入達377萬元,對比1979年的50萬元增長6.54倍,農村人平純收入達3385元,對比1979年的141.23元增長22.96倍。
2007年末有2194戶8522人,其中非農230戶442人。2007年末,全鎮共完成生產總值4870萬元,比上年增長10%,其中,農業總產值3316萬元,比增3%;工業總產值3430萬元,比增20%;鎮級財政收入66萬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6萬元;農村人平收入4154元。
農業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國家進入新的發展時期。1980年秋,中行鄉黨委、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市、縣委的部署,全面推行了土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從而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糧食生產穩步增長。90年代初始,中行鎮結合自身實際,緊緊圍繞建設農業強鎮的奮鬥目標,大力推進農業綜合開發,發展高產、高質、高效農業,着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糧食、經濟作物方面。2000年底,全鎮糧食種植面積為12607畝,畝產達409公斤,總產5161噸,比1979年的畝產231公斤增長77%,比1979年的總產3066.05噸增長68.3%。經濟作物的種植主要有:黃豆、花生、烤煙、西瓜、木薯等。2000年,全鎮黃豆的種植面積為1015畝,畝產157公斤,總產160噸;花生種植面積1057畝,畝產174公斤,總產184噸;烤煙種植面積117畝,畝產145公斤,總產17噸;西瓜種植面積1185畝,畝產2521公斤,總產2987噸;木薯種植面積459畝,畝產276公斤,總產127噸。水果主要有柑、橙、桔、沙田柚、水柿、三華李等。2000年底,全鎮各類水果種植面積3521畝,收穫面積1737畝,總產達903噸,商品率達98%。多年來,通過鎮黨委、政府的引導和扶持,中行鎮的村民對調整農業結構的積極性得到極大提高,一改過去單一的農業種植結構,注重因地制宜,根據市場的需要,大力發展高值經濟作物的種植。2000年,全鎮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比為6:4,糧經比例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林業方面。自80年代初落實林業生產責任制後,中行鄉黨委、政府加強引導,全鄉群眾利用山地多的優勢,大辦"小五園"(杉、油茶、茶葉、水果、竹),特別是1985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十年綠化廣東大地"號召後,中行結合自身實際,大搞荒山綠化,大辦林果基地,同時,切實加強對山林的封、管、造,並嚴格執行林木限額砍伐等制度,全鎮初步呈現林茂果豐的景象。2000年底,全鎮山林面積達74451畝,森林覆蓋率為74%,
畜牧水產方面。畜牧主要品種有豬、牛、雞、鴨、鵝、羊、兔等。2000年底,全鎮牛的存欄量為716頭,對比1979年的376頭增長90.4%,出欄量為115頭,對比1979年的38頭增長2倍;生豬存欄量為5015頭,對比1979年的1667頭增長2倍,出欄量為6663頭,對比1979年的1067頭增長5.2倍;三鳥存欄量為79864隻,出欄量為68293隻;羊的存欄量為122頭,出欄量為89頭;兔的存欄量為2450隻,出欄量為2940隻。水產品主要是池塘放養魚。2000年底,全鎮放養魚面積266畝,對比1979年的55畝增長3.8倍,總產151噸,對比1979年的5噸增長29.2倍。
工業改革開放之前,中行的工業門類甚少,設施小型簡陋,主要有鐵器加工、木器廠、糧食加工廠、水電站等工業。1979年,全鎮共有工業13間,從業人員114人,工業總產值為38.55萬元。改革開放後,中行黨委、政府重視本地工業的發展,充分發揮和利用當地雨量充沛,河流落差大、水電資源豐富等優勢,大力發展小水電企業。我鎮的小水電企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過程,時至今日,小水電企業已經成為了中行鎮的支柱產業。中行的電力史始於1969年,當時中行村、儒地村等兩村分別各興建了一間小水力發電站,裝機均為12千瓦/台,白天用於農戶糧食加工,夜間則發電供部分村民照明。1975年冬籌劃興建中行二級電站,1978年10月建成投產發電,該電站是我鎮水電企業的始祖。為向縣電力公司輸送電能,當時特架設了中行二級至河頭雙溪的第一條12KM、10KV的高壓供電線路。1979年籌劃興建中行一級電站,1980年11月建成投產發電。1981年籌劃興建大河背電站,1984年4月第一台320千瓦機組投入運行發電,該電站亦架設了8KM、10KV的高壓送網線路。此後,中行鎮黨委、政府對鎮屬集體電站多次進行更新擴容改造,進一步挖掘小水電企業的潛力,不斷提高水電企業的效益。在水電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的帶動下,中行鎮的其它工業發展亦得到了蓬勃的發展。2000年底,全鎮四級工業共有461間(其中水電企業11間),比1979增長34倍,從業人數達710人,比1979年增長5.2倍,工業總產值達410萬元(其中水電工業總產值388萬元),比1979年增長9.6倍。
第三產業改革開放後,隨着中行工農業生產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行第三產業的發展亦逐步興旺活躍。1995年投入資金重新規劃興建了一座占地面積5.7萬平方米,集商貿、住宅、流通服務於一體的多功能市場,逢農曆三、六、九日為中行圩日,圩日人流量達5000多人次。圩鎮街道兩旁、商店、飯店、金融等服務行業單位大樓拔地而起,店鋪鱗次櫛比,商品種類繁多,琳琅滿目,市場興旺,流通活躍,商品購銷兩旺。2000年底,全鎮共有商、飲、服務業網點85個,從業人員有285人,第三產業總產值達700萬元。
小水電企業中行鎮山林占地面積較大,植被較好,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達1642毫米,河流落差較大,為發展我鎮的小水電事業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從1969年中行村、儒地村等兩村分別興建一間小水力發電站始,在1975年冬開始籌建,1978年10月建成投產發電的中行二級電站後,中行的小水電企業的建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時至2000年底,全鎮共有電站11間(其中鎮辦電站5間,村辦電站4間,個體辦電站2間,總裝機容量為3550萬千瓦/19台,年均發電量為1384萬千瓦時。小水電企業在中行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0年底,小水電企業的總產值達388萬元,占全鎮國內生產總值的14.1%。
無籽西瓜1992年,中行鎮政府與縣科技局合作,引進無籽西瓜這一項目,並在良畲村和官坑村試種成功,當年全鎮共種植無籽西瓜750畝,畝產達2300公斤,總產值172萬元,僅此一項,全鎮人均增收210元,由此,無籽西瓜種植農戶開始嘗到了甜頭。此後,無籽西瓜逐漸成為中行鎮廣大農戶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經濟作物種植的主要項目之一。1996年,中行鎮成立了無籽西瓜生產協會,以加強對種植無籽西瓜農戶的技術培訓和指導,並幫助農戶開拓無籽西瓜的銷售渠道。隨着廣大無籽西瓜種植戶對種植無籽西瓜經驗的不斷積累,農戶種植無籽西瓜的熱情亦不斷高漲,無籽西瓜的種植面積每年亦不斷擴大,從1996年始至2000年,全鎮無籽西瓜種植面積年均達600畝以上。通過種植無籽西瓜,調整了農業結構,又增加了農民收入。2000年底,全鎮共種植無籽西瓜1185畝,畝產2521公斤,總產2987噸,總產值達298萬元,僅此一項,全鎮人平增收354元。
社會
改革開放以來,隨着中行經濟的不斷發展,中行的社會各項事業亦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
交通郵電通信
改革開放之初,中行的交通、郵電事業有所發展,至1990年底,全鎮主要公路有2條,總長為12.2公里,分別是6.2公里的良丹鄉道及6公里的中儒林業公路,自行本郵路有2條共75公里。此後,中行鎮黨委、政府重視基礎設施建設,逐年擴建公路,改建橋樑,交通、郵電通信事業發展迅速。2000年,乘"兩大會戰"之東風,興建了官坑至石燕等長3.5公里的公路,至此,全鎮7個村均實現了村村通公路,交通網絡日臻完善。2000年底,全鎮共有公路12條,總長47公里。1998年,郵電實行分家,郵政、電信事業突飛猛進,至2000年底,全鎮共有電話2340部,手機50部,上網戶3戶。
文化、教育、衛生
1980年,中行公社設立了文化站,爾後,逐漸開闢文化活動場所,購置各種文化活動器材,全鎮7個村亦相續建起了文化室,並以此為陣地,積極開展各項文化活動,不斷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1988年,儒地村文化室被市評為"先進文化室"的稱號。至2000年底,中行鎮已建起了一個露天劇場,鎮文化活動中心大樓的主體工程也已竣工。中行雖地僻民貧,但歷來重視教育。1979年,全鎮設有初級中學1間,完全小學7間,教學點4個。中學在校學生295人,教職工19人;小學在校學生958人,教職工45人。中學於1991年遷至新校,新校占地面積為22000平方米。從1982年始,中行設幼兒教育班,2000年底在校幼兒有168人。在"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指導下,中行鎮黨委、政府加大了對教育經費的投入。從1994年始至2000年底,中行鎮先後投入150多萬元,全面改善學校的教學環境。1994年,對5間完全小學進行全面改建,新建校舍面積3600平方米,1997年新建躍層式教師住房10套,接着,建設了中學和中心小學的標準運動場。全鎮中小學各校、場室齊全,中學教儀教具已達二類標準,中心小學教儀教具則達到一類標準,中學和中心小學生均擁有圖書20冊以上,中小學各校的電話、電視、音響等設備全部齊配。中心小學於2001年被評為廣東省"綠色學校"的稱號。中行鎮於1995年5月被評為廣東省"兩基工作先進單位"的稱號,1996年被評為"南粵尊師重教先進單位"的稱號。在學校的教學、教育環境不斷得到改善的情況下,學校的教學、教育質量亦得到不斷提高。中心小學於1995年底被評為全縣小學中首批縣一級學校,中學在1999年被評為全縣初中系列教學優勝單位,中心小學則從1998年開始連續3年被評為全縣小學系列教學優勝單位。2000年底,中行鎮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中學適齡少年入學率為100%。2000年,全鎮設有初級中學1間,完全小學5間,教學點4個,教師共101人,幼兒園1所,中學在校學生351人,教職工34人,小學在校學生1098人,教職工67人,幼兒園小朋友168人。1979年,中行有衛生院1間,鄉村衛生站點7個,全鎮擁有病床2張,醫務人員4人,之後,中行的醫療保健機構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事業得到長足的進步,至2000年底,全鎮有衛生院1間,鄉村衛生站點8個,全鎮擁有病床12張,醫務人員14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0人。
體育、科技、廣播電視、計劃生育
1985年,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進一步發展體育運動的通知》,縣委亦向全縣發布文件,提出了發展體育事業的規劃,同年,中行鄉下設了體育小組,此後,中行的群眾性體育活動運動蓬勃開展。從90年代初起,每逢春節,在鎮政府的牽頭組織下,以村為單位組成的籃球隊在中學籃球場進行籃球友誼比賽,常常引來許多群眾的駐足觀看。學校的體育活動亦開展得有聲有色,中學、小學校常在課餘時間組織學生參加籃球賽、足球賽、乒乓球賽等體育活動,同時組織專門的田徑隊進行訓練,參加縣田徑運動會。1989年1月,中行中學的張榮華同學在參加縣中小學田徑運動會鉛球(5公斤)的比賽中,以10.86米的成績打破了初中男子組的鉛球縣紀錄。1984年,中行鄉成立了科普協會,此後,鎮科普協會加強與上級科技單位及鎮農業站等部門的合作,定期對農戶在種植無籽西瓜、臍橙、甜玉米等方面的知識培訓,推廣普及科技知識,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科技種田、調整農業結構的意識和能力。1992年,鎮科普協會與縣科技局合作,引進無籽西瓜這一項目,並在中行試種成功。1980年底,中行公社實現了廣播專線化,1986年則實現了直接用調頻收音機收聽、轉播縣電台節目。1983年前,中行境內尚無電視轉播設施,已購買電視機的單位和個人僅能直接收看八鄉山粵東電視台轉播的省電視台節目,由於距離遠、信號弱、電視音像質量差,1988年1月,中行鄉在洋刁岌興建了全鄉第一座電視差轉台,該電視差轉台發射功率為10瓦,可接收6個頻道節目。從1996年冬始,中行鎮開通了有線電視節目,由此,中行群眾購買和擁有的電視機台量也相應地增加。2000年底,全鎮擁有電視戶1928戶,占總戶數的88.2%,安裝有線電視戶率達90%。改革開放之初,中行農村群眾的"重男輕女、多子多福"的思想根深蒂固,這給中行的計劃生育工作開展帶來一定的困難和阻力。1980年,《廣東省計劃生育條例》公布後,歷屆中行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計生工作,認真貫徹執行《廣東省計劃生育條例》,堅持"三為主"、"三落實",層層落實人口責任制,並認真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轉變群眾陳舊的思想觀念,使計劃生育工作逐步走向了經常化、制度化、規範化。2000年底,全鎮人口出生率為9.02‰,計劃生育率90.91%,自然增長率3.16‰,全面實現了縣下達的人口控制計劃。[3]
名勝古蹟
舟行鳳石谷
"山如碧玉簪,水似青羅帶",這是被譽為粵東綠色明珠的平遠縣鳳石谷自然風光的真實描寫。
鳳石谷位於縣城北郊十里的中行鎮仲石村內。億萬年來,中行河匯百翠之水,衝過南台山余脈丹霞峽谷,經仲石過縣城,到梅江、韓江,直至奔流到海。仲石村原名為鳳石村,不知何年何月何人,寫作為"仲石",就一直流傳至今。鳳石谷上游被稱為大河背,因為整個河床均由石板石槽構成,吸引了文人墨客、尋芳遊人前來遊玩,成為中行河的一個風景線。鳳石谷,當地人稱為"泅潭縫",其名稱外人不易讀懂。一批喜愛攝影的採風者,從仲石村古名鳳石村得到啟發,就擅作主張,美稱為"鳳石谷"。
鳳石谷,為丹霞地貌的峽谷。原來只是小河床而已,兩岩對峙、石崖高聳。八年前因修水庫,險要處築了大壩,提升了水位, "小小三峽"風景從此而生,成為體驗式旅遊的勝地。
破舊的漁筏、蒼老的漁夫,帶我們走過十公里長的峽谷。
首先展現的是"桂林山水"畫卷:只見高低不平的石山,在藍天碧水間一字排開,小舟緩緩而行,漣漪層層,由近至遠,將水中山巒搖曳不定、變幻莫測。仰觀絕壁,深黛的翠竹與淺色的水跡,崖壁因而生機勃勃:綠竹,根扎石縫,張揚生命;水斑,形成畫圖,深藏玄機。只要你有心觀察,崖壁上顏色深淺、石質表面的形狀各異,便可以揣摩出"九馬畫山"之類的天然山水畫來。邊行邊猜,讓人別有一番情趣。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正說話間,同行的松子吟誦起了唐詩來。原來我們的漁舟進入了最狹處,崖高十米,水面寬僅三、四米。儘管時值"大暑",迎面清風陣陣,天然的"空調"讓我們暑氣全消,在享受自然中領略大自然的奇妙,爽快無比。
石壁、石洞,丹霞地貌造就了無數的給人以想像空間的物體。鳳石谷里,最為壯觀的就是崖上的"天龜石"了,它雄踞崖頂東望下山狀,仿佛試探着水的深淺,欲跳到峽谷里暢遊一番。在谷的最狹窄處,崖的約二十米高處,有一個直徑約五米的洞天,石洞幽深、寬敞如廳。每一個石崖都有大大小小的石洞或石窩,原因是在造山運動中岩層從海底升起,歷經億萬年風化而成。因此,鳳石谷又是一段丹霞地質結構的天然走廊。
大河背
坐落在梅州市平遠縣中行鎮仲石村西南方,群峰突兀,岩崖峻峭,方圓10平方公里。九屆全國丹霞地貌開發學術研討會上,大河背被確認為全國第680處丹霞地貌風景區。該景區自然、人文景觀豐富,有經過幾萬年時間形成的冰臼群、懸崖峭壁上的紅棺材,其中太平天國期間康王的摩懸石刻於1985年12月,被縣政府確認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鎮鎮屬大河背電站亦座落在此,該電站裝機890千瓦時/3台,年均發電量達300萬千瓦時。
大河背風景區具有三大優勢。一是交通優勢。206國道貫穿中行全境,中行距縣城12公里,而從縣城到大河背僅有8公里,從中行驅車到大河背則有7公里的路程;二是區位優勢。大河背風景區處於梅州市至差干鎮五指石省級旅遊風景區路線的中間,可作為五指石旅遊路線的中轉站;三是前景優勢。除了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尚待開發,且大河背至紫林山長5.6公里的河道,沿河兩岸風光秀麗,可開發大河背水上漂流項目,隨着人民群眾生活水平、質量的不斷提高,大河背風景區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和距縣城不足8公里的路程,正滿足了廣大市民在工作之餘尋芳探古之需求。但大河背風景區 "養在深閨無人識",急需加大投入完善不少設施加予進一步開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