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苦苣苔科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苦苣苔科植物 |
《中國苦苣苔科植物》是由李振宇編寫,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關於中國苦苣苔科植物專著。
基本信息
書名; 中國苦苣苔科植物
作者; 李振宇
ISBN; 7534932475
出版社;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中國苦苣苔科植物
作者: 李振宇
圖書分類: 科技
出版社: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書號: 7534932475
發行時間: 2005年01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內容提要
《中國苦苣苔科植物》是一部中國苦苣苔科植物專著,記述了中國58屬463種野生苦苣苔科植物的名稱、分屬和分種檢索表、形態特徵、詳細地地理分布及生境;綜合了中國苦苣苔科植物形態學、器官發育、胚胎學、孢粉學、細胞學和植物化學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紹了該科植物栽培與繁殖實用技術。 《中國苦苣苔科植物》選載421幅彩色活植物照片供讀者鑑賞。書後附有中、西文名稱索引。 本書可供植物學、園藝學、藥學和環境保護方面的研究人員,有關高等院校師生以及自然保護工作者參考。
作者介紹
李振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1952年3月25日生於福建省福州市,研究方向:植物分類學、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機構任職:《植物分類學報》副主編,《生物多樣性》常務編委,《中國植物志》編委會特邀編審,並在國家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委員。1981年9月-1984年5月,在中科院植物所、科大研究生院攻讀研究生(導師王文采院士),由中科院生物學部授予碩士學位。現兼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園首席研究員;《植物分類學報》副主編;《生物多樣性》常務編委;《中國植物志》編委會特邀編審;國家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委員。
"六×五"計劃以來參加多項國家及中科院基金項目。目前參加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變化、可持續利用與區域生態安全》、中科院重大項目《外來入侵種的生態學效應和綜合防治措施研究》及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的工作。曾38次(其中9次帶隊)到國內20多個省區進行野外科學考察,個人累計採集11300餘號植物標本(主要存PE),90號昆蟲標本(存中科院動物所)和26號昆蟲化石標本(存北京自然博物館)。主要從事:苦苣苔科、狸藻科、仙人掌科、車前科等類群的分類;植物資源研究及其保護;被子植物與昆蟲的協同進化;外來入侵物種的研究。發表新屬2個,新種及新組合60餘個,發現中國植物分布新記錄10餘個,發現"中國辣根菜"等新的資源植物。在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SCI刊13篇),參與30多部著作的編寫。先後獲北京青年科技獎、中國科學院先進工作者、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一等獎以及6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
目錄
第一章 中國苦苣苔科植物分類
第一節中國苦苣苔科研究概況
一、中國苦苣苔科研究簡史
二、現代學者的苦苣苔亞科分類系統及系統觀點
(一) Burtt (1963)的苦苣苔亞科( Cyrtandroideae )分類系統及系統觀點
(二)Ivanina (1965)的苦苣苔亞科( Cyrtandroideae )分類系統及系統觀點
(三)王文采 (1990)的苦苣苔亞科( Cyrtandroideae)分類系統及系統觀點
(四)Burtt和 Wiehler (1995)的苦苣苔亞科( Cyrtandroideae )分類系統
第二節中國苦苣苔科分類群
一、苦苣苔族 Trib . Ramondeae Fritsch
(一)輻花苣苔屬 Thamnocharis W. T. Wang
(二)世緯苣苔屬 Tengia Chun
(三)四數苣苔屬 Boumea Oliv.
(四)苦苣苔屬 Conandron Sieb. et Zucc.
二、長蒴苣苔族 Trib. Didymocarpeae Endl.
(五) 馬鈴苣苔屬 Oreocharis Benth.
(六) 短檐苣苔屬 Tremacron Craib
(七) 金盞苣苔屬 Isometrum Craib
(八) 彌勒苣苔屬 Paraisometrum W. T. Wang
(九)直瓣苣苔屬 Ancy1ostemon Craib
(十) 粗筒苣苔屬 Briggsia Craib
(十一) 筒花苣否屬 Briggsiopsis K. Y. Pan
(十二) 漏斗苣苔屬 Raphiocarpus Chun
(十三) 珊珊苣苔屬 Corallodiscus Batal
(十四) 堇葉苣苔屬 Platystemma Wall.
(十五) 扁蒴苣苔屬 Cathayar由eChun
(十六) 橫蒴苣苔屬 Beccarinda Kuntze
(十七)細蒴苣苔屬 Leptoboea Benth
(十八)短筒苣苔屬 Boeica Clarke
(十九)後蕊苣苔屬 Opithandra Burtt
(二十)瑤山苣苔屬 Dayaoshania W.T.Wang
(二十一)雙片苣苔屬 Didymostigma W. T. Wang
三、 芒毛苣苔族四、漿果苣苔族五、舌尖苣苔族六、台閩苣苔族
第二章 中國苦苣苔科生物學研究
第一節 形態學研究
一、形態解剖
二、器官發育
三、胚胎學
四、孢粉學
五、幼苗形態與發育式樣
六、種子形態
第二節 細胞學研究
一、苦苣苔亞科染色體數目
二、中國苦苣苔科植物部分屬種的核型研究
第三節 植物化學研究
一、苦苣苔科化學成分研究概況
二、苯丙素苷類成分在苦苣苔科及相關科中的分布及其生理活性
三、中國苦苣苔重要藥用植物化學成分研究
四、吊石苣苔屬15種植物中黃酮類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譜法含量測定
五、苦苣苔科黃酮類化合物的特點及化學系統學初探
第三章 苦苣苔科植物栽培與繁殖技術
第一節 常規繁殖技術與栽培管理
一、生物學特性
二、 常見的繁殖方法
三、栽培管理
第二節 組織培養與種質離體保存
一、研究歷史與意義
二、苦苣苔科植物的組織培養與種質離體保存方法和技術[1]
參考文獻
- ↑ 中國苦苣苔科植物的多樣性與地理分布, 道客巴巴 ,20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