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智能化·進程評價與發展展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進程評價與發展展望》,李健旋著 著,李健旋著 編,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讀書,可以與時俱進,開闊自己,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是全球文化[1]科技知識擴容和更新的需要,是知識[2]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
內容簡介
綜述中國製造業70年的發展進程和相關學術線索,清晰認識中國製造業發展軌跡和學術討論現狀;研究中國製造業發展的現狀、成就與挑戰,探討全球製造業智能化發展特徵,比較美國德國和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發展戰略、重點舉措及其實施效果;從智能技術、智能應用和智能效益三個層面構建製造業智能化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總體評價和區域評價,進而針對製造業產業和製造業企業細分評價智能化程度;從金融發展和金融服務視角,探討金融服務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的本質特徵,提出金融更好地服務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的策略舉措;構建智能化促進經濟綠色增長的理論模型,利用空間模型實證檢驗智能化對中國製造業綠色增長的作用機制及其溢出效應,研究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的主要障礙和存在問題,提出提升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程度策略舉措和政策舉措;展望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中國雙循環戰略實施和全球疫情引發產業鏈重組背景下,中國製造業智能化並跑與領跑全球新態勢。
目錄
前言
第1章 中國製造業70 年:簡易加工到智能製造 1
1.1 第一階段(1949~1977 年):從一窮二白到初步工業體系 2
1.1.1 蘇聯援建促進工業恢復和發展 3
1.1.2 「三線」建設優化製造業布局 4
1.1.3 「」期間製造業停滯不前 4
1.2 第二階段(1978~2000 年):從經濟結構調整到外向型發展戰略 5
1.2.1 經濟結構調整拉開輕工製造業發展大幕 6
1.2.2 鄉鎮工業異軍突起闖出製造業發展新路 7
1.2.3 國有企業改革突破四大發展困境 7
1.2.4 借鑑「四小龍」經驗確定外向型經濟戰略 8
1.2.5 大規模引進外資帶動製造業快速發展 8
1.2.6 應對新技術革命發展高新技術製造業 9
1.2.7 利用香港回歸推進制造業合作發展 10
1.3 第三階段(2001~2023 年):從加入世貿到全球製造業榜首 11
1.3.1 獲得WTO 席位,融入全球製造業體系 11
1.3.2 中低端製造迅速成為世界工廠 12
1.3.3 新型製造業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12
1.3.4 製造業技術創新和效率提升 13
1.3.5 高新技術製造業產業集聚和區域集聚 14
1.3.6 製造業降污減排推進綠色化 15
1.3.7 製造業走出去深化全球化進程 15
1.4 智能製造:兩化融合的中國特色道路 16
1.4.1 信息化與製造業信息化 17
1.4.2 智能製造與製造業智能化 18
1.4.3 製造業智能化績效評價 19
1.4.4 製造業智能化發展路徑 21
1.5 結論與啟示 22
第2章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基礎:製造業態勢 23
2.1 中國製造業現實特徵分析:成就與挑戰 23
2.1.1 製造業規模全球優選但產業鏈位置不高 23
2.1.2 製造業創新能力持續提高但核心技術受制於人 24
2.1.3 製造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但環境壓力仍然很大 25
2.2 中國製造業創新能力分析:產品和工藝創新 26
2.2.1 分析框架與評價指標體系 26
2.2.2 產品和工藝創新協同發展程度評價 29
2.2.3 促進制造業協同創新的路徑與舉措 38
2.3 中國製造業創新效益分析:知識溢出影響分析 39
2.3.1 知識溢出內涵與溢出方式 39
2.3.2 模型的建立及指標說明 42
2.3.3 空間相關性檢驗與回歸結果分析 43
2.3.4 促進區域製造業知識溢出路徑與舉措 47
2.4 中國製造業創新方向分析:其中智能化是核心取向 48
2.4.1 綠色化:中國製造業持續發展必然 48
2.4.2 智能化: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核心 49
2.4.3 數字化:中國製造業全球爭先路徑 50
2.5 結論與啟示 50
第3章 全球製造業智能化實踐:國際比較 52
3.1 全球製造業智能化的實踐回溯 53
3.1.1 世界製造業智能化發展歷程 53
3.1.2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發展歷程 55
3.1.3 中外製造業智能化歷程比較 56
3.2 美國製造業智能化國家戰略與舉措 56
3.2.1 重振製造業的國家戰略框架 57
3.2.2 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戰略舉措 59
3.2.3 聚焦製造業智能技術創新突破 60
3.3 德國製造業智能化國家戰略與舉措 61
3.3.1 德國製造業智能化戰略框架 61
3.3.2 德國製造業智能化發展重要舉措 63
3.3.3 德國製造業智能化三大行動 64
3.4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國家戰略與舉措 64
3.4.1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戰略框架 65
3.4.2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薄弱環節 66
3.4.3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重要路徑 67
3.5 中、美、德製造業智能化路徑差異分析 68
3.5.1 製造業智能化總體差異分析 68
3.5.2 製造業智能化側重點差異分析 69
3.5.3 製造業智能化主導方式差異分析 70
3.6 結論與啟示 70
第4章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整體程度:實證評價 72
4.1 製造業智能化程度評價指標體系 73
4.1.1 智能技術指標 73
4.1.2 智能應用指標 73
4.1.3 智能效益指標 73
4.2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程度評價方法 74
4.2.1 歸一化處理 74
4.2.2 熵值的計算 74
4.2.3 權重的確定 75
4.3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程度綜合評價 75
4.3.1 製造業智能化的態勢評價 75
4.3.2 製造業智能化的區域評價 77
4.3.3 製造業智能化的省際評價 80
4.4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影響因素分析 82
4.4.1 變量說明與描述 83
4.4.2 回歸分析 84
4.4.3 結果分析 85
4.5 結論與啟示 86
第5章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細分評價:產業評價 89
5.1 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智能化評價指標體系 89
5.1.1 製造業產業智能技術指標 90
5.1.2 製造業產業智能應用指標 90
5.1.3 製造業產業智能效益指標 91
5.2 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智能化評價 91
5.2.1 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智能技術評價 91
5.2.2 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智能應用評價 92
5.2.3 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智能效益評價 94
5.2.4 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智能化綜合評價 95
5.3 製造業智能化與數字經濟產業融合實證分析 97
5.3.1 製造業智能化與數字經濟產業融合發展 97
5.3.2 製造業智能化與數字經濟產業融合模型 99
5.3.3 製造業智能化與數字經濟產業融合實證分析 101
5.4 結論與啟示 107
第6章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細分評價:企業評價 109
6.1 中國製造業企業智能化評價指標體系 109
6.1.1 製造業企業智能技術指標 109
6.1.2 製造業企業智能應用指標 110
6.1.3 製造業企業智能效益指標 110
6.2 中國製造業企業智能化發展水平評價 111
6.2.1 典型製造業企業智能技術評價 111
6.2.2 典型製造業企業智能應用評價 114
6.2.3 典型製造業企業智能效益評價 117
6.2.4 典型製造業企業智能化發展水平總體評價 120
6.3 結論與啟示 131
第7章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金融支持 133
7.1 金融服務具有支持製造業智能化重要使命 133
7.1.1 金融服務本質是服務經濟發展 133
7.1.2 金融服務製造業智能化是核心業務 134
7.1.3 金融服務製造業智能化模式創新 136
7.2 金融集聚對製造業智能化影響分析 137
7.2.1 金融集聚促進制造業智能化路徑分析 137
7.2.2 金融服務製造業智能化舉措分析 138
7.2.3 金融服務製造業智能化業務創新 139
7.3 數據融合與製造業智能化金融服務機制 139
7.3.1 非結構化數據進入金融業務模式 141
7.3.2 金融服務數據融合障礙分析 144
7.3.3 數據融合下金融服務製造業智能化模式創新 146
7.4 金融服務管控制造業智能化貸款風險路徑 149
7.4.1 基於大數據的金融服務風控模式創新 149
7.4.2 金融服務製造業智能化貸款風險管控策略 151
7.5 結論與啟示 153
第8章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綠色增長 154
8.1 智能化影響製造業綠色增長要素分析 155
8.1.1 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要素 155
8.1.2 智能化是TFP 增長關鍵要素 156
8.1.3 智能化帶動綠色全要素生產率增長 158
8.2 模型、變量說明與數據來源 159
8.2.1 理論模型 159
8.2.2 空間計量模型 160
8.2.3 變量說明 160
8.2.4 數據來源 162
8.3 結果及分析 163
8.3.1 製造業綠色增長結果及分析 163
8.3.2 空間杜賓模型分析 165
8.3.3 智能化空間外溢效應分析 167
8.3.4 作用機制分析 169
8.4 結論與啟示 170
第9章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瓶頸突破 171
9.1 認清中國製造業智能化障礙 171
9.1.1 製造業智能技術基礎落後 172
9.1.2 製造業智能應用能力落後 173
9.1.3 製造業智能化生態環境需要優化 174
9.2 突破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瓶頸 175
9.2.1 突破芯片產業核心技術 175
9.2.2 突破工業機器人核心技術 175
9.2.3 突破工業互聯網技術短板 176
9.2.4 優化製造業智能化生態系統 176
9.2.5 優化製造業智能化人才培養體系 177
9.2.6 整體提升傳統製造業智能化水平 178
9.3 優化中國製造業智能化路徑 178
9.3.1 系統創新引領製造業智能化發展進程 178
9.3.2 系統優化促進制造業智能化政策法規 179
9.3.3 系統創新製造業智能化人才培養體系 180
9.4 結論與啟示 181
第10章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前景展望 182
10.1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並跑與領跑 182
10.2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美國遏制及其影響 183
10.3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新冠疫情與全球產業鏈重塑 188
參考文獻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