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農戶利用期貨市場研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中國農戶利用期貨市場研究》,本書編寫組 編著 著,出版社: 中國金融出版社。

中國金融出版社成立於1956年5月,直屬中國人民銀行管理,是以出版金融類圖書、期刊、音像電子製品為主的專業出版社[1]。目前每年出版新書500餘種,已形成理論類、實務類、教材類、引進類等多種類別、特色鮮明的圖書體系[2]

內容簡介

中國農戶利用期貨市場有效管理農產品價格風險,需要通過農民合作組織、農村金融與農產品期貨市場的互動發展實現。農戶有效利用期貨市場的基礎條件主要包括期貨知識與套期保值理念的普及、農業信息服務體系的完善、農民合作組織的發展、農村金融機構的支持、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發展。各組成部分不僅要有各自的功能定位,關鍵是要產生協同效應,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與優勢,使各項工作步人相互支持、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環,促進農村社會經濟體製得到較為明顯的發展,進而逐步實現「農業豐、農民富、農村穩的長期目標。為此,有必要借鑑國際經驗,在國家層面協調各相關部門和機構組建專門組織推動開展試點工作。試點工作可以通過「種糧大戶帶動」、「合作組織 農戶」、「公司 農戶」、「公司 合作組織 農戶」等多種模式逐步推開,強調發揮示範效應,不斷普及期貨理念,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培養農民的合作意識與套期保值理念,構建市場基礎。在此過程中,需要財政、銀行、期貨市場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更需要充分發揮市場力量,把握並處理好各方利益契合點,以形成可自生、可持續、可複製、適合我國國情的中國農戶利用期貨市場的發展模式。

目錄

章 農戶面臨的價格風險、價格風險管理方式及期貨市場的功能作用

1.1 農戶面臨的風險

1.1.1 一般風險理論

1.1.2 農戶面臨的主要風險

1.2 農產品價格風險及對農戶的影響

1.2.1 農產品價格風險理論

1.2.2 農產品價格風險對農戶的影響

1.3 農戶採取的價格風險管理方式

1.3.1 典型農戶價格風險管理方式

1.3.2 農戶價格風險管理方式的比較

1.4 期貨市場的功能與作用

1.4.1 基本功能

1.4.2 主要作用

第二章 中國農戶利用期貨市場的現狀、障礙及探索

2.1 中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與現狀

2.1.1 中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

2.1.2 中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發展現狀

2.2 中國農戶利用期貨市場的現狀

2.2.1 中國農戶直接參與期貨市場

2.2.2 中國農戶間接參與期貨市場

2.2.3 中國農戶利用期貨價格信息

2.3 中國農戶有效利用期貨市場的主要障礙

2.3.1 認識上的缺乏與偏頗

2.3.2 農村信息傳導不暢

2.3.3 專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滯後

2.3.4 涉農信貸支持力度不足

2.3.5 期貨市場有待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2.4 中國期貨市場服務「三農」的相關試點和探索工作

2.4.1 以大連商品交易所「千村萬戶」、「千廠萬企」為代表的市場服務工程

2.4.2 各類試點模式

2.4.3 試點總結與成本收益分析

第三章 典型國家及地區的經驗

3.1 美國

3.1.1 美國農場主對期貨市場的利用

3.1.2 美國農業生產與農產品期貨市場有效結合的基礎

3.1.3 相關機構的推動與支持

3.1.4 交易所對生產者參與期貨市場的支持

3.2 歐盟

3.2.1 歐盟國家風險管理工具的使用

3.2.2 對利用期貨市場的影響因素

3.2.3 歐盟的實踐

3.3 其他國家的情況及試點推動

3.3.1 加拿大

3.3.2 墨西哥

3.3.3 危地馬拉

3.3.4 澳大利亞

3.3.5 南非

第四章 國際組織的探索

4.1 國外相關組織與機構的實踐

4.1.1 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

4.1.2 世界銀行

4.2 ITF的試點

4.2.1 試點的一般過程

4.2.2 試點開展情況

4.2.3 試點的總結

第五章 中國農戶利用期貨市場的基礎條件與模式設計

5.1 中國農戶利用期貨市場管理農產品價格風險的基礎條件

5.1.1 期貨知識和套期保值理念的普及

5.1.2 農民合作組織的發展

5.1.3 銀行信貸資金的支持

5.1.4 信息服務體系的完善

5.1.5 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發展

5.2 農民合作組織、農村金融與農產品期貨市場的互動發展模式

5.2.1 市場培育措施

5.2.2 試點運行機制

5.2.3 相關部門和機構的配套支持

參考文獻

後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