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正教聖母進堂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正教聖母進堂教堂原名聖母進堂教堂,當地居民稱為喇嘛台,位於橫道河子鎮內,建於1905年。東正教堂占地約4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為170平主米,室內可容納500名信徒進行宗教活動。該教堂規模僅次於哈爾濱「聖尼古拉大教堂」。

橫道河子鎮

橫道河子鎮隸屬黑龍江省海林市管轄。位於市境西部,地理坐標東經129°02′08″,北緯44°48′47″。東與海林鎮、柴河鎮為鄰,南與山市鎮接壤,北靠二道河子鎮,西連尚志市。橫道河子鎮是牡丹江通往哈爾濱的咽喉要道,301國道和繽綏鐵路穿越全境,距省會哈爾濱253公里,距牡丹江市45公里,距綏芬河口岸210公里,距海林市33公里,距國際航空港牡丹江機場54公里,交通十分發達。橫道河子鎮行政區總面積為794平方公里,城鎮規劃區面積為7.85平方公里。鎮內有2個社區,轄6個行政村,總人口32000人。2007年5月,橫道河子鎮入選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單。

教堂的產生

基督教被正式承認之前,任何公開的祈禱和傳教活動都是不可能的。於是,早期基督教的宗教儀式和活動都是採取名副其實的「地下活動」。在秘密開挖的地道內,安放一張特製的長桌作為會議之用。地道的兩側壁上,挖出一個個的穴龕,裡面刻畫着粗拙的聖像作為信徒們膜拜的對象。由於怕教外的敵視者發現,這些聖像和聖經故事都採用象徵的手法。如陽光代表上帝,鴿子橄欖枝代表和平、幸福;牧童象徵耶穌,一群羔羊象徵人民,並以此代表耶穌愛人民;一個孩子在洗澡象徵皈依基督教的新教徒正在舉行洗禮[1]儀式;這種地下的穴龕盛行於公元1世紀到公元4世紀初葉,是基督教最早的教堂建築形式。

從公元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頒布了著名的「米蘭敕令」[2],使基督教取得了國教地位,在此之後,地下的穴龕活動終止停止了,地面的基督教教堂建築開始出現。

參考文獻

  1. 基督教洗禮的意義,新浪博客,2010-05-31
  2. 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敕令》,基督教的新紀元,個人圖書館,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