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下山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下山镇隶属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地处兴仁市北部,东与民建乡接壤,南与城南街道、东湖街道相连,西与潘家庄镇相邻,北与晴隆县安谷乡、紫马乡毗邻。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27千米。 总面积106.96平方千米。

民国时期属兴仁县第八区。1992年,下山、高武、典母3乡合并为下山镇。 截至2018年末,下山镇户籍人口40741人。截至2020年6月,下山镇辖2个社区、1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下山社区。

2011年,下山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486元。截至2018年末,下山镇有工业企业76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5个。[1]

乡镇简介

下山镇位于兴仁市北部,距市区27公里,史称"五龙下山";与晴隆县的安谷、紫马等乡镇接壤;毗邻本市区的民建乡、城北、潘家庄镇等镇。国土面积162.69平方公里,在册耕地面积2.5万亩:其中水田1.14万亩,旱地1.36万亩。全镇辖1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85个村民组, 9471户,36667人,境内居住着汉、回、苗、布依、黎、彝等民族。

地理民族

国土面积162.69平方公里,在册耕地面积2.5万亩,其中水田1.14万亩,旱地1.36万亩。全镇辖3个办事处21个行政村185个村民组,108个自然村寨,共8123户34332人,境内居住着汉、回、苗、布依、黎、彝等民族。下山是一个集商贸、旅游、矿产资源为一体的开发型重镇。年平均气温15.2℃,年均降雨1400mm,平均海拔1450m,属亚热带湿润气候。[2]

经济概况

全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苡仁米,油菜、辣椒、茶叶、大豆、芭蕉芋、花生、核桃、板栗、柑桔等。其中烤烟、苡仁米是全镇的主要支柱产业。

自然环境

全镇主要河流有两条,一条发源于厂头茅箐,流经下山茅坪麻玉冲,典母团坡,沙格大山乡亲挖井汇入麻沙河;一条发源于榨冲马槽箐,流经高武,穿越横洞河至马乃屯海子坝,落入地下河在潘家庄镇团结水淹坝露出,流入南冲河后进入麻沙河。此外,苦生箐,民族、茅坪犀牛洞,高武小井,陶家龙井等地下水资源,是理想的饮用水。全镇森林覆盖率达39.68%。面积达6.3万亩,有镇级林场5个。薪炭林以松树,灌木居多,用材林以杉木、秋树,泡桐为主,属全县第二林业大镇,为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下山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省道215沙(晴隆沙子岭)八(广西八渡)线柏油路横贯镇境20公里,是晴隆过兴仁市到州府的重要通道,兴仁市西北经济环线与"沙八线"在镇境内高武处交汇,形成重要的交通枢纽。全镇已形成"南北一纵东西八横",村级公路网络。全镇村村通电、通路,通电视,90%以上的村组通自来水,50%的村组用上程控电话,中国移动通信和联通通信均已覆盖全镇。村村建起多功能活动室。新建中心学校教学楼6栋,村级教学楼8栋;全镇中学正在剥离,中心卫生院正在启动,优质计生服务楼即将竣工。全镇商贾云集,物流旺盛,市场贸易活跃,是兴仁市、晴隆两县结合部的商贸物资集散地。

发展状况

全镇"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政治安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近十年以来,分别被黔西南州委、州政府授予先进乡镇党委"六好"乡镇和文明乡镇,同时被国家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农民体协授予"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称号,2002年底至2003年初,先后成功地承办了全州首次农民体育运动会和兴仁市首届"下山杯"迎春书画展,进一步展示了下山对外开放的新形象。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下山镇党政班子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市场、资源四大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开发为重点,以生态环保为关键;以"两个增收"为目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二、三产业大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不懈的努力,切实把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