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一中心小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一中心小学(合影)原图链接来自 如意了 的图片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一中心小学是由我国当代着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创办于1928年10月的一所历史名校。九十余年来,学校矢志不渝地践行陈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在办学中提出了“建设童心学校,追求儿童幸福”的办学目标,开发和建设“新五指课程”,明确了帮助师生“做中得幸福”的办学方向和策略,学校因此具有很高的社会知名度与办学声誉

学校原名为工部局北区小学。1956年学校改称上海市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2016年4月1日,因原闸北区、静安区“撤二建一”,正式更名为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一中心小学。

办学历史

1928年9月,陈鹤琴在上海华人纳税会的华董以及华人教育委员们的推荐下出任工部局华人教育处处长。刚一上任,陈鹤琴便向企业家聂云台租下位于汇山路(后改称霍山路)150号的聂家花园,筹创工部局东区小学(后称汇山路小学),并将华人教育处的办公处和自己的家也暂时安在了这里。另租闸北火车站附近老靶子路(现武进路)228号房屋三间,筹创工部局北区小学(现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一中心小学)。工部局设立华人教育处,由华人教育家来公共租界为华人子弟办教育,这是上海华人多年斗争的结果,是当时轰动上海滩的大事件。

10月1日,华人教育处正式开始办公;10月8日,在汇山路150号举行了工部局小学开办仪式,中外来宾、媒体记者云集。在此之前,公共租界从未有过由华人创办、管理的公办华人小学。10月8日,工部局北区小学、东区小学同时开学。

工部局北区小学开办第一年,只有学生78人,位于老靶子路的校舍能容纳300余名学生,但是教室整体偏小,也几乎没有室外运动场地,属于临时办学性质。1930年9月,位于学校现址的华童公学(现晋元高级中学)迁到了赫司克而路(现中州路),留下的校舍(建于1903年)由北区小学迁入使用,当年共招收学生412人。[1]

1928年10月8日:工部局北区小学

1930年9月:迁至现校址,仍称工部局北区小学,也称克能海路小学[2]

1945年:上海市第十五区中心国民学校

1951年:上海市北站区第一中心小学

1956年:上海市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

1969年:停办,校址改为北站中学

1978年:复校,上海市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同年经市教育局批准为区属重点小学

2016年4月: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一中心小学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学校占地8667平方米。

办学规模

学校有21个教学班,750余名学生。

师资力量

学校有78名教职员工,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1名,小学高级教师49名,区学科带头人3名,市区骨干占专职教师的30%。学校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规范教学[1]管理上,争取在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上有新进展、有新突破[2]

视频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一中心小学 相关视频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一中心小学2021届毕业典礼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一中心小学2018届毕业典礼

参考文献

  1. 规范化学校范本,豆丁网,2015-11-11
  2. 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搜狐,2019-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