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上海市宝山区 |
上海市辖区。中国重要钢铁工业基地之一。位于市境北部,黄浦江和长江交汇处的入海口,扼上海的门户。总面积425.18平方公里,人口59.07万人。宝山区辖3个街道、9个镇:吴淞街道、友谊路街道、张庙街道、罗店镇、大场镇、杨行镇、月浦镇、罗泾镇、顾村镇、高境镇、庙行镇、淞南镇。
基本概况
原宝山县南宋属嘉定县。明永乐十年(1412)县境筑土山,高30丈,置烽火备瞭望,为船只航标,故称宝山。万历十年(1582)土山与宝山城为海潮所毁,仅留遗址。清康熙年间于旧址西北建宝山新城,即今老宝山城。雍正三年(1725)析嘉定东境置宝山县,县治吴淞。1958年由江苏省划归上海市。1960年析东北部分地区置吴淞区。
1988年9月在原吴淞区和宝山县基础上成立宝山区。区内拥有20世纪80年代初期兴建的中国最大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宝山钢铁总厂,连同上钢一 厂、五厂,上海钢管厂,上海铁合金厂等,形成具全国意义的钢铁工业基地,并有中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石洞口电厂;还有市内最大的铁路货运站——北郊站; 沿江建有张华浜、军工路等集装箱码头及宝山装卸作业区。全区交通方便,乡镇工业发达,农业已从以种植业为主转入农、林、收、副、渔全面发展的格局,
经济概况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32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1%。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亿元,比上年下降17.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3.5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6.3亿元,增 长20.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6:47.7:51.7,各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降低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降低0.9个百分 点;第三产业提高1.4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112.4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区地方财政收入63.6亿元,比上年增长40.6%。区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7.8亿元,增长42.3%;营业税27.6亿元,增长58.4%;企业所得税11.0亿元,增长61.7%;个人所得税2.6亿元,增长50.4%;房产税2.3亿元,增长37.9%。
全年区地方财政支出70.0亿元,比上年增长36.6%。区级财政支出28.2亿元,增长23.9%;街镇支出29.1亿元,增长25.2%;支持经济 支出12.6亿元,增长1.4倍。地方财政支出中,基本建设支出11.3亿元,增长51.1%;文教卫生事业支出11.6亿元,增长24.5%;社会保障 支出3.8亿元,增长18.4%。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7.1亿元,比上年增长29.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按类别分,建设改造投资完成96.5亿元,增长7.9%,占投资总额的49.0%;房地产开发投资100.6亿元,增长60.9 %,占51.0 %。
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完成48.8亿元,增长6.7%,其中工业完成48.7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完成148.3亿元,增长39.7%。二、三产业的投资比例为24.8:75.2。
从投资主体看,国有企业投资28.9亿元,占14.7%;集体企业投资34.9亿元,占17.7%;三资企业投资31.1亿元,占15.8 %;私营及个体企业投资46.3亿元,占23.5%;其他企业投资56.0亿元,占28.3%。
农业
坚持“保粮稳菜、稳绿保果,减猪禽稳奶牛,积极发展优质产品,着力推进异地种养业”的农业结构调整原则,积极引导、有序推进,成效明显。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3 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3.2亿元;林业产值0.3亿元;畜牧业产值1.8亿元;渔业产值1.5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0.5亿元。全年蔬菜总上市量 15.7万吨,水果总产量2.6万吨,生猪出栏9.0万头,家禽出栏20.5万羽,鲜蛋上市0.1万吨,牛奶上市3.4万吨,水产品总产量0.4万吨。
防治禽流感、稻飞虱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确保了农业生产安全和食用农产品安全。全区禽流感免疫总数达59.5万羽次,防治稻飞虱26万亩次。
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发展,农业产业化建 设稳步推进。积极扶持培育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区农业龙头企业完成销售额6.1亿元,宝山“金篮子”农副产品 配送有限公司配送量4.2万吨,配送额8600万元;北部水产养殖中心出口水产品2300吨,创汇2961万美元。新建宝山蔬菜、粮食、农机、果树、花卉 苗木等7个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工业
以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产业能级为重点,推进土地二次开发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7.7亿元,可比增长18.9%。完成工业销售产值636.8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100.7%。
骨干企业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显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449.9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率71.7%。工业销售产值超亿元企业68户,实现销售产值269.2亿元,增长22.3%,占全区总量的42.3%。
冶金延伸业平稳增长。全年冶金延伸业实现销售产值25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占全区比重39.9%。冶金延伸业中,金属制品业实现销售产值 116.1亿元,其中集装箱制造业61.9亿元,钢结构业25.5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4.1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44.6亿元。
工业向园区集中效应进一步显现。至年末,“1+5”工业园区投产工业企业314户,比上年增加57户,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98.8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增速比全区快了2.3个百分点,占全区比重31.2%,园区集中度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区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01.1亿元,比上年增长36.6%,占全区总量的31.6%。
建筑业
建筑业有序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5.8亿元。区域内三级以上资质建筑业企业全年完成施工产值206.9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在外省 市完成施工产值92.1亿元,增长58.3%。以四大冶建公司为主的部市属建筑业企业完成施工产值134.3亿元,增长24.1%。
商贸业
加快商业布局与经营业态调整,促进消费增长。全年实现批发零售业增加值37.0亿元,可比增长18.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3亿元,比上 年增长16.6%,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58.2亿元,增长14.4%;穿的商品零售额13.5亿元,增长7.6%;用的商品零售额75.1亿元,增长 25.9%;烧的商品零售额5.5亿元,增长24.3%。在各种商品的消费需求中,用的商品增长最快,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量中七成以上来自于用的 商品。汽车、家用电器、通讯设备和建筑装饰材料等商品需求活跃,拉动全区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
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电信业
全区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电信业较快发展。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6.4亿元,可比增长23.7%。全年区域交通运输仓储业实现营业收入90.1亿元,其中部市属单位35.8亿元,占39.7%。
至年末,区陆上运输管理所在册管理的企业及个体户5809户,拥有运输车辆19235辆,其中,10吨以下14378辆,10-30吨4176辆,30 吨以上681辆。全区拥有邮政支局23个,邮政所49个,邮路总长度645公里,发送函件4539万件。年末电话总装机容量44.4万门;市内电话用户 39.3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28.3万户。
房地产业
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30.0亿元,可比增长26.1%,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统计,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额100.6亿元,比上年增长60.9%,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51.0%;施工面积917万平方米,增长62.5%;竣工面积286万平方米,增长77.0%。房产交易中心数据显示:本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6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03.6亿元;存量房全年成交面积120万平方米;存量房成交额64.1亿元。
金融业
在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持续增长,贷款增长趋缓。至年末全区共有银行14家,本外币存款余额874.4亿元,比年初增长14.0%,增加107.5亿元;银行贷款余额475.6亿元,比年初增长7.7 %,增加33.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71.6亿元,比年初减少21.4%,中长期贷款261.4亿元,增长75.7%。
旅游业
挖掘资源,融合优势,旅游产业有新发展。年内成功举办“爱我中华红色之旅”启动仪式、“迎国庆—上海旅游节花车宝山巡游”和“宏伟钢城,动感汽车城”主 题游。各旅游景点全年接待游客60.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04.4万元。至年末,全区星级宾馆12家,其中四星级1家。主要饭店(宾馆)实现营业收入 4.8亿元,比上年增长12.0%;接待50.0万人次,增长35%,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13.2万人次,增长1.4倍。至年末,全区有旅行社27家,其 中,国际旅行社1家,国内旅行社26家,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组团出游16.5万人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