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粒浮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七粒浮子 |
七粒浮子,软骨硬鳞鱼类。吻端至口部中线上约有7个瓣状突起。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施氏鲟
拉丁学名; Acipenser schrenckii
别称; 七粒浮子
目; 鲟形
科; 鲟
属; 鲟
分布区域; 黑龙江水系
英文名; Amur sturgeon
濒危等级; 易危
形态特征
下位,口前具圆柱形吻须2对。下唇完整,不中断。鳃膜与峡部相连。体具5列骨板,背矮条少于40,尾歪形。肠管具螺旋瓣。 珍贵经济鱼类之一,终身生活在淡水水域.栖息于砂砾底质河道宽阔的河段。每年5月末至9月初为产卵期;产卵场在水流较急、水深2-3米的砾石底区域。幼小个体主要以底栖动物为食,鱼捕食小型鱼类。鲜鱼卵可加工成鲜美的鱼子酱;漂和脊索可制作鱼胶。近年来由于人为的影响使其资源锐减,现已进行人工繁殖并实施放流。分布于黑龙江水系。
IUCN(1996)CR CITES(1997)附录Ⅱ。 IUCN(1996)EN CITES(1997) 附录Ⅱ。体长梭形,头尾部尖细。头部呈三角形,顶部较平。吻尖,平扁。口小,下位,横裂,口唇具花瓣状皱褶。吻腹面口前方有横列的须2对,等长,须基部前方若干疣状突,多数为7粒,故称之为七粒浮子。体被5行纵列骨板状硬鳞,各硬鳞上均具锐棘,鳞间皮肤粗糙。背鳍后位;胸鳍位近腹面,第一不分枝鳍条长,略硬;臀鳍位于背鳍基部之后;尾鳍歪形。头部及背侧灰褐色或黑褐色,腹面白色。
栖息环境
七粒浮子施氏鲟是一种典型的江河鱼类,不作远距离洄游。属于中下层鱼类,几乎所有时间都在活动。日常所见的多为单独个体,很少群集。平时多栖息于大江之江心、江套以及旋流里,更喜水色透明、底质为石块、砂砾的水域。平时行动迟缓,喜贴江底游动,很少进入浅水区和湖泊;而当江中春季涨水及风浪大时游动甚为活跃。冬季在大江深处越冬,解冻时游往产卵场所。性成熟个体一般长,在1米以上,重6公斤,年龄在9龄以上;雌鱼稍晚。产卵期长为5月底至7月中,在江河干流,小石砾底质环境中产卵,水温为17℃,怀卵量为51~280万粒。卵具粘性。鲟的食性依鱼的不同年龄而异。幼小个体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及水生昆虫幼虫为对象,成鱼除索食底栖动物外,还食小型鱼类,甚至捕食水蛙。性成熟的个体在产卵期索食强度很低,甚至停食。
鲟鱼分布于黑龙江流域,自黑龙江上游至俄罗斯境内的黑龙江河口均有。
鲟鱼个体不及鳇鱼大。1979年测量的136尾鱼的平均长度为1.54米,平均重量22.5公斤,其中最大个体长2.44米。其寿命比较长,曾测量1尾长2.3米,重102公斤的鲟鱼,约45岁。鲟鱼为大型名贵的经济鱼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除供鲜食外,可以熏制,其味更佳。其卵巢也是加工食品鱼籽的原料。鱼鳍可制成鱼翅。鳔及脊索都为鱼胶的原料。鳔与鳇鱼鳔具有相同的药效。
繁殖方式
由于本种是长寿型、性成熟年龄较迟的大型鱼类,雌性最小成熟年龄为15年。由于捕捞过度和其它因素的影响,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渔获量不断下降。将临近濒危。
俄罗斯曾对本种的驯养和繁殖进行研究,获成功后推广为湖泊和水库的养殖对象之一。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始,开展了人工繁殖的试验,并获得成功,并在饲养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饲育幼鲟的经验。正在开展鲟、鳇的人工杂交试验,培育出杂交子一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