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穿膜域受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七穿膜域受體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名詞解釋
七穿膜域受體是2008年公布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名詞。
中文名稱 七穿膜域受體
英文名稱 seven transmembrane domain receptor
定 義 一類在其多肽鏈中包含7個跨越脂雙層的疏水域的受體蛋白。這種結構上的特徵,是一些與G蛋白偶聯的穿膜受體所普遍具有的。
應用學科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生物膜(二級學科)
參考文獻
- ↑ 漢語是什麼語言,其本質是什麼?,搜狐,2020-10-19
- ↑ 精美絕倫的藝術瑪雅文字,搜狐,2021-12-26